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亚军:读书不觉春已深

 开心明智 2021-06-13

读书不觉春已深

唐亚军

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春天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季节。此时阳光明媚,万物复苏,气候适宜,视野所到之处,都是那让人迷醉心田的春之韵。在我看来,春天正是读书的黄金时期。

据说,民国时期,湖北崇阳有儒医熊伯伊酷爱读书,博学多才。他不但妙手回春,而且能诗善文。熊伯伊曾作《四季读书歌》一首,作为自己的座佑铭。歌词朗朗上口,一直流传至今。歌曰: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茑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是呵,春来正是读书天,让我们在千娇百媚、生机盎然的季节里,手捧书卷,细心阅读,从书中品味生活的美,从书中感悟人生的美,实为一大快事。

春来好读书,读什么书最为适宜?我想,当首推唐诗、宋词、元曲。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文学也,而后世莫能及焉者也。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是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最为绚丽的华章。中国人的每一种心境,似乎都被唐诗、宋词、元曲吟咏过了。随手翻开一页,都会有一些词句扑面而来,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读唐诗,如沐春风,沁人心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沧海月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些脍炙人口的唐诗,或博大恢弘、雄壮高亢;或大气磅礴,意境深远;或明快铿锵,清丽流畅;或富含哲理,形象生动。于夜色朦胧的阳台上读来,只觉大珠小珠落玉盘,让人神魂皆醉。

读宋词,如饮美酒,醉人肺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词与唐诗并称双绝,其美其盛,千古流传,睿智如妙笔丹青,深沉如风生海上,壮阔似天马行空,让人有一唱三叹之感,读来别有韵味,感人至深。

读元曲,如品香茗,口颊生香。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元曲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表现力,也有很高的艺术性,完全可以与唐诗、宋词比美。曲中漫及人生感怀,世事悟道,随口吟来,莫不令人销魂。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沉浸在书的海洋、书的世界,浑然忘我,不知不觉春已深。与书相伴,妙不可言,但觉孤寂的人生也有了蓬勃的诗意。

(作者系牛马司矿业党委秘书兼文秘专干,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邵阳市作家协会、邵东市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