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尘往事三孝村》方建增

 太行文学l苑 2020-03-27

特别提示:原创图片,请勿转载!!!

三孝村,位于太行山麓,洹河之滨,在姚村镇南三公里处。其名缘由“郭巨埋儿”,称郭巨故乡,也叫埋子庄、孝子庄,即:西孝子庄、北孝子庄、南孝子庄三个村(三个大队)。六十年代末,文化大革命武斗结束,三个村合为一个村(一个大队),简称为三孝村。七十年代中期,由于批林批孔运动,更名为灭孔庄。八十年代初,重新恢复为三孝村至今。

三孝村,环境优美,风光秀丽,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郭巨埋儿”的故事发生于此,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

“郭巨埋儿”,为中国传统民间故事。此故事在西汉刘向的《孝子图》、东晋干宝所著《搜神记》、宋代《太平广记》、元代郭巨敬的《二十四孝》、明代嘉靖时期的《彰德府志》等书中均有记载。尤其元代的《二十四孝》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郭巨,晋代隆虑人(今河南林县人),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三孝村有郭巨券楼,郭巨祠,姚村有郭巨墓为证。    

郭巨券楼位于西孝村原村东头,共二层。一层为石头砌拱券,过去供人车通行,券门朝东,门楣石刻“郭巨故乡”四个楷书大字。二层为砖木结构,硬山五脊二坡式屋顶,飞檐走兽,黄色琉璃同瓦,金碧辉煌。西边券门左右两侧石砌台阶通往二层,楼上供奉着神位,逢时过节,善男信女便来烧香拜佛。建设年代不详,但从建筑风格来看象明清年代建筑,经历代修缮,魏然屹立,现已成为林州市名楼之一,市重点保护单位。 

   郭巨祠,原位于北孝村东头,老新河公路东侧,占地面积近三亩,坐北朝南,堂屋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砖木结构,悬山单檐式屋顶,青石圆型鼓础,圆木柱前檐,大门正对堂屋门,木扁烫书“郭巨祠”三个字。我记得文化大革命前还放有郭巨牌位,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北孝村铁匠铺,在文化革命后期破四旧时拆除。

郭巨墓,位于姚村镇原林州市第四中学校内西北角,占地十余亩,圆型土墓,高十多米,上学时我们都称之为小山,上边长有很多树木,郁郁葱葱,自习时经常去上边读书。一九七六年学校对其进行过一次挖掘,据说东西南北,中轴对称有四个门,当时记得只挖掘出东边一道青石石门。二〇〇二年林州市第四中学,林州市文物管理所,对郭巨墓进行了重修。虽然墓丘经千百年来起土挖掘,面积小了许多,但它仍然是历史的见证。

“孝”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孝道,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让孝德传家,宽厚待人,乐善好施,纯朴厚道,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自觉行动,我们的人间将更加美好。

悠悠洹河水,源远流长,魏巍太行山,历史丰碑。她们见证着历史变迁和岁月沧桑。忠孝传天下,三孝故名曰,愿三孝村伴随着郭巨埋儿故事名扬天下,万古流芳。

2018年9月20日于林州

【作者简介】:方建增,大学本科文化,工民建专业,曾担任林州市中层领导,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20多篇。退休后开始文学写作,《家乡的小河--洹河》是我的处女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