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红林悟道《韩非子-南面》第二十章 左右
2020-03-27 | 阅:  转:  |  分享 
  
红林悟道《韩非子-南面》第二十章左右红林悟道《韩非子-南面》上一章韩非子主要讲了变道,变法之道在于用法解决问题,凡是能解决问题的法就用,不
能解决问题的法就弃。用,是因为适合,弃,是因为不适合,绝不是好与坏的原因。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前行,社会在不断发展,新生事物与问题也层
出不穷,老革命遇到新问题怎么办?人们惯有的思维首先用已有方法去处理,包括“古法与旧制”,如果解决不了问题,那就突破古法创新方法,继
续解决问题,直到将问题解决完毕。但,时光如梭,新生事物与问题总是不断产生,所以突破与创新不是不得意之为,其实是常态。韩非子也是一样
,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举出了四位变法之人与故事:伊尹变殷法,商汤称王;姜太公变周法,武王称王;管仲变齐法,桓公称霸;郭偃变晋法,文
公称霸。每一次变法,都是历史的进步,同时也造就了称王称霸之人,成为变法成功的代表与标志。中国近现史,甚至是当代史,也再一次证明,变
法一次,社会进步一次,国家富强一次,伟人出现一次。变法,需要动力,需要有人推动有人执行。变法的动力根本在于社会进步的需要,而推动者
要么是君主,采取至上而下的方式,这种方式代价少成果多;要么是臣民,采取至下而上的方式,这种方式代价大成果不确定。韩非子所列四人变法
及后来的商鞅变法,都是君主推动的,所以二人称王二人称霸一人称帝,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秦始皇更是开创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时代,成为千古一帝。我们看到了变法光鲜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其残酷的一面,商鞅变法成就了千古一帝,却被车裂而死,多么的残酷。为什么变法
之人会有这样的结局呢?韩非子认为“凡人难变古者,惮易民之安也”意思是凡是难以改变古法的人,是害怕改变民众的习惯。韩非子并没有说全,
害怕改变民众的习惯只是表相说词而已,民众的习惯无外乎就是让民众承认并保持现状,而深藏在民众习惯之下的是权臣的营私舞弊与既得利益。这
才是他们不愿变法的真实原因,迫害商鞅的人正是那些因变法而利益受损的权贵。韩非子对于权贵借怕改变民众习惯而不想变法的言论进行了无情的
批驳“夫不变古者,袭乱之迹;适民心者,恣奸之行也。”意思是不改变古法,是重蹈乱国的复辙;迎合民心,是放纵奸邪的行为。这个论断立意深
,眼光长,角度广,站位高,是解决国家与社会远近利益与矛盾的指导思想。变法是双刃剑,不变袭乱,全变恣奸。还是要按本国国情,选择合适的
变法之路,极左极右都不可取。第一句自然不必说,不变法的结果就是亡,历史已经证明。第二句“适民心者,恣奸之行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还是要客观的来认识,为什么“适民心”就是“恣奸行”,这个问题只能用实事来说明,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民富国强,但民众接受了西方所谓民主
自由的价值观帮着美国推翻了萨达姆,民众没有等来民主自由的幸福,等来的却是战乱与痛苦。我们不能说伊拉克人民愚蠢,只能说这是他们的选择
,而正是这种选择,造成了现在的局面。【凡人难变古者,惮易民之安也。夫不变古者,袭乱之迹;适民心者,恣奸之行也。】在企业管理中,管理
层不想变革的原因表面上是怕乱,怕变革失败,其实质原因还是不想让自己的既得利益受损,不想打破有利于他们的现有格局。老板要有正确的认识,不变等死,变了不一定死。
献花(0)
+1
(本文系红林主人v5u...原创)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