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六出祁山,如何应对路途遥远、粮草接济不上的问题?

 剧透历史 2020-03-26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因为益州独特的地理位置,翻越巍峨的秦岭山脉进入关中战场,沿途山路崎岖难行,军队行动尚且缓慢,更不要说运送粮食补给。

诸葛亮,包括后来的姜维,其实一直都没彻底解决北伐的粮草运输问题。粮草困局伴随着诸葛亮每一次北伐,除了正常的运粮,基本只能靠就地征收,而最后北伐的失败也多与粮草不济有关。

首先还是老生常谈一下,诸葛亮不是“六出祁山”,他一共只北伐过五次,并且从岐山走的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而所谓六出岐山,其实是算上了曹真伐蜀那次,严格来说诸葛亮是防守方。

我们看看五次北伐和粮草的关系:

第一次:夺魏三郡补充粮草,三郡丢失后撤离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刘备称帝后魏蜀两国首次交锋。

曹魏没有准备,诸葛亮则是谋划周全,并虚实结合,让赵云、邓芝用小股疑兵吸引曹魏注意力,诸葛亮亲自率主力迅速攻取陇右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城中粮草足够诸葛亮慢慢折腾。

所以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充分贯彻了“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的原则,抢了个盆满钵满。

只可惜马谡镇守的街亭要塞被张郃击败,赵云又被曹真主力击退,三郡得而复失,诸葛亮只得迁西县千余家入蜀,第一次北伐失败。这次失败乍看之下与粮草无关,但因陇右三郡被曹魏夺回,蜀汉没有了粮草来源,也是一个退兵的重要原因。

第二次:围攻陈仓不下,粮草耗尽退兵

第一次北伐当年冬天,诸葛亮再次出兵,走的是韩信当年的老路陈仓道。但曹真对此早有防备,陈仓城的1000魏军,居然凭借坚实的城墙,让诸葛亮几万人围攻二十几天毫无进展。

打不下城,就抢不到粮,兵粮不济,就只好回家。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就这么因为粮草问题草草结束了。

第三次:出其不意,成功抢城

诸葛亮的所有北伐中,第三次是规模最小的,也只有这第三次算是真的打赢的。

这回,他就派了个听都没听过的陈式出兵攻打武都、阴平二郡。这两个地方,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羌族、氐族混居,而且大部分人还早被迁走了,所以攻击起来基本没有难度。加上诸葛亮亲自率军牵制曹魏主帅郭淮,所以陈式成功拿下二郡。

说起来这么两个破地方也没啥可稀罕的,曹魏能派到这种地方当太守的基本就等于发配了。那为什么曹魏弃之如草,诸葛亮偏偏拾之如宝呢?

一来,武都郡靠近祁山和陈仓,能更近距离攻击曹魏;阴平则是益州门户,能更好保护蜀汉大本营,一攻一守,颇为有利;二来就是有这两个郡,能给北伐的后勤补给提供颇多便利。

所以,一个看似意义不大的军事行为,也有补充粮草的目的在!不过,恐怕还是解决不了关键问题,否则诸葛亮也就能在关中站稳脚跟了。

第四次:木牛流马送粮,双方抢麦子,粮尽退兵

第四次北伐,诸葛亮推出了一款运输神器——木牛流马,从技术上提高了运粮的效率。关于这究竟是啥玩意,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反正技术上提升了,运粮可能稍快一些。

但远水还是解不了近渴,于是诸葛亮开始抢麦子,司马懿就赶回去保护麦田,最后还是让魏军抢回去大部分,诸葛亮在粮草方面又处于劣势……

随后,双方互有胜败,但战争最终的结果,跟第二次北伐一样,粮尽退兵。

回到蜀国后,诸葛亮以运粮不力为名,罢免了当年刘备留下的,与自己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

第五次:屯田生产,诸葛亮途中去世

吸取了前四次失败的经验,第五次诸葛亮做足了准备,两个字:屯田!也就是说,边种地边打仗,粮食成熟了就有吃的了……

问题是,你出兵了才种地,会不会晚了点?

屯田这招本来是曹操想出来的,当兵的平时种地,战事打仗,自给自足。可这种办法只适合防守方,粮食割了就能吃。你攻击方这么来,出来了才种地,几个月才能成熟,等得到吗?

所以庄稼长成的这几个月,不还得从后方运粮食吗?而且还得是战场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因为你只有打赢了,才能保证种的地在自己手里。

结果,诸葛亮硬是没能等到播下去的种子开花结果,就在五丈原去世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