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阳息县中心医院丁玲玲:为能参与这次战斗而自豪

 关于我 2020-03-26

“虽然我不能去一线战斗,但是我在这里,致敬那些像我爸爸妈妈一样在一线抗击疫情的勇士们,你们向死而生!终有一天,我们会战胜病魔的!信阳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这是息县中心医院内儿科护士长丁玲玲上小学的儿子作文最后的一段话,这段话一直激励着在一线抗疫的夫妻俩。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息县中心医院全体医务人员严阵以待,自觉投入到战斗中。作为内儿科护士长的丁玲玲已经在临床一线工作了19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护理技术,面对疫情,丁玲玲毫不犹豫,积极请战。然而训练期间,丁玲玲突发急性阑尾炎,医生建议手术,为了坚守一线抗击疫情,她主动推迟手术,每天两次静脉输液,身体稍微好点了,她再次向组织请缨,并坚定地说:“我是预备党员,必须冲在一线!”经过慎重考虑,医院最终批准了她的请求。

作为医院第三批医疗救治小组,3月3日,丁玲玲与她的战友们奔赴夏庄分院疑似病例集中救治点。临行前,她将12岁的儿子和年仅3岁的女儿交给婆婆照顾。丁玲玲的婆婆贾丽是息县中心医院急诊科的退休护士,得知疫情严重,这位退休护士也曾主动请战,但医院考虑她年事已高不适合去前线,没有批准。得知儿媳要去前线,这位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疫情的老战士坚定地说:“你放心好了,家里的事情就交给我们了,你要好好照顾好自己,同时你作为护士长,一定要好好照顾好自己及战友们,我等你安全归来!”

到达夏庄分院的当天,丁玲玲顾不上劳累,主动要求上夜班。护理工作根据防护时效性,执行6小时倒班模式,期间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丁玲玲和她的战友们一刻不停地在病房里到处奔跑,了解患者的病情,关心解决患者所需。为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她们耐心与患者沟通,心理辅导。由于防护服不透气,工作10分钟后,胸口就像有块石头压着,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带着防护手套,很多人的手也开始过敏了。每次下班脱下防护,脸上留下的口罩压痕清晰可见,双手也被汗水浸出褶皱,尽管如此,每天无论战友夜里几点接班,丁玲玲都准时为战友准备好防护服,检查防护服正确穿戴。

来到隔离病区的第三天,病房里的一个六岁的小男孩在语文作业本上写满了对医务人员的敬畏,出院那天,一向腼腆的孩子对着医务人员轻声说着感谢,孩子妈妈说:“你们戴上口罩,也不知道是谁,好想看看你们的样子!”这样的感动每天都在发生,3月8日妇女节那天,想着病人有两位女同志,为了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丁玲玲她们就地取材,包了两束油菜花送去,愿她们的生活阳光灿烂,早日出院,她们颤抖着接过花,感动的说到:“有你们真好!”

丁玲玲的爱人韩晓露是息县中心医院院前急救司机,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疫情期间他负责接送病人,疫情爆发后他每天奔波在路上。夫妻俩都在一线坚守,家里的两个孩子只能留给父母照看。得知自己的爸爸妈妈奔赴在抗疫一线,家里的孩子也表现得让人敬佩,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写下一篇感人的作文,用自己特殊的方式为父母加油,为息县加油,为祖国加油!

“救死扶伤是我们做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承担了这份责任。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像请战时所说不计得失,无论生死,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不惜一切。我们为能参与这次战斗而自豪!”如今,丁玲玲和她的战友们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面对疫情,她们逆向而行,舍小家顾大家,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本报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李宇军 张景瑞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向原创致敬

责编:猎狐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