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老毛胡”的传说》杨存保

 太行文学l苑 2020-03-27

“老毛胡”的传说

小时候,常听大人吓唬调皮的小孩或者是晚上哭闹的孩子:“再闹,老毛胡就来了!——要不把你抱走,要不就把你吃掉!”小孩一听,毛骨悚然,立刻就安静了下来,生怕老毛胡一来,自己就有性命危险。长大后,才知道这里头有个奇妙的传说。

元朝末期,由于连年战争,土地荒芜,民不聊生,全国只有二千万人口。那时候,我们林县(现在的林州市)叫林虑州。据说当时到处是森林,人烟稀少,常常走十多里不见一个人影。

有一年朝廷科举考试,滑县的一名姓胡的白面书生,带着文房四宝,日夜兼程赴京赶考。一天,走到现今的安阳一带,望见远处地里,有一位老农在干活。他也就坐到路旁一棵树下歇脚,想休息一下再继续赶路。

正在这时,忽然刮起一阵狂风,伴随着惊天动地一声吼叫,树林里冲出一只野兽,浑身毛茸茸的,模样如大猩猩般,扑向这位书生,背起书生狂奔而去。远处干活的那个老农,瞬间被吓得扔下农具跑回了家。

这只会直立行走的巨兽,背着书生绕树林转了一圈,进了树林深处一个大石洞。

胡书生当时吓得魂飞魄散,只想“我命休矣!”竟然昏死过去。好半天,他才苏醒过来,睁眼一看,巨兽已不知哪去,自己却躺在一个山洞里的铺草上。他环顾四周:“这是在哪儿呢?”仔细察看,发现这是个一丈多宽,一人多高的天然石洞。身子下面的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的干草。洞口有块巨石挡住,透过石头缝隙射进一丝阳光。洞里另一侧地上,竟然有野兽的骨头。

“我怎么到兽窝里来了!”他心里大吃一惊。“不行,我得出去,不能在这里白白送命。”

他起身去推那挡洞口的巨石,连推几次,任凭他使上吃奶的力气,石头纹丝不动。他无可奈何一屁股又坐到草地上。

这时候洞外传来似乎是野兽回来的声音,他连忙躺下,屏住呼吸,紧紧地闭上眼睛,心里头却“砰砰”直跳,甚至身上发抖!他感觉马上就要被吃掉了。

那只怪兽进来了。它轻轻地挪开洞口的巨石,两只前爪里抓着野果,口里叼着被它咬死的兽肉,来到书生跟前放到地上,用前爪推着书生,口里发出一种“吱吱哝哝”的声音,示意着让他吃那些野果和带血的兽肉。书生吓得连眼睛都不敢睁开,哪里还敢吃?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眼看着那只怪兽每天出去,回来都带些野果和兽肉回来,书生实在饿得撑不住了,便开始拿些野果吃起来,并偷看那只怪兽。

怪兽看他吃东西,便摇头摆尾,眼睛迷成两道缝,流露出亲切与温和的目光,嘴角微微咧开,好像人在笑,它显得很高兴的样子。书生看巨兽没有伤害他的意思,逐渐地也不再害怕了。

就这样,怪兽每天早出晚归带回吃的,书生呆在那不见天日的洞里,吃些野果维持生命。

很快到了冬季,天气逐渐变冷,野果减少直至无果可采,怪兽每天带回来的都是兽肉。书生没有食物可吃,看着那些带血的生肉,在饿了几次肚子咽了无数次口水之后,无可奈何地学着像动物一样,去啃吃生肉!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长期吃生肉),胡书生渐渐地身上也长满了毛,像毛茸茸的怪兽一样。那只怪兽看来更加高兴,与书生更加亲密,用身体在书生身上蹭来蹭去,有时用两只前爪去摸书生的脸,甚至,它还用嘴去亲吻书生。书生也感觉怪怪的,有一种异样的温暖。终于某一天他发现,原来这是一只母兽!

书生和母兽在洞里一起生活久了,产生了奇妙的感情,以至后来又生了个儿子(这就是后来的明朝开国元勋胡大海)。

胡大海长得很快,也很像他父亲。两个多月就跟着父亲学会了用人类语言说话,七、八个月竟长得和他父亲一般高!但是他也和父母一样,浑身是毛。儿子的出生,给胡书生增添了乐趣,也给他挣脱这种非人的生活增加了信心。他拿出文房四宝,教儿子认字写字,儿子很聪明,一学就会。有时候,胡书生还常给儿子讲外面的世界,讲家人以及父老乡亲的故事。胡大海对父亲所讲的一切,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和浓厚的兴趣。

胡书生看儿子愿意听他讲,便问儿子:“愿不愿意回老家?”

“愿意!”胡大海很高兴。

“那你推推洞口那块石头试试!”

胡大海上去就推,但石头纹丝不动。

从此以后,每当母兽外出,胡书生就给儿子讲故事、教儿子认字写字,当然,更重要的,是每天让他推那块挡洞口的巨石。一天、两天,一月、俩月,半年、一年……终于,那块巨石被胡大海推开了!父子二人心中大喜,胡大海背着父亲迅速逃离了石洞。

他背着父亲在树林里绕来绕去,竟然又转到了当年胡书生和老农相遇的地方,巧的是又碰到那个老农在种地。老人听到动静抬头一看:当年那只怪兽背走了书生,怎么现在又背回来了!他吓得丢下农具又跑回了家。

胡大海背着父亲,按照父亲的指点一路往老家走。行人看到这两个浑身是毛的“怪物”,吓得四散逃避。他们只好晓宿夜行,连走数日,终于回到家乡。为避免乡亲们害怕,父子俩白天躲起来,晚上胡书生才带着儿子去敲打家门。

家中父母妻儿正在为胡书生出去几年没有音信而着急,突然看到他浑身毛茸茸地像野兽一样出现在眼前,又是惊喜又感到害怕:

“你怎么成这个样子了?”

他对妻子简单讲述了一下自己碰到怪兽又生了个儿子的奇遇,又把胡大海介绍给家人认识。胡大海与爷爷奶奶母亲哥哥一一见过礼,就在家中住下了。

胡大海身高体壮,力气也大,干起活来一个顶仨。可他也吃得多,一顿吃一斗小米。因此,母亲、哥哥并不喜欢他,再加上他一身毛,就叫他“老毛胡”。

胡大海母亲看到丈夫一身毛,感觉太难看,就用剃头刀把全身毛发给剃了。谁知丈夫竟然受了风寒一病不起,不久即撒手人寰。之后,爷爷奶奶也相继去世,家里只剩下胡大海母子三人。

胡大海母亲看他顿吃斗米,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难以供养他,一狠心带着大儿子回了娘家,一去不复返。只给胡大海留了些吃的。

胡大海虽然身强力壮,可他不会种田,有劲无处使。母亲留下的食物很快就坐吃山空。他只得四处流浪沿街乞讨。但是,富人不肯给他吃,穷人因为他吃太多而管不起。日久天长,人们一看到胡大海就纷纷闩门。

胡大海由于回到老家以后,一直吃着熟食,身上的毛早已脱光,与常人无异,尽管如此,他“老毛胡”的绰号还是流传开来。

看到人们不愿施舍,胡大海渐渐地对这一带人心生仇恨:哼,一旦我有出头之日,一定要报复你们!

后来,朱元璋起兵反元,正是用人之际,来到河南滑县,听说有个顿吃斗米的大力士,便派人找来。先看身材后试武艺,又看他略懂文字,朱元璋十分欢喜,便与他结为兄弟,委派他和常遇春领兵打仗。但是胡大海非要杀完滑县一带人,以报当年挨饿之仇。

朱元璋一想,那可不行。现在高举义旗反元,让他如此杀人,岂不丧失民心,谁还敢入我义军?他略微思忖心生一计,对胡大海说:“孤家许你杀一箭之地,找到箭头为止。”话毕,掂弓搭箭,站在滑县城头,“嗖”地一下往外射去!

岂料,这一箭正好射到了一只正在飞行的老鸹屁股上,它感到疼痛,飞得更快,飞出滑县途径安阳、林县到山西,一直飞到了洪洞县。洪洞县有一棵几搂粗(几个人双手合抱)的老槐树,树上有许多老鸹窝。这只老鸹飞到树上,那支箭经过长途颠簸才从屁股上掉了下来。

胡大海和常遇春领兵按照老鸹飞的路线一路杀了过来,所到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方圆千百里几无人烟。据说林县只剩下姓白的两三户人家躲进了深山,才逃过了此劫。

朱元璋登基当了皇帝后,下旨让山西洪洞移民到河南当年因遭杀劫而人烟稀少的地方,然而洪洞的老百姓谁也不愿到河南来,皆是因为“老毛胡”杀人的缘故。但皇上旨意地方官又不敢违抗,遂采取各种强硬手段,才使得洪洞百姓移到了河南。

不过,一提起“老毛胡”来,人人都不寒而栗,大人总是用“老毛胡”来吓唬小孩,并且逐渐地形成习俗。

所谓“老毛胡”的传说,由此而来。

【作者简介】:杨存保,网名雪里青松,退休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从事教育工作四十多年。从小爱文学、爱文字。在职期间爱写工作随笔,并在《安阳日报》《林州教育通讯》发表通讯报道多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