最近威尼斯全城隔离后没多久,河道竟然变得清澈见底,平时躲着我们的动物跑上街来闲逛…… 用Trevor Noah的话来说:“以前我们逛动物园,现在是动物透过窗户观赏我们了。” 没想到人类的“消失”给了大自然这么好的喘息与修复的机会。也让我们反省到底对地球做了什么?! 过去的几个月间: 威尼斯被淹 20度的南极惊现红色雪 澳洲大火、沙尘暴,近5亿动物丧生 大蝗灾席卷亚非 加州山火 北极甲烷释放 喜马拉雅山脉融雪出现远古病毒 预测称35至44亿人用水将在2050年受影响 …… 这些并不是巧合! 因人类活动即将消失的景点也排成了越来越长的列表 …… 01 威尼斯-意大利 关键词:洪水水位1.87米 在威尼斯体验贡多拉上的摇曳,看湛蓝的水波从身边划过,中世纪的华美建筑从眼前掠过……可能这些景象很快只存在于记忆中。 去年威尼斯水灾泛滥时间史无前例超过了一个月,水位达到1.87米,著名沉船书店被淹,全城损失达到10亿欧元。 每一年,威尼斯所处的亚得里亚海平面在不断地上升,地势超低的威尼斯被海水淹没的风险也在逐年上升。巨大的邮轮停泊于此,排开的水量更加恶化了这一情况。 与此同时,许多古建筑已经开始下沉……一下雨就水漫金山的威尼斯,已经渐渐成为新的日常。 疫情期间入境政策: 3月9日晚,意大利总理孔特通过电视讲话宣布,从当地时间10日起在意大利全国范围内实施“封城”,截止日期为4月3日,此前宣布的学校停课截止时间也从3月15日延长到4月3日。外籍人士禁止入境。 02 死海-以色列、约旦 关键词:还剩5% 你还记得小时候语文书上说的“躺在死海看报纸”的情节吗?在“世界肚脐”体验这种奇妙,你或许还有最后30年机会。 由于上游生活、农业、工业的用水上升,死海的水量从70年代开始骤降。如今死海的总体水量已经只有原来的5%,水深下降了超过25米。可以说,死海也会死,而且已经危在旦夕了。 疫情期间入境政策: 以色列禁止所有外国人入境,以色列公民和(永久)居民仍被允许入境。非以色列公民和(永久)居民,即使是那些有条件自我隔离的外国人,也被拒绝进入以色列。 03 乌尤尼盐沼-玻利维亚 关键词:盐沼变电池厂 网红目的地——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沼,又被大家称为“天空之镜”。每逢下雨,盐沼会被注满,形成一面巨大的光滑的镜子,映衬着蔚蓝的天空,因此得名。你可以在这里轻松地拍出视觉错觉的脑洞照片, 或是捕捉这仙境的奇幻浪漫。 由于干旱,乌尤尼的湖水不断蒸发,水在雨季也只有薄薄的一层,而盐却有2层楼的高度。这些盐富含锂元素,是锂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占世界锂元素储量的50%,因此吸引了多家工厂在这里,逐渐消耗着这一奇观。 04 哥伦比亚冰川-美国 关键词:20-30分钟一次崩塌 阿拉斯加的哥伦比亚冰川是个“小北极”,与动辄10万的北极之旅相比,2-3万就能搞定的它显得格外有魅力。然而近些年,不断崩塌的冰层变成了另一大“看点”。 在夏季的冰川湾国家公园,只要乘坐专门的游览船,深入冰原,等待20-30分钟,你几乎一定可以听见冰层断裂的巨响,紧接着的是顺势坍塌落入水中的巨大冰川……轰鸣的巨响仿佛是地球的求救。 据测,哥伦比亚冰川在短短30多年间撤退了20多公里,今年可能就只有41公里了! 疫情期间入境政策: 3月16日午夜起对英国和爱尔兰实施旅行限制。美国此前已宣布自13日午夜起为期30天的暂停美国与欧洲申根区26个成员国之间的旅行往来。中国也在限制入境名单中。 05 大堡礁-澳大利亚 关键词:还剩7% 澳大利亚五彩缤纷的大堡礁有绵延的2300公里,据说从外太空都可以看见它的倩影。大家熟知的尼莫“小丑鱼”就是这里的万千“居民”之一。爱浮潜的你,绝对不会陌生! 你现在看见的大堡礁已经在地球繁衍了约6000-8000年了,而如今也正在渐渐失去色彩……上升的水温与水的酸性,正在悄悄漂白着珊瑚。根据科学统计,已经有93%的大堡礁不再拥有昔日的美丽。 ![]() 疫情期间入境政策: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3月19日宣布,从当地时间20日晚9时起,除澳大利亚公民、永久居民及其直系亲属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境澳大利亚。 06 乞力马扎罗的雪-坦桑尼亚 关键词:还剩15%? 地理学家口中的”非洲之王”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第一高峰,但攀登难度又比较低,一直是登山爱好者的“启蒙山”。还有许多文艺青年,也都想去看看海明威笔下《乞力马扎罗的雪》。可是…… ![]() 乞力马扎罗超过85%的雪已经消融,很快,甚至有人预测最早在今年,人们将再也见不到乞力马扎罗的雪了。 07 趵突泉-济南 关键词:跌破橙色警戒线 济南引以为傲的趵突泉在老舍笔下是这样的:“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 而如今的趵突泉是这样的:泉水虽依旧清澈,有些日子却仅有浅浅的几圈水纹,随后归于沉寂。在去年的3月7日,更是跌破28米橙色警戒线,依靠河水回灌度日。 08 月牙泉-甘肃敦煌 关键词:靠回灌度日 月牙泉是罕见的沙漠绿洲奇迹,加上它独特的月牙造型,绝对是标准的网红体质啊。在清朝的时候这里可以行驶大型船只,甚至是钓鱼,水深极深。在1960年之前,水深也至少有9米。 ![]() 然而60年代之后,兴建的水库切断了地下水补给,人们的生活用水不断上升,使得目前水深只有1.35米-1.5米了。依靠回灌的河水,月牙泉才得以勉强延续它的传奇,只要回灌一停,月牙泉就会立刻缩小。 09 夏天的北极冰层&北极熊 关键词:游了232小时的北极熊 去北极,最近成了高端旅行的一部分。人们一般都会选择在夏季出发,以避免凛冽的严寒。你可以看见幽兰色的浮冰、北极熊、海象等奇妙的精致,胆大的还可以跳入北冰洋挑战极限。 ![]() 然而你或许无法想象,在1985年后,95%的北极古冰层都已经融化了,科学家预测2040年前的某个夏天,北极就将完全没有冰层。 ![]() 大家还记得最近那张被疯传的漂过加拿大小镇的冰山照片吗,除了震惊,真的是细思极恐。 ![]() 图片来源于:Jody Martin/Reuters 这也意味着憨态可掬的北极熊也将没有栖息之地。曾有摄影师拍摄到一只北极熊,游了232小时终于登上一块勉强撑得住它体重的浮冰。北极熊妈妈常常需要在长途跋涉中,抱着幼仔在海里休息整顿…… ![]() 另外,你记得去年冻裂北美无数马桶的冬天吗?《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年第9期出版的文章揭示了中纬度极寒天气事件和北极增暖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北极变暖,扰乱了原来的北极高压反气旋,让冷气散发到更远的地方了。 就像《人类简史》里说的,人类花了极短的时间就登上了食物链顶端,一切来得太突然,我们没有狮子一样进化出威风凛凛的外表,期望用各种颠覆自然的手段来证明自己的王者地位,来掩饰我们心里的不安(怂),这并不必要也绝不可取。 Who cares? Booking Cares!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并不知道Booking.com缤客为了支持环保与可持续旅行做了什么事~其实,我们可用心了呢! 首先我们花钱不手软。今年,我们计划提供260万欧元基金,用于支持可持续旅游创新的创业加速器。嗯,为了环保,拿去花! ![]() 公司内部我们也有个源远流长的传统叫做Booking Cares。我们每年都会组织同事利用周末时间去做环保志愿者,像去清理城市沙滩垃圾呀,修复古建筑呀……都不在话下。大家都特!别!积!极! 我们也有些环保旅行小心得分享给大家: 不妨试试用步行、骑行、远足的方式在目的地畅享更地道的文化体验,同时以此来回馈当地社区;在一些生态原始的地方,一定记得随手带走自己的垃圾。 地球一小时来啦 这周六(3月28日)晚上,一年一度的【地球一小时】活动约不约?🌍 不论你在地球哪个角落,只要在当地时间晚上8:30,关上灯一个小时,你就加入到了这个全球性的活动啦!激不激动! |
|
来自: jiezhukuaile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