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前半生(41)之金顶日出》房海林

 太行文学l苑 2020-03-27

我的前半生(41)之金顶日出

到四川不游峨眉山等于没到四川。游览峨眉山我只身前往。因为与我同行的孙福祥工程师说,他已经登过两次峨眉山,其中的苦处领教贻尽,所以他说不想再去。

我购买了一张峨眉山三日游的散客旅游票,登上前往峨眉山的旅程,一路上四川的风光尽收眼底。行程路线是从成都起先游览乐山大佛,夜晚住宿峨眉山下,第二天登峨眉山,第三天返回途中游览李白故里、海灯法师武馆等。在第一天的行进途中,车上全是南方人,特别是当地的青年学生居多,我因听不懂当地方言,问起路来很困难,甚至没有碰到一个操北方口音的人。

在乐山,我第一次看到这尊世界第一的大佛,端坐在宝座上,两只巨手平静地扶在双膝之上,双足踏在三江之上。据了解,四川境内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的汇聚点正好在释迦牟尼足下,可见当年的大佛建造者的独具匠心的设计。因为通往大佛的对岸无旱路可通,游客们乘坐游船渡江到对岸,这是我第一次在水上乘船旅行,在游船上,我面向的大佛是从西天来的佛祖,脚下是三江之水天上来,真想照一幅照片作为纪念,虽然我自己带着相机,也只有求一位陌生的游客用我的相机把我装了进去。包括沿途风光,由于没有同伴为我拍照留影,感到有许多遗憾。由于为我照像的那位游客可能也不太掌握照像技术,在随后扩印出来的照片很不理想,也只能起到一个证明我曾到过乐山瞻仰大佛。乐山大佛不愧为世界第一,整个雕像是从一座水中突兀的小山上雕琢而成,依山傍水,气势宏伟,工程浩大。据景区介绍,乐山大佛坐像高达60米,有现代20层楼那么高,单就大佛之足,我站立在他的足趾前向上伸手,刚好够着他的脚面。乐山大佛建造期长达90多年,建造质量优秀,工艺精美,历经千年风雨而不朽。大佛头顶之上是一组建筑精美的旅游胜地,高大挺拔的翠竹,阿娜多姿的园林景观,把大佛掩映在一派绿水青山之中,更加彰显出他的慈祥与宽厚。

当天晚上,天都黑了下来的时候,我们一行游客才到达峨眉山下的万年寺,导游把我们安排好住宿后,告诉我们,明天早起很早就要起来登山看日出。我一听说能看到金顶日出,心里一阵欣喜。那天晚上我终于在万年寺旅馆里碰到了一位操北方口音的小伙子,就像遇见知音一样高兴,经过双方沟通,了解到这位小伙子才21岁,是山西省临汾市人,我们都以“老乡”称之,他也说他一路之上找不到一个北方老乡能说上话,所以我们约好明天登峨眉山要结伴而行。第二天天还只有四更时节,导游就喊大家起床吃饭,准备出发。我们第一天来时乘坐的是比较豪华的旅游大巴,而天不亮出发时,让我们坐上了中巴小客车。在车上导游向大家解释换乘中巴车的理由是上山的路途坡陡路窄,大巴车上不去。游客们还处在睡与醒的朦胧状态,两眼虽看不见夜色中的峨嵋秀色,车内也还是异常噪乱。中巴车一路巅簸,摇摇晃晃地爬行了两三个小时后停了下来。导游说,到了,大家下车以后还要往上爬坡半个小时,并嘱咐大家要互相照顾,不要掉队,谁如果怕冷,就赁一件大衣5 块钱。我与山西老乡结伴,跟随大家往上攀登。这时天仍未放亮,大家在黑暗中摸索着爬行,足下深一脚浅一脚,脚脚绊绊。大概向上爬行有三四里路程,到达一个歇足点,经介绍才知道这里是索道接引殿,离金顶还有好高,需要乘索道才能到达金顶顶峰。这也是我第一次空中旅行,我感到自己一天之内品尝了海、陆、空旅行的美味大餐。峨眉山索道是一条现代化往复式客运索道,全套设备是日本20世纪八十年代产品,起站点接引殿海拔2540米,到金顶站终点海拔3048米,垂直落差508米,中间无支架,它是我国海拔最高,单跨最长,坡度最大的一条高山架空索道。索道车箱单箱容客40人,每趟运行5分钟,如果要步行从接引殿登上金顶则需要100分钟。当我们在金顶站走下缆车后,天色已经放亮,但俯瞰山下仍沉浸于夜色之中,此时时间还不到早上8点钟。

峨眉山金顶海拔3077米,是我们此次游览的最高点。早上8点钟正是看日出的最佳时间,刚一登上金顶就觉得这里的气候凉飕飕的。因为是在伏天季节,来时我只穿着一件衬衫,在接引殿大家租棉大衣时我还不以为然,到达金顶才真正领略了这“伏天里的严寒”的滋味,时间长了,身上越觉得寒冷,甚至是颤抖不停。不过这并不能影响我们为看日出和观赏金顶风光的大好情趣。我与山西老乡一道游览了金顶索道站后,在室外游览照像,因为自身有像机,想在那里照像,想怎么照像都很方便自由,先是在金顶的标志碑前肩背猴子留影,然后就在金顶上拍摄云海和日出景观。游客们都站立在凛冽的寒风中等待着东方日出的美好时刻。这时的金顶远在云层的上边,远眺足下的云海翻腾。我们都可能看见过大海的汹涌波涛,后浪推前浪的壮观景像。在金顶之上看脚下的云海则更是气象万状,变幻莫测,像流动的海洋,翻滚升腾,刹那间风平浪静,刹那间风浪滔天,矗立在金顶之上的人们此时此刻倒成了祥云上的神仙,随着风云变幻,或推波助澜,或铲除邪恶,铺平航道。只是我思维笨拙,挖空心思也想不出用什么优美的词语来形容云海的神奇。我被这眼前的神奇所吸引,早已把寒冷抛于脑后,目不转睛,生怕眨眼间这人间美景跑掉一样。一会儿云海的东方,晨曦渐渐明亮,大家期盼的时刻就要到来。果然,东方由亮变红,图案美丽的东方红霞用金色镶边,其中又掺杂着白色和黑色的云彩,伴随着云海的变幻,而使整个无际的云的海洋都涂上了七彩斑斓,一轮红日慢慢地滚出被云雾笼罩的东方天际,顿时天际间霞光万道,我们用肉眼都能看得见红日升腾的影像,一条窄窄的红线,慢慢地变宽变大,瞬时,一个火红火红的圆球蓬勃而出,脱离了云雾的束缚,冉冉上升,原来火红的色彩也逐渐变成柿黄色,黄色,最终闪耀出万丈光芒!

在峨眉山金顶观日出,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记得小时候在老家的高山之巅,也看见过一轮红日从遥远的东边冉冉升起的美景,那也是无比的美仑美奂,绝不亚于在任何地方看到的日出景像,只不过在峨眉山金顶看到的日出,由于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自身的真切感受就有所不同。

峨眉山金顶风光旖旎,真会让人流连忘返。在我们观日出的下边是深不可测的万丈深渊,刀劈斧削一般的岩壁上光光如也,一根草也没有,这就是峨眉山有名的“舍身岩”。再向更远处眺望,便能望见远处雪山上白雪皑皑。据说,峨眉山共有三山,即大、中、小峨,通常人们所说的峨眉山,仅是指主峰大峨;峨眉山有三顶,即千佛顶海拔3045米、金顶海拔3077米、万佛顶海拔3099米。但大多游客只是登上金顶,很少有登上顶峰万佛顶的,虽然那里也是一个优秀的景点。峨眉山真是大气磅礴,不愧为天下名山!在金顶之巅,不但能看到“瑰奇胜绝之观”,得到非同一般的美的享受;特别是好像置身于神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空间,似乎无限地扩大了,而时间,却回到了遥远的古代。

虽然留恋,却不能忘返。从早上8点到9点,短短的一个小时,这就是在金顶之上逗留的时限。因为导游曾告诉我们,9点钟准时离开金顶,回程还要徒步行走130华里,因为上山时是乘坐交通工具,更由于是在黑夜,大家没有看到任何景致,不过峨眉山的名胜古迹景点主要集中在下山的路上。导游还告诉说,大家都准备一些花生或饼干之类的食物,在经过猴群的地段时,猴子会向你们要东西,如果你没有,它们就会去抢你的,还能撕破你的衣服,所以大家最好结伙而行,不要单独一人行走,猴子见你人多,它就不敢轻举妄动。按导游约好的时间,晚上8点都要回到万年寺住地,这130里路程可以自由安排。虽然说是可以自由支配游览,可是一天要走出130里的峨眉山,这也真是一件艰巨的任务。我一生中虽然从来没有这么远距离步行过,可我自信自己生长在大山里,从小就磨砺出一身上山下山的功夫。我与山西老乡结成游伴,紧紧地在一起统一行动,我们边走边看边照像,风和日丽的天气,风景秀丽的风光,我们都恨不能全都装入我的相机,成为永恒的纪念。

人们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一点不假。没有走过山路的人,往往控制不住下山的速度,人随着下行的坠落惯性带着自己不由自主地下行,结果很快就会把双腿蹾坏。要想保护自己的双腿不受损伤,就必须自己控制好下行的速度,特别是不能往下跑步行走。自信归自信,130里的行程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必须抓紧时间,所以谁也不敢在途中多停留耽误时间。一路下来,路上抬滑杆的很多,他们询问我们要不要坐滑杆也不知有多少次,我总是谢绝他们,自以为,走山路自己是有耐力的。我们一直在茂密的树木林嶂中穿行,总的来说下坡多平行少,由于有森林的遮盖,穿行其间倒也不觉得太热,反倒觉得有一种清凉之感,又因为景色宜人,心情舒畅,并不觉得累,只是不敢多停留时间。在路过有猴子出没的路段时,我们果然碰到了猴群的光顾,它们倒悬在路上边的树上、竹稍上伸手向游客讨要食物。我们由于有了准备,主动掏出来给猴子,它们倒也比较友好,让我们与它们合影留念。当快要走完下山的路程,走上平坦之路时,我说虽然我们坚持自己一步步走出峨眉山,硬是没有让脚夫们用滑杆抬我们,但我们来了一趟峨眉山,竟然没有品尝过坐滑杆的感觉。在旅途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与我们年龄相仿或大于我们的游人,开始也是硬充好汉,多次拒绝抬滑杆脚夫们的邀请,但有很多人最终没能坚持下来,只有坐上轿子走下峨嵋山。当快到山脚下的时候,我提议“尝尝滑杆的滋味”。所以我与山西老乡每人要了一乘滑杆,坐上行走有2华里路程,坐在上边颤颤悠悠,晃晃荡荡,但不觉得有那种坐汽车走坑坑洼洼之路时巅得屁股生疼的那种不舒服,不论上坡下坡,都能保持相对平衡,确实是一种很惬意的事。一路上我们一会儿在林荫道下匆匆而过,一会儿又在盘山小道上上下,一会儿跨越峡谷,一会儿穿过一线天,又是天生桥,又是小桥流水,更有一座座佛教建筑和一些遗址废墟,但我们都不能去细细欣赏。因为路途遥远,时间有限,只能是走马观花。走累了也不敢多歇,甚至连中午吃饭我们也不能正而百经地吃,只好边走边吃。从上午9点一直到下午8 点,整整11个小时,行程130里,可谓是一次急行军了。终于我们在傍晚都按时回到了万年寺住地。

自古以来,峨眉山就以佛门圣地而闻名于世,是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而自郭沫若题写“天下名山”之后,更是尽人皆知了。它的地理位置在四川省中部,南去成都150公里,距眉山城南35里,位于大渡河、青衣江二水之间,连岗叠嶂,延袤三百余里。但峨眉山地理位置却有些偏僻,大诗人李白在他的《蜀道难》中,淋漓尽致地描写道:“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尽管峨眉山地理欠佳,但它却又得天独厚,它那雄秀神奇的自然风貌,既引来了仙佛的攀附,也启发了诗人的灵感,更引来无数善男信女的旺盛香火,使峨眉山冲破了天险而扬名天下。

那么,到峨眉山都有那些景致可看呢?我在一天的“急行军”中,边走边听游客们的交谈,并从有关游览介绍中了解了更多的峨眉山。

峨眉山的景观有三个特点:雄、秀、神。雄,是指它形体高大,气势雄伟。峨眉山绝顶海拔三千余米,与四川盆地的“盆底”相比,垂直高差达2500米之多,站在山脚下仰观峨眉,平畴突起,直冲霄汉。尺度上的强烈对比,会使人们觉得高大无比,因之古人有“高凌五岳,秀甲九州”的感叹。东岳泰山素以雄伟高大著称,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形象,但它的海拔高度只不过1524米,才是峨眉山高度的不足一半。西岳华山海拔2083米,在五岳里算是最高的了,但和峨眉山比起来还相差千米之多。至于秀,有古人曾这样评价:“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如果说崇山峻岭可以给人以崇高的美感,小溪曲涧,嫩柳娇花则使人得到的美感就是秀。秀还包括植被丰茂,草木繁荣,四季常青,常年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那么神,当然是神奇。在我国以神奇著称的名山当数昆仑山和蓬莱。但昆仑偏处西陲,人迹罕至,而蓬莱三山,又是虚无缥缈。峨眉山却既是道教的神仙洞府,又是佛门的圣地,其神奇的神仙故事更具神奇色彩。峨眉山在人们未到之时,其是一座仙佛名山的概念已先入于心。当你亲临其境,面对它那高耸入云,若隐若现的巍峨身躯,再加上一些神奇传说,自然会顿忘尘寰,生出许多遐想,及至入山以后,蜿蜒跋涉于绿荫艳卉、深谷幽涧之中,再加之峨眉山特有的云雾迷漫的气候条件,不免会使人相信任何神奇的故事,都可能真的会发生在这莫测高深的环境之中。尤其是当人们上到金顶之巅,在那茫茫的云海之上,看到简直让人不可思议的“佛光”时,峨眉山的神奇色彩,无疑会变得有些真实感了。

峨眉山雨水多,自然雾就多。据说一年有320多天是大雾迷漫,特别是峨眉主峰经常处于云封雾障之中,不肯轻易以色相示与人,对于游客来说,常常如堕入五里雾中。云烟缥缈的景象,给游山带来了许多特殊情趣。山是静态,得云则活。峨眉山的云备诸情状,极尽变幻之能事。在峨眉山上,单以“云”为名的景点,就有卧云庵、白云寺、大云壑、小云壑、“十景”之一的罗峰晴云、归云寺、卧云寺、集云寺。对峨眉山的云,最主要的是云海和它生成的“佛光”,可以说,峨眉山之所以能成为佛门圣地,大半得力于它的云。

观赏峨眉全景,最好在高桥、青龙一带。由眉县乘汽车,经过 “天下名山”石牌坊,继续前行数公里,就到了最适宜于“观山景”的地方了。昔日峨眉山六大古寺之一的灵岩寺,就在高桥附近;峨眉十景之一的“灵岩叠翠”也就在这个地方。要是赶上天朗气清的日子,特别是夜雨新晴之后,从这里西望峨眉,只见各个山峰攒青簇黛,主峰大峨如同一带翠屏,横亘天半,雄姿英发,色象毕陈。峨眉山的雄、秀,就彰显得一览无余。到了夜间,这里又是赏月的好地方,只可惜很多游客,包括我们都没能在峨眉山上过夜。据说峨嵋月色难得,偶一有之,弥足珍贵。“象池夜月”就是峨眉十景之一。

据导游介绍和简介得知,峨嵋山的景观大致有四个区域:(一)清音阁以下、(二)清音阁、万年寺至华严顶、(三)清音阁、洪椿坪、九老洞至华严顶、(四)洗象征池以上。清音阁以下有两个进山口,龙门寺和伏虎寺。清音阁又是黑、白二水交汇之处,在它的上游,山势陡降,水流落差很大,澎湃奔腾至此,到牛心石处,双溪合而为一,气湍喷雪,更是蔚为壮观,这是峨眉山第一胜景。

这里除了双溪合流,还有白云峡黑龙江栈道、龙门洞等景点。龙门洞是峨眉山的两个进山口之一,泉峡胜景,景观奇绝,被古人称之为“盖天下峡泉之胜,当以龙门为第一”。我国以“龙门”命名的胜迹甚多,至于这里为什么也叫龙门,据说是因为峡谷上的山形肖龙,蜿蜒而来,龙首恰到此为止,崖壁上的飞瀑,正象龙头在喷水。

自清音阁开始,直到洗象池,共有两条路,一峰一谷,殊途而同归,最后在洗象池下面会合。这两条路的共同特点是个“爬”字,就是说游人只有上了这两条路之一,才算真正开始了爬山。不过这两条路的沿途风光各有特色。游山的人一般都是从一条路上山,从另一条路下山。而我这次游历峨眉,却是下山,而不是爬山。因为我们是坐车上山,从峨眉金顶步行下山。

如果是上山,从清音阁经万年寺、息心所、长老坪、初殿、到华严寺,这是一路;从万年寺的后门开始就要经受考验。第一个就是长达十里,高差约五百米的点心坡。登至坡顶,有座庙宇叫“息心所”。游人至此,真是一步一步地爬上坡来,疲惫的身体和狂跳的心脏也确实需要休息一下了。过了点心坡,就是沿着山脊爬行了。中间石径一线,两旁俱是深沟大壑,相当险峻。但是因为两旁植被丰茂作护卫屏障,倒也不会令人胆战心惊。而且越爬越高,视野越宽阔,足下山色,尽收眼底。这条路全长30华里。

上山的另一条路是从清音阁后面沿黑龙江上行,经洪椿坪、仙峰寺、遇仙寺,至洗象池,路线全长60华里,大多是在深山幽谷,茂林丛卉中穿行。成都附近的青城山,虽然以“天下幽”著称,但和峨眉山的这里比起来就显得象个恬静的人工园林,与峨眉的幽深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这条路的著名景点有黑龙江栈道、一线天、三道桥、仙峰寺、九老洞、白龙江。过了三道桥就开始爬坡。一侧是峻拔的宝掌、天池诸峰,另一侧是幽深的峡谷,游人则穿行于茂密的森林之中,爬着那似乎是无休无止的陡坡,如九十九道拐。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猛然间出现的猴群拦路索食,令人惊慌失措。在幽深的环境之中,游人最可欣赏的是山石之美。峨嵋山山形宏伟,包罗万象,于无数丘壑之中,不乏幽奇险绝的胜景,不过为其秀体所掩,不那么突出罢了。再加上飞瀑流泉,老藤苍苔的点缀,堪称绝妙的天然画图。

峨眉山最有特色的景区在洗象池以上直到绝顶。峨眉山的雄、秀、神特色的形成,大半得力于这一区段。在到达洗象池以前,先要爬上一个长达5里的大坡—鹁鸽钻天。名曰“钻天”可知其险陡。从坡下仰视,一线危径,直上云霄,真能使力弱胆怯的人望而却步。但在危崖的顶端,绿树丛中,又隐约可见古刹飞檐,云烟缥缈,真同仙境,再想到绝顶之奇观,又岂能半途而废?上峨眉山,走完最后这段路,是需要有真正的意志和毅力。因为上过峨眉山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爬到最后,体力已消耗殆尽,只有靠着不达绝顶决不罢休的意志,才能终于看到峨眉的“奇伟、瑰怪、非常”的风貌。当人们历尽艰辛攀登到三千米以上的顶峰时,情景就又不一样了。荀子曾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习惯于“坐井观天”的人们,一旦登临绝顶,濒崖而立,俯仰之间,就会感到天地之大,真是难以测度。空间的不可思议的无限性,似乎一下子被人们领悟了。人们所看到的一切,又是那样的静穆:无论是脚下的茫茫云海,还是远处覆盖着万古不化的大雪山,还是矗立在人们周围那挂满了苍苔老藤的原始森林,似乎都处于洪荒未辟的状态,不但听不到日常生活中的噪音,甚至听不到鸟鸣虫叫,感到好像是处于绝对的寂静之中。

我们生活在尘世之中,特别是久居城市或者身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日常生活及其环境难免有那样的特点:视野窄小,节奏紧张,音响嘈杂,一旦有机会进入像峨眉山这种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世界,就会耳目一新,心旷神怡,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自然美的无限享受。古人张鹏的《绝顶》诗写道:“一到绝顶上,冷然可御风。山川幻银海,天地见洪濛。四海超然外,三生偶尔中。”

我初登峨眉,虽领略了它的伟岸,它的瑰奇,它的神韵,它的风骚。却也让我真正体验了它的艰苦,“一日千里”般的急行军,别说那些年老体弱者吃不消,就连我这个自以为从小练就的登山功夫的壮年人,下达山来也是累得够戗,尤其是两条腿不听使唤,直直的打不过弯来,走在成都市的大街上只能横着身子前行。我发现街头有许多像我这样横着走路的人,还有许多拄着拐棍的人,我想,不用说这些人都是从峨嵋山下来的。

从峨嵋山回到成都,我的腿疼了好多天才恢复过来。由于货款还未到,我只有继续等待。在这之间我又游览了成都市的名胜古迹,什么武侯祠、青羊宫、文殊院、杜甫草堂等等,直游得兴趣盎然。与我同行的孙工还劝我去九寨沟游览,我实在不想再游了,就说,这次不能把四川的名胜古迹都游完了,要留有想头,等以后有机会再来四川时游览。可是,直到现在再也没有机会到四川去了,九寨沟成为我的梦想。

整个暑伏天里,我们都是在成都渡过的,直到近两个月了,我们才接到了从矿里发来的货款。而这个夏天长江流域发生洪水灾害,家人们在家中焦急万分。当我们把货款交清,把电视器材发运出去后,又从长虹电视机厂买了一台电视机,准备返回。我与孙工商量好,原计划返回时坐船走长江,再顺便观光一下长江和长江三峡风光。可是一打听,因为发洪水,长江航运暂停。我们只好还坐火车,但在成都根本买不到卧铺票。也好,我以为游不了长江,坐火车到西安游览一下华清池、华山等名胜古迹也行。谁知,随身携带着一台电视机,太不方便,所以我们只得中途不停地直达郑州。


【作者简介】:房海林,退休闲人,林州市诗词学会会员,没有笔名,没有网名,唯有真名。学识浅薄,生来愚钝,虽努力学习诗词格律,然长进不大,偶尔凑合几句,自觉难入大雅之堂。爱好文学,长于写实,欠缺浪漫,谨守“谦虚、低调、诚实”之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