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革命圣地延安行(三)》 宋瑞生

 太行文学l苑 2020-03-27

革命圣地延安行

到达延安的第三天,我们乘车前往杨家岭等革命旧址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两公里处,原是一个叫杨家陵的小村庄(后更名为杨家岭),现在由于延安市区的扩展已成为市区的一个热闹地带,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人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参观。

受制于地形限制,延安的道路显得有些狭窄,汽车缓慢地行驶着,利用这个间隙,同行的导游小刘在车上给我们介绍了延安革命旧址情况。

一九三五年十月,毛主席率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又经瓦窑堡、保安,于一九三七年一月进驻延安,毛主席在延安期间先后在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四个旧址办公生活。凤凰山革命旧址是毛主席和党中央到达延安后的第一个住地,毛主席在这里居住了近两年时间,在这里,中共中央召开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等会议,从思想上组织上为即将到来的全面抗战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在凤凰山的土窑洞里,毛主席写下了著名的哲学著作《实践论》、《矛盾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石,还是在这孔窑洞里,毛主席完成了《论持久战》这篇光辉的军事政治著作,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成为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延安的每孔土窑洞,延安的每一处革命旧址,都见证了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革命进程的缩影。不巧的是凤凰山革命旧址正在维修当中,看来这次是无缘参观了,我们只有带着遗憾向着凤凰山的方向献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不知不觉间,杨家岭革命旧址到了。这里早已是车水马龙,人头攒动,我们在小刘导游的引导下,穿过熙攘的人流,沿着沥青铺成的小道登上了北部山腰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处处院落,一孔孔窑洞。和陕北众多的土窑洞一样,窑洞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顶部是厚厚的直立的黄土层,上面生长着一些荆棘类植物。小刘导游向我们介绍,这些窑洞就是当年中央领导的住地,靠右边的一处小院是毛泽东同志旧居,左边依次是朱德、周恩来同志旧居,右下方一排整齐的窑洞是中央统战部等中央各部门办公的地方,这里是毛主席和党中央到达延安后的第二个住地,也是在延安时期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

我们首先来到毛主席旧居,这是一个三孔土窑洞围成的小院,和黄土高原普通的民居一样,穹形的门洞,门和窗是连在一起的,花格状的窗棂透出了它的古老,也折射出了它的地域文化特色。走进窑洞,屋子里光线显得十分的暗淡,宽厚的土墙上打开一个门洞把办公室、接待室、卧室连通起来,一张桌子,一把木椅,一盏油灯、无不透露出陈设的简陋。我们现在的人们已经很难想象在这样物质条件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又是以怎样的精神在这里指导着全国的抗日战争,就是在这张普普通通的桌子上,在这盏昏黄的油灯下,毛主席伏案疾书,写下了一张张电文,一篇篇鸿篇巨著,指引着革命的航程,还是在这里,毛主席指导了大生产运动、延安整风、党的七大等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指引着全国各根据地的抗日军民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深情地环顾着室内的每一处角落,每一件简陋的物品,像是在找寻着一个答案,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在支撑着这些共产党人呢!在窑洞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毛主席摄于一九四二年给八路军120师团以上干部作报告的照片, 深深地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简陋的房舍,空旷的院落,干部们席地而坐,他们正全神贯注地昤听着领袖的讲话。主席笔直地站立着,背着双手,清瘦的脸庞上那一双炯炯有神的目光凝视着大家,用他那抑仰顿挫的语调,风趣幽默的哲理让大家有如沐春风之感。在他的前面那一张小桌,一个瓷缸,还有他那褶皱的衣裤上打着的补丁显得是那么的耀眼,又是那么的靓丽。请感谢我们的摄影师吧,给我们永恒地定格了这历史的瞬间,让我们看到了一代伟人艰苦仆素的伟大精神风貌。

一九四O年,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来到延安,就是在这窑洞外面的小院内,毛主席露天设晚宴款待 ,席间仅有白菜、咸饭,外加一味鸡汤相待,毛主席抱歉地解释到:“这只鸡是邻居老大娘知道我有远客送给我的”。在延安的八天时间里,陈嘉庚先生与中央领导人多次会见,并走访了延安的学校、部队、机关、市场等多处地方。通过实地考察,他把在重庆时见到的富丽堂皇、奢侈应酬、贪污营私与延安的所见所闻进行了对比,让他真正感受到了延安党政军民所激发的艰苦奋斗精神并由此形成的良好社会风气。这次访问延安让他原本忧虑的心情为之一振,因为他发现了在黑暗的中国还有一个光明的地方,看到中国已经出了一个救星中国共产党,由此更加坚定了他对抗战必胜的绝对信心,延安之行也成为他人生旅途中的重大转折点。

我们依依不舍的走出毛主席旧居,走下台阶来到了中央办公厅旧址。这是一座用石块砌成的房子,也是当时延安比较宏伟的建筑,由于它的外型酷似机头,大家都称之为飞机楼。在这里毛主席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这里陈设的一幅毛主席和延安文艺工作者的合影真实再现了当时的场景。抗日战争爆发后,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向延安,作家丁玲、茅盾来了,诗人艾青、萧军来了,音乐家冼星海来了,电影演员陈波儿、袁牧之来了……。诗人田间这样写道,“世界上哪有这么美的城市?我在这里喝一口水都是甜滋滋的,我在这里抓一把土都是香喷喷的”。大批文艺青年的到来给延安文艺的百花园带来了生机盎然的新局面,但也暴露出了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许多问题,就是在这次座谈的总结会上,毛主席作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了中国革命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道路和未来,使延安文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也成为照耀革命文艺家前行的一座灯塔。

在杨家岭还有一座宏伟的建筑,这就是党的七大旧址中央大礼堂。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砖木结构式的建筑,是一九四一年为筹备中共七大会址而建设的。我们随着参观的人流走进大礼堂,这里的布置依然是召开七大时的场景,主席台上悬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的巨幅画像,鲜艳的党旗挂在两边,在主席台的正上方,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格外醒目。置身其间,我们好像听到了七大开幕式上全场雷鸣般的掌声在回响,是啊,从一九二一年建党到一九四五年党的七大召开,二十四年间我们党历经风雨坎坷,已发展成为九十多万党员、一百多万正规武装、一亿多解放区人口的大党;二十四年的艰辛探索让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解放的正确道路,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从此,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革命走上了通往胜利的道路,人们怎能不欢欣鼓舞呢!

结束对杨家岭革命旧址的参观已是中午时分,我们匆匆吃了午饭,又驱车前住枣园革命旧址,路上依旧是川流不息的车辆,熙熙攘攘的人流。枣园革命旧址在延安城西北八公里处,原是中央社会部住地,一九四四年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往枣园,这里有中央五大书记的旧居,毛泽东主席曾两度从杨家岭搬迁于此。在枣园居住期间毛主席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我们在当年为追悼张思德同志而搭的讲台旁静静地追思着,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战士张思德同志在安塞县烧炭时,为抢救战友不幸牺牲,在这里召开的追悼会上,毛主席作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后来,为人民服务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立党宗旨的高度概括,成为了每个共产党人和革命者持之不渝的奋斗目标。

王家坪革命旧址是我们此行参观的最后一站,这里是中央军委和总部所在地,一九四六年一月毛主席由枣园搬到这里居住。一九四七年三月十八日晚,由于国民党大举进攻延安,毛主席率党中央从这里主动撤出延安,开始了历时一年的转战陕北的艰苦历程。毛主席曾经英明地预言,延安永远是我们的,一年,最多两年,我们就会回来的。在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后,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三日,毛主席来到了吴堡县川口,从这里东渡黄河前往华北指挥全国人民解放战争。在登上对岸后主席久久地回望着生活战斗了十三年之久的陕北这块土地,思绪万千,像是在自言自语,陕北我还要回来的,然后大踏步地向前走去。在他的前方,一个崭新的新中国正冉冉升起在东方的地平线上!

  在乘车返回驻地的途中,我在想延安的物质生活是极其艰苦的,但延安的精神生活却是无与伦比的,正是由于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精神,我们才能战胜一切困苦和强大的敌人。回望历史是为了昭示未来,不管走得多远我们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延安的精神,延安的光辉将永远照耀中华民族复兴前行的道路。

【作者简介】:宋瑞生,林州人,市直机关干部,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