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湖垂钓》赵广增

 太行文学l苑 2020-03-27

仁者乐山,渔者乐水。

每一个钓鱼人心里都藏着一片江湖,也许是丛林深处的小溪大江,亦或是远离喧嚣的一亩方塘,也许是山清水秀的世外湖库,亦或是碧波浩渺的大海茫茫,不管严寒酷暑身在何方,有水的地方就是我们心之所向。在《游钓中国》第五季开卷语的引领下我也开始了自己的游钓之旅。

太行平湖位于林州市石板岩镇的北部,那里风光旖旎、鱼类众多,是绝佳的垂钓场所。太行平湖的前身是南谷洞水库,总长五公里,平均宽度0.5公里,属于典型的山水库。水库建成初期,管理处投入了大量的鲤鱼、草鱼、鲢鱼等鱼苗。由于水库地处深山,环境优美,水质清澈,所产鱼类肉质细腻、汤味鲜美,吸引了众多的钓鱼爱好者慕名而来。

我一直钟情于平湖的鲤鱼。鲤鱼属于典型的底层鱼,小鲤鱼喜欢集群而居,大一点的鲤鱼喜欢单独觅食、独自回游。鲤鱼有“大力士”之称,上钩后力道十足,冲劲猛烈,吃食又狡猾谨慎。野生的大鲤鱼更是可遇而不可求,想要钓获非得好运气不可。

(连贺摄影)

去年中秋节前夕,趁着空闲驱车奔赴平湖。一路上的美景已顾不得欣赏了,满脑都是钓鱼的画面。山路盘旋蜿蜒,风景如画,都淹没在汽车发动机的声响里。过了隧洞,一路下坡,途经仙台山景区,一路下顺只至岔路口后向北而行,走五里左右就到了库区的进水口。满眼苍翠,碧水连天,钓鱼人看到水总是两眼放光,无比激动。

停好车后,开始搬卸钓具。长枪短炮、饵料鱼护、即食干粮,一个人背着向水库边上冲刺。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水库的水都要上涨不少,“涨水鱼,落水虾。”这时正值鱼肥蟹美的时节,机会不容错过。选定一处位于铧尖的位置后,开始和料作窝。鱼竿选用五米四的手竿,3.0大线子线2.0,鱼钩是无倒刺的新关东。螺鲤3号、野战蓝鲫、速攻、野战918按比例混合调配。这几款饵料是屡试不爽,效果有口皆碑。水还是深啊,浮漂快要撸到竿尖了。找好底又多试了几次,开始调漂坐钓,忙完这一切看看表已经快要八点了。

山里的早晨有点小冷,湖面只有细微的波纹。对面的山峰挡住了阳光,观漂清晰了 许多。享受着湖光山色的同时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浮漂,生怕错过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半个小时后,浮漂有了动静。先是上升了几目接着又沉了两目,略微有点倾斜。

立即进入了战备状态,屏息凝视,双手握竿随时准备起鱼。浮漂一个明显的上送以后,抖腕提竿,一阵剧烈地抖动通过竿尖传到了手心,中鱼了!僵持了十多秒,一尾鲫鱼露出了水面,“开竿鱼!”心里暗自叫好。溜了一圈抄鱼入护,目测半斤左右,金黄色的鳞片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万事开头难,开门迎鸿运。接二连三的鱼获都是白条、马口之类,并未钓获目标鱼~平湖鲤鱼。

太阳升起来就有些燥热了,观漂也有些难度,湖面也起风了。一阵一阵的水浪使湖面涌动起来,本来观漂就不易,在浪花丛中捕捉稍纵即逝的鱼讯就更加困难了。戴上遮阳镜,把浮漂调高后以便观漂。饵料调整打黏,减少在水中的雾化。

整整过了一个小时,仍然没有明显的吃口。鱼不饿我倒饿坏了,早晨起来还没有吃过东西。趁这会儿鱼情不佳吃点儿肉干补充体力。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袋肉干吃完,再喝两口农夫山泉,站起来舒展舒展筋骨,打发打发时光。

就在我把目光转移到山中美景的时候,一个有力的下顿把我的目光揪了回来。说时迟那时快,马上扬竿刺鱼。一股既闷还重的手感传来,鱼竿瞬时间被拉成了弯弓,鱼线也开始传来嗞嗞地声响,“这鱼不小!”我心里激动的叫出声来。一场人鱼大战一触即发,我紧握着鱼竿,一颗心扑通扑通地快到了嗓子眼。我紧张得要死可始终不见水里的鱼露头,更加紧张了,持续了十多秒后“啪”的一声,线断了!

沉重的手感瞬时间消失了,鱼线也弹了回来,仔细一看,子线断了。哎,功亏一篑,这条鱼肯定不小,可惜了,我无奈的摇了摇头。此时已临近中午,好不容易上了一条又跑了,真是沮丧至极,一气之下收拾东西走人吧。

每一个钓鱼人心里都有一个巨物梦。断线跑鱼的事也时有发生,只要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加以调整,尽量做好料敌于先的准备,成功的机率自然也就提高了。一个礼拜过后,重新又做了一副钓组,特意加大了子线的长度和号数。这次放弃了手竿,选用溜鱼更方便的海竿。饵料照旧,窝料新加了点发酵的玉米。迎着朝霞向着平湖开拔。

还是选择原来的钓位,轻车熟路,一切按部就班顺利进行。放竿入水掐表一看比上次早了四十分钟,万事俱备只欠鱼儿咬钩了。有梦想总是好的,万一实现了呢?就这样在美好的憧憬中过了两个小时,鱼获惨淡。仅仅钓获了一尾马口,还是锚上来的。钓大鱼可遇不可求,这是大毛老师时常在节目中提及的肺腑之言。

开始分析原因,是不是饵料雾化的过快?浮漂小了?刻意加长的子线是不是弱化了信号?还是今天的气压低了?一番思索之后果断缩短了子线,饵料加入粘粉重新打黏,又补充了一下窝料,再次扬竿放线。找对了问题的所在,效果立竿见影,放竿不久就上了条一斤多的小鲤鱼。海竿虽然溜鱼更方便,可是灵敏度比起手竿还是逊色不少,过长的子线增加了拉力却牺牲了及时的信号,不能第一时间把吃口传递到浮漂,海竿的风线又长,出现的吃口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节点。

先前的锚鱼情况更是印证了我的分析。简单吃过午饭继续蹲守,钓大鲤鱼必须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戴上遮阳镜努力的搜寻着浮漂上的每一个鱼讯。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下点动以后浮漂慢慢地倾斜着没入水中,放下手机,即刻扬竿收线。竿头有力的一顿,随后没了反应。“我去,挂底了?”正在我疑虑的时候,沉闷的手感再次传来,原来是鱼在水底打桩了。欣喜若狂之余还是小心翼翼地应付着水里的鱼儿,以免再次跑鱼。事实证明我换掉手竿是正确的选择。海竿的灵敏度不及手竿,可是方便溜鱼的优势此刻展现的淋漓尽致,鱼进我退,鱼退我进。

几个回合下来,鱼儿终于浮出了水面,“我的天呐,纯野生的平湖鲤鱼!”我激动的叫出了声。红色的尾巴、背鳍、嘴巴,通体金黄,漂亮极了,看到鱼出水了我稍稍松了口气。

为了稳妥起见,直到溜翻了我才抄鱼上岸,真大,抄网只能容下一少半,要不是溜翻了抄鱼多半就又跑了。摘钩收线,装鱼入护,这时悬着的心才算落地了。“咕噜噜,咕噜噜”肚子里发出了声响,切线的仇报了,我也累了也饿了。

与天斗,与鱼斗,最后还要和自己斗,或许这就是钓鱼的乐趣吧!

【作者简介】:赵广增,爱好文学,热爱写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