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为什么不需要再改了?也不需要...

 图志轩 2020-03-27
《资治通鉴》为什么不需要再改了?也不需要再加了?
清代史学家钱大昕讲“读十七史,不可不兼读《通鉴》。《通鉴》之取材,多有出正史之外者,又能考诸史之异同而裁正之。昔人所言,事增于前,文省于旧,惟《通鉴》可以当之。” 钱大昕告诉我们,《资治通鉴》的材料来源是十分丰富的,司马光及其编纂团队用19 年时间完成这部巨著,参考了三百多部典籍,而且有很多典籍平常人是看不到的,司马光编撰通鉴属于官修,是皇帝敕封的,在崇文院建立编书机构,特批他随时可以借阅龙图阁、天章阁、秘阁及三馆的皇家典藏的,这些典籍不是一般的学者能够看见的,而且很多典籍到后世已经失传了。比如,通鉴中引用裴子野的《宋略》有十次之多,而且把《宋略》的话移过来直接做通鉴的论。但可惜就是这样一份珍贵文献,我们今天已经看不到了,失传了。如果当时不修通鉴,我们可能连这十处关键地方也是不知道的。这是《资治通鉴》一大贡献。
由于司马光能够掌握大量官修的史料,特别是档案,所以《通鉴》的史料后多于前,就是说越到后面史料越丰富,论史料的加之后胜于前。按照史料价值,唐、五代第一,最重要;魏晋南北朝第二;战国至三国第三。
司马光的高明并不仅仅占有大量史料,而且能把史料风格统一一致。我们说过,编辑《通鉴》前已有十七史,而且多数是取材于十七史。那这十七史编撰风格是迥异的,文章的路子是不一样的,腔调都是不一样的,司马光需要取舍,需要编辑,需要校对,凡是前人讲的难懂的话,他都改成比较易懂的语言,用了很大力量来加工整理,所以《通鉴》语言并不难懂。
正是有上述这些优势优点,《资治通鉴》与《史记》一起被称为“史学双壁”。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通鉴》是“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梁启超评价《资治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称赞司马光为一代“伟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