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甜味 其实是健康的杀手

 张晓燕的小诗 2020-03-27

甜味   其实是健康的杀手

连云港市妇保院张晓燕主任医师

人,天生的吃货,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个偏爱甜味的嗜好,甜味对人类有着天然的不可抗拒的诱惑。

生活中处处呈现着甜蜜的添加糖:糖果、甜点、蛋糕、雪糕、月饼、汽水、巧克力、蜜饯、红烧肉、糖醋鱼、苹果拔丝、水果罐头…

糖带来的不只是美食的风味、幸福的美感,还让食物的味道更加丰富。

可是你知道吗?这些让你悦心神怡的添加的糖,在你享受甜蜜的同时,也在悄悄地危害着我们的健康。

糖,让人变成胖子

糖是三大产能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之一,也是让人体重超重、肥胖的重要因素。

研究资料显示:每天喝含糖饮料超过一杯(约 330 毫升)的人,出现肥胖的风险比不喝饮料的人高出 31%。

小小一杯甜饮料,其中大约含有超过 8% 的糖。

一块25克的饼干,含热量约110千卡。

不经意的饮料、饼干里的热量会在体内的热量过剩时转化为脂肪,体重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在长上去了。

更让人无法抑制的是,糖的甜会兴奋大脑的快乐中枢和奖赏中枢,产生愉悦欣喜的感觉,于是乎人就更喜欢这种美滋滋的感觉了,研究资料显示:胖子比瘦子更容易对糖“上瘾”,而且大脑还会分泌“嘴馋激素”,同时减弱饱腹感,让人掉入一个“越吃甜 - 越发胖 - 越想吃糖”的“甜蜜陷阱”里。

除了甜饮料、饼干、蛋糕、果脯、巧克力……各种各样的含糖食物,都为我们越来越粗的腰围和越来越重的体重添砖加瓦中贡献了力量。

而与超重、肥胖相对应的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脂肪肝、老年性痴呆及患癌症的风险也在大大增加。

糖,比你想象的要多

可能有人会说,我不喜吃甜,糖影响不到的,其实,糖真的无处不在,添加糖在食物中广泛存在,你可能早在不经意中就超标了,只是不知道而已:

8 片夹心饼干有 28 克糖;

100毫升乳酸菌饮料有 15 克糖;

一份糖醋排骨有36 克糖;

一瓶可乐,有 64 克糖;

……

有的“儿童食品”为了迎合小朋友的喜好,反而比一般的食品显得更不健康一点。如很多儿童牛奶的配料表排在第一位的是生牛乳,之后就是白砂糖、聚葡萄糖和低聚果糖,另外还有几种食品添加剂。这么一看,与配料仅为生牛乳的普通纯牛奶相比,儿童牛奶的纯度显然较低,糖分却很高……

为什么糖会无处不在?

一方面,爱吃糖是人的天性,食品厂家当然会利用这一点调整口味,研发新产品;

另一方面,糖可以极大程度的延长保质期、提升食物的口味口感,符合食品工业需要

数据显示,配料表前三位中含有添加糖的包装食品,占市场预包装食品的七成以上。

由此可见,我们每天吃掉的糖,真的远比想象中多得多。

从今天开始,少吃点糖吧,为了健康,从少吃点糖开始吧。

建议每人每天摄入添加糖不超过 50克,最好控制在 25 克 以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