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按照道德与律法标准为孩子修剪枝叶

 育邻人 2020-03-27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按照道德与律法标准为孩子修剪枝叶

育邻梦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按照道德与律法标准为孩子修剪枝叶。

人生面对自认为是威胁的事物时,通常表现为“战斗“或者“逃跑“,“战斗“就是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攻击行为,而“逃跑“就是人们时常表现出来的胆怯。孩子在小时候【10】岁以下的时候,由于感知到自身能力的不足,表现为“逃跑“行为的孩子居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自身能量逐步增强,因此在10岁以上的孩子逐步展现出其“战斗“性的一面,他们在对待不满事物时,时常就选择采用“武力“解决。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按照道德与律法标准为孩子修剪枝叶

爱国教育

“战斗“是展现雄性保卫家园的本能

世间万物都是神奇而神秘的,绝大多数生命体采取异性繁殖,而也有极少数物种采取同性繁殖或者是根茎繁殖。通过人类对异性繁殖的观察,人们不难发现雄性都长的比较魁梧,而它们一生中有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保卫家园“,比如猩猩、狮子、老虎......人类是世界上最高等级的动物,但两性分工的基本职能与狮子、老虎并没有大的区别,那就是雄性负责“保卫家园“、雌性负责生育孩子。

漫长的原始社会生活中,男性最主要的职责就是防御敌害和狩猎,为部族提供安全保障,如今游牧民族身上还能依稀见到原始人生活习性的印记。到了农耕时代,男性同样是家庭重劳动的执行者,也就有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基本分工形态。工业与信息文明的现代社会,男女在很多情况下都实现了平等,但有一项工作几乎仍然由男性担负,那就是国防服役。男孩子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好斗“行为的本质就是为了用自身的力量印证男性保卫家园的本能,是为了证明自身拥有捍卫“领地“不受侵犯的能力。

引导孩子学习

教学活动有规矩才能得方圆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严师出高徒”,严格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为孩子树立规则意识,让孩子从小养成知纪律、守规则,促使孩子形成成长敬畏之心,教育活动就是运用社会生活中的“规矩”为孩子成长塑形的过程。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家长或师长通过自身的行为示范引导孩子成长进步的过程,是一个人点亮、点燃另一些人的活动,教育活动最高效的方式是“言传身教”。自人类诞生之初,就摸索出了“言传身教”这个为教之道,原始人的狩猎、采摘等一系列活动均通过“手把手”的亲传教导,而今我们能够见到类似的场景就是狼群中头狼带领群狼捕猎的行为。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虎父无犬子”,一方面说明基因遗传对人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深刻的反应出家长或师长的行为示范对于孩子成长导向的重要作用。新生的孩子如同“白纸”,除了健全的身体几乎“一无所有”,他们的生活不能自理、他们没有任何思想,孩子的一切生活行为习惯具是后天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断模范家长、师长的言行而获得的。因此,我们能见到出生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如果将他们置于不同的成长环境,他们就会习得不同的生活习性、养成不同的言行习惯、拥有不同的文化信仰,成为不同民族的人。

《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一个山村里,人们发现狼群里有两个人类孩子。

人们打死了狼后,在狼穴里发现两个狼孩,大的八岁叫卡玛拉,小的两岁叫阿玛拉。

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 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 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阿玛拉在第二年去世,卡马拉活到十六岁,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

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画龙点睛”,学习是人生成长进步的基础,是人生成龙、成凤的必经之路,而家长或师长就是那个“点睛”之人。能够完成“点睛”任务的人首先自身须具备良好的行为素质,比如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首先家长无论工作与否就需要坚持早睡、早起的习惯;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好好写字,就需要家长带头学习、写好字......总之,作为孩子人生之中第一任老师的家长,您需要与孩子同步成长,为孩子做好成长路上的领路人,为孩子做好积极正向的示范、引导。

家庭是人类活动的起点,一切生产活动最终为的也是家庭的幸福生活。家庭教育是人类进化史上最古老、最基础的教育活动,也是人生成长过程最早接受、终身接受的教育活动。家庭是社会生活最基本的组织单元,开展好家庭教育就是落实好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言传身教”,也就是传承和示范,家长用自己切身的生活实践指引孩子成长、进步。家庭教育的主轴是传承德育,核心内容是教导孩子融入社会生活的礼教、民族风俗习惯等,也就是教导孩子习得适应生活生产分工、协作的“规矩”。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按照道德与律法标准为孩子修剪枝叶

小习惯,大未来

对于男孩子要么征服他、要么被他征服

征服孩子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建立起敬畏与畏惧感,为孩子建立起行为边界意识。教育孩子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赋予孩子融入社会集体生活的能力与向阳的边界意识,这些边界包括道德规范与法律约束。关于边界一定是需要父母带一定的强制性才能够让孩子明白的,特别是男孩子,很多情况下家长都需要做一个选择要么征服他、要么被他征服。

成长发育期的男孩子如同野马,将只服从于能够征服他的人。《增广贤文》:“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在孩子的成长教导过程中,在成长规则、引导孩子养成成长行为习惯方面就需要父母能够“狠“一点儿,在正当的规矩面前严格要求孩子。如果对孩子一味的仁慈、宠爱,不仅会让孩子在家中没有敬畏感,自己想干什么就必须得到什么,而且往往会为孩子今后在社会生活中违法乱纪埋下祸根。

人们常说:“玉不雕不成器,树不修不成才。”质地精良的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会自成器物的,树木在好不经过加工也不能成为上好的建筑材料。人生自带成长能力,拥有无限的成长能力,但是每个人的成长都会应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人性是可塑的。因此,教育活动才有意义和价值,教育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孩子的人生成长塑形,让他们的行为习惯符合社会公认的社会价值观。教育孩子不仅仅要授予他们融入集体社会生活的智慧,还需要引导他们臣服于社会公共的道德与律法之下,也就是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行为习惯加以修剪,使其心性被社会道德与法制所征服。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按照道德与律法标准为孩子修剪枝叶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按照道德与律法标准为孩子修剪枝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