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仲舒与广川

 荷香月暖 2020-03-27

董仲舒老宅院董子庄园在河北省枣强县的考证

时间:2014-10-29 来源:未知 作者:董氏  学术堂 摘自:http://www./shixueshi/41597.html笔者几十年来查阅大量有关史料,深入现场调查、座谈,实证考察,挖掘民风民俗反复论证,董仲舒家的老宅院董子庄园就在今枣强县前后王寿至后旧县村一带,证据资料今略举一二.
  一、 县志记载清楚有序
  经查阅存世的所有《枣强县志》都把董仲舒作为枣强县历史人物第一名登录,每部县志中都有多处歌颂、介绍董仲舒的功德文章、建筑、纪念物等.如:  民国(1932 年)《枣强县志》卷十六人物篇曰:"枣强人文以董子为首,出由汉迄宋光于史册者凡四姓,明以前见诸方志者其行谊难多失考,而职官科目可知者将三十人.明以上有考之荐绅表:汉董仲舒孝景时博士,武帝以贤良对策为江都相又为胶西王相.孟坦以易太子门大夫均见汉书列传."卷四古迹篇:"《董子祠》任志据单志云:旧县村即隋城西有董子祠石像也,相传所建祠自西山制石像至村西忽重不可举置之于其地建祠以为故里之验说近神怪而……而祠乃实有今仍标《董子祠》从其质也."卷十九人物篇,文林列传、朴学文苑曰:"汉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在汉儒中闳识伟论得未曾有,武帝之表章六经罢黜黄老实自仲舒发之."卷二十五金石篇上,《大原书院记》嘉靖三十年知县罗廷唯撰:"枣强古棘津地,《史记·游侠传》曰:吕尚困于棘津.徐广注云:棘津在广川.后汉《地志》亦云:广川旧属信都,有棘津城,今县北十里许李仓口,即古之棘津.《春秋传》所谓,晋荀帅师涉自棘津者是也.在秦属钜鹿郡.汉高帝初置广川县于此,属信都国.……武帝至宣帝甘露四年广川国除复广川为枣强属信都国,而后汉则又复枣强为广川属清河国是则,终两汉之世,广川枣强本为一也,离合废置有不同焉耳."卷二十七金石篇下,《正谊讲舍记》,同治十二年,知县方宗诚撰:"枣强古广川地,大儒董子实生是邦,予时为诸生诵董子之言曰: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为学之正轨也,今因取正谊二字以名,斯舍愿学者时思其意……."卷二十七金石篇下,《创建敬义书院记》,同治十三年,知县方宗诚撰:"枣强汉属清河郡广川县.今犹称古广川,大儒董子盖生是邦,今县城中有董子祠、旧县村、王善友村多姓董氏者,亦有董子祠三焉."卷二十五金石篇上,汉至明.《董子祠记》,万历二十九年,何尔健撰:"枣强在汉为广川郡,乃董子故里.旧有书院奉祀事,久之废为公署,而移祠于城之西南隅,湫隘殊甚."嘉庆八年癸亥《枣强县志》阳湖杨元锡,萧县任衔蕙(枣强知县)同纂.卷第四,沿革表.详细列出了从虞、夏、商、周、秦、汉、魏、晋至明清(卷三有枣强县境全图东西广四十五里,南北袤九十里,凡大小五百九十二村庄.)枣强县名的沿变转换.分别列出了朝代、统部、州郡、县名,今选汉、魏依次顺序原文录之:  "汉,冀州、清河郡、枣强县;汉,冀州、信都国、广川县;东汉,冀州、清河国、广川县;魏,冀州、清河国、广川县."从以上汉至魏的枣强县名沿革表可清楚看到,汉广川乃今枣强.  卷第七地理志:"董子故里(胡志)广川旧城东即董子下帷讲诵处,明,知县罗廷唯考曰:汉世广川枣强本为一也,离合发置有不同焉耳,董子生于文景之间实此邦之产,故汉儒序《董子集》曰:清河广川人,则董子所生之地,即属清河之广川,而未曾属于他郡尤为确证矣."卷第八建置志:"董子祠在县治西,案顺治十七年,知县何之图置祭田六十亩,乾隆十一年,知县赵杲重修…….嘉庆八年,知县任衔蕙即旧址重建."卷第十学校志:"先儒董仲舒广川人汉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为江都相…….元至顺元年从祀,明成化二年追封广川伯,嘉靖九年改称先儒."卷第十三史传,《汉书董仲舒传》曰:"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共 17页 3 900 多字的记述.  卷第十四列传:"先儒汉董仲舒见史传."卷第十八艺文录上制铭.《董子祠记》:"万历二十九年,何尔健撰.枣强在汉为广川郡,乃董子故里.
  旧有书院奉祀,事久之废为公署,而移祠于城之西南隅."卷第十九艺文録下有赞,宋,刘厰的《董子赞》文;明,胡翰的《吊董子文》来纪念董仲舒.  光绪二年正月出版的枣强县志补正卷五,知县方宗诚正谊讲舍记中曰:"枣强古广川地,汉大儒董子实生是邦,正谊明道,不谋利,不计功,深通乎道之大原,实足为后世师表.旧有大原书院."后经翻阅乾隆、康熙县志有关董仲舒的记述与以上两志相同.乾隆县志卷之七艺文,载有康熙三年至七年(1664-1668)枣强知县胡梦龙(贡生,江南宣城人)以《董子故里》为题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216 字:"自有生民来,至圣惟孔子.二百四十年,千古成信史.世道不可极,倏焉七雄峙.郡县祖龙兴,诗书一炬死.帝王自由真,丰沛汉高起.铁马耀金戈,治术非尽美.萧曹任刀笔,良平用奇诡.惠文迄景武,微言安所倚.天未丧斯文,先生振萎靡.贤良策尔咨,阐发天人旨.反复数千言,匡君致上理.公孙尚曲学,远做江都使.寓意托繁露,虽工不吾以.抱志郁郁终,千秋存庙祀.巍巍恒山颠,悠悠滹沱水.徘徊山水间,感遇何时已.余也宛陵客,吏积基于此.登堂拜遗像,向往思仰止."还有编修陈孚以《董子故里》为题写的两首七言绝句:"俯窥人情仰宪天,素王心事第三篇.大夫不向江都死,换尽炎刘四百年.""义利从来界限殊,大夫一语破昏愚.平生最笑秋风客,只爱黄金灶鬼书."来颂扬先儒董仲舒.因老县志都是按上届原县志史料传续,故不再重述.
  二、 地域称谓史料记载明确,民间流传至今
  董仲舒里籍最早的记载见于司马迁着作《史记》,称"广川人也".真定、冀州二县志俱记载汉广川废城即今之枣强故县村(今王均乡东西故县村处),而直书董子为枣强人.  据明嘉靖年间《枣强县邑略》记载,明嘉靖三十年,知县罗廷唯撰《大原书院记》曰:"汉高帝初置广川县于此,属信都国.景帝前二年始分广川置枣强县,属清河郡.……是则经两汉之世广川枣强本为一也,离合废置有不同焉耳.……董仲舒生于文景之间,仕于武帝之时,实此邦之产.故汉儒序董子集曰清河广川人,则董子所生之地即属清河之广川,而未尝属于他郡尤为确证."譬如景县广川镇是在董仲舒去世后四百多年的晋所置,今广川镇何能与汉广川县相并论.质之史志,验之封疆皆明确无可疑者.(原载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版《枣强县邑略》)罗廷唯,进士,四川永川县人.明嘉靖年间(1554-1557 年)任枣强知县.此人学识渊博,尊崇儒学,敬仰董子,故建"大原书院".撰文《大原书院记》,书院遗迹在今县城西街原政府旧址处.  "汉广川即今之枣强",现老县城北口(因没北门只一出口)有"汉广川"之匾额,枣强县老百姓民间背的褡裢上皆有广川字样.枣强的文人政客,多书里籍为古广川.如直隶督军李景林(恩察镇西七吉村人)自称古广川人,蔡锷在书信中称国会议员贺培桐(新屯乡贺家屯村人)为古广川人.当代着名书画家周如谦先生(王均乡王均村人)、孟宪才先生(枣强镇大王村人)落款都写古广川人.当代着名武术家刘凤鸣先生(枣强镇前旸谷庄村人)自称古广川人.  史志验之封疆皆明确无疑.争议者主要是时代界限的错觉.董仲舒生于文景之际,仕于武帝之时,汉儒序《董子集》称董子为"清河广川人".即董子存世之时,广川属清河郡(国).属他郡(国)所辖之说,是以现名附会之谈,均非西汉董子时代之事.
  三、国家正史类的主要工具书,学生教材明注董仲舒为枣强人
  譬如:1997 年经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社会图册》28 页文化名人,在董仲舒像旁文字注述曰:"思想家董仲舒:董仲舒(公元前 197-公元前 104)河北枣强县人,西汉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潜心钻研孔子学说."1995 年河北省教育委员会和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联合组织撰写出版的《新编三字经》,以中小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在 68 页,哲学家、董仲舒的像下文字注曰:"董仲舒,河北枣强人,西汉时的哲学家,潜心钻研孔子学说,建议汉武帝'独尊儒术'."《前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考证述曰:"董仲舒广川人也.臣召南按志,广川属信都国,今直隶枣强县即汉广川故县."《三教慧海》在阐道醇儒"董仲舒"171 页文曰:"董仲舒生于公元前 179 年,死于公元前 104 年,广川(今河北枣强)人."1986 年有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历代名人辞典》编写组、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名人辞典》54 页董仲舒(前 197-前 104)西汉思想家,广川(今河北枣强)人.1997 年版《辞海》董仲舒(前 179-前 104)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
  四、董氏家庙、家谱、谱书、祭祖铁证如山
  枣强县前后王寿村是董仲舒嫡传后裔聚居地之一,世代居此无变.是董仲舒出仕、赴任时留在老家的一个儿子名叫符起,依靠挚友王善友教养.董符起为报答王善友教养之恩将村名定为王善友村(据《世说新语》),后来因村名的谐音演变,董氏后代中的哥俩又分为前王寿村、后王寿村,如今两村 90 %以上的人为董氏同宗.  前后王寿村 80 岁以上的老年人座谈家庙情况:昔日,前王寿村有董氏家庙及祠堂,位于村南,始建年代无考.占地 20 亩左右,四周环以高墙,歇山大门,上刻"董子祠"三个大字.院内有前后殿两座,前殿三间,灰瓦覆顶,饰有脊兽,前出报厦,花棂门窗.二柱书对联"书受秦烧十三经重阐奥义,策承汉诏四百载广开文明".门上悬木匾"汉代鸿儒".大门至前殿,砖铺甬道,两旁翠柏参天,数十株.殿中央有一木阁,高3 米,董仲舒泥塑彩绘像端坐其内,形如旧县董子祠石像,头戴九流冠,串珠以垂,手执躬圭,左右分立一书童.像前供桌,香炉灶台摆列于上.壁饰书画,画彩色,字清秀.其中一幅对联为"龙吞江水月,虎啸海山风".时有外迁后裔寻根祭祖来此.后殿三间二楹,同样灰瓦盖顶饰有脊兽,花棂门窗,壁悬家谱(10×6米),前置香案烛光报影,香烟缭绕.东西厢房各一大间,西厢房存放祭器,南端一古柏,挺拔参天,树围双人合抱有隙.东厢房守庙者以居.  后王寿亦有同样的家庙一座,建筑风格同前王寿的基本相似,门楣刻"董子祠"三个大字,前殿祠堂三间.上悬"慎终追远"匾额,黑地金字,出厦,花棂门窗,二柱对联:"才贯天人共仰廷陈三策,文兼敦化永传学富五车".灰瓦盖顶,脊似龙背,饰兽,殿内绘壁,太始祖董仲舒泥塑彩像,端坐中央,左右各立一童.  像前置长方供桌,上摆香炉烛台供品.院内古柏数株,苍翠葱郁,枝桠盘曲如龙飞凤舞.祠东侧悬挂一铸铁古钟,高五丈,围九尺,敲击声闻数里.后殿三间,悬挂家谱(8×3 米),安置形式、祭祠方式和前王寿的一样.  前王寿至今仍保存有,清嘉庆二十五年十二月,董贞志、董德普、董德彰、董德华、董又醇、董英达、董耀亭、董心毅等重修的家谱.清光绪八年桐月榖旦,后裔董心善、董心洁、董清泰、董春山、董景富、董景发、董正富、董正万重修,董心泼、董正身敬书的家谱.记载着明洪武(1368 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1963年)600 年间.从董仲舒 58 代孙至 75 代孙,4 000 多人.清晰记录着明初董氏八兄弟迁留情况.董士明留前王寿村,董士敬留后王寿村,其他六兄弟董士能、董士诚、董士廉、董士安、董士宽、董士新分别迁居山东.每年除夕,前后王寿将族谱悬挂于家庙内,悬挂之前先将当年故去者名字写上.供品盈桌,一应俱全,香烟袅袅,烛光煌煌,数只各异的灯笼挂于柏树,奇妙多姿,上香者不断,三拜九叩,祈祷自语.初二上坟回来,两村凡董氏子孙齐聚家庙,先拜太始祖董仲舒,再拜已故先人,最后按辈份依次相拜.拜毕将当年新生男性载入谱书.故两村董氏族人某属某支,某为某后,一目了然,世代有序.  据前后王寿现存的光绪三十四年《董氏族谱序》记载:"吾族世居枣邑城东王善友村,太始祖仲舒贤良对策,汉代鸿儒."王善友村即今枣强县唐林乡前后王寿村.  千年传承的独特祭祠活动.在前后王寿村西北四五里处,是董仲舒的先祖及后裔董氏坟莹,地敞道宽,千年柏树数万株,古柏森森,石碑林立,庄严肃穆.20 世纪 40 年代土地改革中树木被两村董氏族人平分,每户五株,之后陆续伐掉.石碑于 20 世纪 50 年代烧了白灰.上老坟祭祖两村分别进行.后王寿正月初十,前王寿正月十一.外迁后裔也有数人前来参加,祭祖隆重.全村所有大小车辆全部出动,光双套骡马大车就数十辆,任人乘坐,只有抬食盒(盛贡品)者步行.锣鼓喧天,爆竹声声,神枪轰鸣,纸火烈烈,在吹鼓手吹奏的乐曲声中,由司仪者主持,一齐叩拜.然后向西方,意对长安下马陵董仲舒墓,行三拜九叩大礼.祭毕回村,吹鼓手各于两村棚内吹唱一天,三里五乡前来观者如潮,犹如庙会.
  五、董仲舒故乡的人民群众对前哲世代景仰
  走进董仲舒故里枣强县,即会感知到故乡人民对先贤董仲舒的敬仰、爱戴、歌颂、保护之氛围.枣强人世代把董仲舒奉为先祖、先贤,并口传心授发自内心的景仰之情,全县人民普称董仲舒为"董二圣"尤其是在旧县村、前后王寿村,从古至今男女老幼皆称董仲舒为"董子爷".董仲舒敏而好学、诲人不倦、助人为乐、救死扶伤、独尊儒术、积贤为道的动人故事,世代流传.  为纪念先贤董仲舒,枣强县从古至今曾修建多处纪念物.在县城建有明嘉靖年间的大原书院;明万历年间的董子祠;20 世纪 90 年代的董仲舒艺术碑廊;在董仲舒生地前后王寿村建有家庙董子祠;后旧县村明万历三十年重修董子祠等.  为了保护董仲舒石像,20 世纪 70 年代,全国在枣强县后旧县村召开批林批孔批董大会后,指令把董仲舒石像销毁,晚上老百姓偷偷深埋,明万历年间的董仲舒石像才保留至今.重修董子祠,像前桌上供品和香火不断.在 20 世纪破四旧、四清期间,各村谱书、家谱全部烧毁,但董子故里前王寿村有识之士,董仲舒 76 代孙董金荣先生,藏埋了 50 多年董氏家谱.董关孚先生珍藏了董氏谱书.直到今日社会和谐、国强民富,方献出这些珍贵历史文物.  笔者在反复深入群众调查、座谈中深深感悟到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见证者、维护者,是真正的英雄.布衣百姓那种朴实、纯真的诉说,尊哲敬贤护宝的行动,默默奉献的精神,对先贤的敬畏崇拜之情,感天动地.只要深入此景,了解此情,会深深感染你、打动你,有疑难走到人民群众当中去一切迎刃而解.
 

郭店簡《窮達以時》“呂望爲牂棘津”考

摘自: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2200

张卉 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

呂望是商末周初輔佐周邦興起的重要人物,其事跡屢見於傳世文獻,又被稱作“呂尚”、“太公”、“太公望”、“師望”等[1]。近年來發現的戰國竹書亦有記載,如郭店簡《窮達以時》、清華簡一《耆夜》、上博簡九《古公見太公望》等。《窮達以時》敘述了呂望曾經困窘潦倒,後遇文王而富貴顯達之事。其中“郘(呂)(望)爲牂[2]句,學者們對相關字詞的釋讀存在爭議,對文意的理解尚有分歧,現歸納如下:

裘錫圭先生認爲:“牂”讀作“臧”,意爲奴婢;“”是地名,即文獻中的“棘津”;此句是說呂望在棘津做奴隸。[3]劉釗先生亦持此說。[4]劉信芳先生認爲:“牂”即“臧”,意爲贅婿;“”讀作“萊津”,在今山東濰坊市萊河渡口[5];此句說呂望在萊河渡口作贅婿。劉祖信、涂宗流先生認爲:“牂”爲“臧”,即奴隸;“棘津”是古代黃河津渡名,在今河南省延津縣東北。[6]鄭剛先生認爲:“牂”讀爲“漿”;此句說呂望曾在棘津爲賣漿者。[7]顏世鉉先生認爲:“牂”讀作“藏”,意爲倉庫管理員;“”讀爲“來”,意爲遭遇洪水;此句說呂望擔任看管倉庫工作,卻遭水患的侵襲。[8]

綜上,學者們對“呂望爲牂”句的解讀,既有共識,也有紛爭。首先,都認爲“牂”字表示呂望遇文王之前某種卑微的身份,但具體是何身份,又有不同解釋,或曰奴隸、或曰贅婿、或曰賣漿者、或曰倉庫管理員。其次,多認爲“”是地名,但具體釋讀不同,或作“棘津”、或作“萊津”,進而對地望解釋亦有分歧。本文擬在前賢基礎上,就“呂望爲牂”的含義及“”的地望兩個問題,略陳陋見,就教於方家。

一、“呂望爲牂”的含義

呂望被文王任用之前身份卑微,傳世文獻記述頗多,如“身爲漁父”[9]、“太公屠牛”[10]、“賣食盟津”[11]、“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讎不庸”[12]、“迎客之舍人”[13]等。學者們對簡文“呂望爲牂”的解釋,多從上述記載中求證。筆者認爲此句講述的是呂望爲漁夫垂釣之事。

簡文“”,從“”從“羊”,釋爲“牂”。“牂”又作“”,如《廣雅·釋宮》曰:“,杙也。”王念孫疏證曰:《玉篇》',系船大杙也’,本字作牂柯。牂者,杙長大牂牂然也。柯亦長大之名,猶木大枝謂之柯也。《魏志·常林傳》注引《魏略》曰:'時吳使朱然、諸葛瑾攻圍樊城,遣船兵於峴山東牂柯斫材。’”[14]可知“牂”和“柯”都是停靠船只時用以系纜繩的大木樁,合爲一詞曰“牂柯”。“呂望爲牂”,即呂望以木樁系船。

傳世文獻中又稱呂望爲“州人”或“舟人”。《荀子·君道篇》曰:“夫文王非無貴戚也,非無子弟也,非無便嬖也。倜然乃舉太公於州人而用之,豈私之也哉!”[15]《韓詩外傳》亦有類似文句,曰:“夫文王非無便辟親比己者,超然乃舉太公於舟人而用之,豈私之哉!”[16]清人郝懿行云:“《韓詩外傳四》'州’作'舟’。此作'州’者,或形訛,或假借字耳。”[17]可知“州人”當作“舟人”。何謂“舟人”,宋人羅泌曰:“昔之人有負鼎以干世者,人見其爲鼎,而不知其所以爲鼎,因曰庖人也。然則太公負釣以干世,而或謂之舟人亦宜。”[18]清人王先謙曰:“太公身爲漁夫……故舟人也。舟、州,古字通。”[19]太公即呂望,因他曾在水邊系舟垂釣,故被稱作“舟人”。

綜上,簡文曰“呂望爲牂”,“牂”是系船木樁,此句意爲呂望以木樁停系船只。傳世典籍又稱呂望爲“舟人”,即水邊系船垂釣之人。“爲牂”、“舟人”皆代指呂望在遇文王之前,曾爲漁夫,釣於水濱,以待時機。

二、“棘津”的地望

簡文中“呂望爲牂”之地在“”,學者讀爲“棘津”或“萊津”,爭議主要在於“”字。此字從“來”從“止”,整理者隸定爲“”。但古文字中“來”、“朿”二字常形近易混,如西周銅器《作冊大鼎》(《合集》2758-2761)中“來”就寫作“朿”。故“”也可從“朿”從“止”,隸定爲“”。考之文獻,呂望活動於“棘津”的記述頗豐,如“釣於棘津”[20]、“賣食棘津”[21]、“賃於棘津”[22]、“困於棘津”[23]、“棘津之讎不庸”[24]、“棘津迎客之舍人”[25]等,而並不見其在“萊津”的記載。故“”當爲“”,讀爲“棘”。簡文“呂望爲牂棘津”,指呂望在棘津以木樁系船釣魚。

但“棘津”地望,前賢爭議極大。《後漢書·郡國志三》琅邪國西海縣條,注引《博物記》曰:“太公呂望所出,今有東呂鄉。又釣於棘津,其浦今存。”[26]琅琊國西海縣,即今山東日照。酈道元在《水經注·河水五》中也列舉“棘津”地望諸說:(一)徐廣曰:“棘津在廣川。”司馬彪曰:“縣北有棘津城,呂尚賣食之困,疑在此也。”[27]此說棘津在今河北衡水市廣川鎮。(二)劉澄之云:“譙郡酂縣東北有棘津亭,故邑也,呂尚所困處也。”[28]此說棘津在今河南永城一帶。(三)《春秋·昭公十七年》:“晉侯使荀吳帥師涉自棘津,用牲於洛,遂滅陸渾。”杜預《釋地》缺而不書。服虔曰:“棘津,猶孟津也。”[29]此說棘津即孟津,在今河南孟津。(四)徐廣《晉紀》又言:“石勒自葛陂寇河北,襲汲人向冰於枋頭,濟自棘。棘津在東郡、河內之間,田融以爲即石濟南津也。”[30]此說棘津在今河南衛輝一帶。面對諸多異說,酈道元感慨道:“雖千古茫昧,理世玄遠,遺文逸句,容或可尋,沿途隱顯,方土可驗……起自東海,迄於酆雍,緣其徑趣,趙、魏爲密,厝之譙、宋,事爲疎矣。”[31]可知至酈道元生活的北魏時期,太公望事跡已湮微難考,“棘津”地望亦隱晦不明。但後人多有附會,故東自海濱,西至酆雍,皆有“棘津”之名。

簡文“呂望爲牂棘津”,爲我們考察“棘津”地望提供了新線索。如上文所考,“牂”本義爲系船木樁,亦稱“牂柯”。“牂柯”又可作爲地名,如《華陽國志·南中志》曰:“周之季世,楚頃襄王遣將軍莊蹻溯沅水,出且蘭以伐夜郎,植牂柯,系船於是……以牂柯系船,因名且蘭爲牂柯國。”[32]又《漢書·地理志上》曰:“牂柯郡,武帝元鼎六年開。莽曰同亭。有柱蒲關。屬益州。”顏師古注曰:“牂柯,系船杙也。”[33]可知戰國時期,楚國將領莊蹻因且蘭有系船之牂柯,所以將“且蘭”改爲“牂柯”。此後,漢武帝在此置郡,亦名“牂柯”。同樣,呂望垂釣的棘津有系船木樁曰“牂”,故此地也可以“牂”爲名。

考之文獻,並無“牂”地記載,卻有“藏”、“臧”二地名。周之先祖太王曾活動於“藏”地,《楚辭·天問》曰:“遷藏就岐,何能依?”王逸注:“言太王始與百姓徙其寶藏,來就岐下,何能使其民依倚而隨之也?”[34]王以此句爲太王遷岐之事甚確,但將“藏”解釋爲“寶藏”則不妥,前人已有質疑,如陳直先生指出:“《天問》之'遷藏就岐’,'藏’當作地名。”[35]故“遷藏就岐”,即太王帶領周邦之人,從“藏地”遷至“岐山”。呂望又曾垂釣於“臧”地,《莊子·田子方》曰:“文王觀於臧,見一丈夫釣,而其釣莫釣,非持其釣有釣者也,常釣也……文王於是焉以爲大師。”《釋文》:“李云:臧,地名也。”《疏》:“臧者,近渭水地名也。丈夫者,寓言於太公也。呂望未遭文王之前,綸釣於臧地,無心施餌,聊自寄此逍遙。”[36]可知文中“丈夫”即太公呂望,“臧”爲垂釣之地,呂望在臧地垂釣而遇文王。古字“藏”、“臧”同,如《荀子·富國篇》曰:“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餘。”盧文弨曰:“臧,古藏字。”[37]又“藏”、“牂”可通,如《廣雅·釋訓》曰:“藏藏,茂也。”王念孫疏證:“《陳風·東門之楊》篇'東門之楊,其葉牂牂’,《傳》云'牂牂然,盛貌’……並與藏藏同。”[38]因此,“牂”亦可寫作“藏”或“臧”。故《楚辭·天問》太王遷徙之“藏”,《莊子·田方子》呂望垂釣之“臧”當爲一地,其名源於“呂望爲牂棘津”之“牂”。“棘津”即在“臧(藏)”地。

呂望垂釣於“臧”,“臧”之地望前人鮮有考證[39]。但太王率領周邦遷徙之事,文獻記載頗多。《詩經·大雅·綿》曰:“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毛傳曰:“古公,豳公也……古公處豳,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幣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屬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吾士地。吾聞之君子不以其所養人而害人,二三子何患無君。’去之,踰梁山,邑乎岐山之下。”[40]又《孟子·梁惠王下》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選而取之,不得已也。”[41]“古公亶父”即“大王”,又作“太王”;“豳”即“邠”,《史記索隱》曰:“豳即邠也,古今字異耳。”[42]同爲太王遷徙之事,《詩經》、《孟子》皆言由“豳(邠)”遷“岐”,即率領周邦從豳(邠)地遷往岐山,《楚辭·天問》卻說“遷藏就岐”,即從藏地遷往岐山。故“豳(邠)”、“藏”應爲一地,但有大小之別,統屬之分。“豳”爲古國名,屢見於文獻,《漢書·地理志下》右扶風栒邑下自注曰:“有豳鄉,《詩》豳國,公劉所都。”[43]王應麟《詩地理考》曰:“《地理志》'昔后稷封斄,公劉處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鎬’,……右扶風栒邑縣有豳鄉,……《通典》曰'邠州三水縣西三十里,公劉始都之處。’”[44]周之先祖公劉至太王皆居於豳(邠),即今陝西栒邑、彬縣一帶。“藏”地之名源於系船木樁“牂”,當爲豳地濱水一小地名,故隱晦不顯。棘津爲豳地一渡口。

總之,郭店簡《窮達以時》“呂望爲牂棘津”,“牂”爲系船木樁,此句反映了呂望遇文王之前,曾爲漁夫,系船垂釣於棘津,以待時機的事跡。“牂”在文獻中又寫作“臧”或“藏”,是豳國境內地名,棘津爲此處一渡口。



[1] 關於呂望姓氏稱號,參見劉信芳《孔子所述呂望氏名身世辨析》,《孔子研究》2013年第5期。

[2]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頁145

[3]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頁146

[4] 劉釗《郭店楚簡校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頁168-176

[5] 劉信芳《孔子所述呂望氏名身世辨析》,《孔子研究》2003年第5期。

[6] 劉祖信、塗宗流《郭店楚簡〈窮達以時〉通釋》,《書法叢刊》2000年第4期。

[7] 鄭剛《<窮達以時>所見古賢行跡綜考》,《楚簡孔子論說辨證》,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52-54

[8] 顏世鉉《郭店楚墓竹簡儒家典籍文字考釋》,《經學研究論叢》第六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頁176

[9] 范祥雍、范邦瑾《戰國策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頁311

[10] 黃懷信《鹖冠子匯校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頁274

[11] 李解民《尉繚子譯注》,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頁67

[12] 范祥雍、范邦瑾《戰國策箋注》,頁477

[13] 向宗魯《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頁178

[14] 王念孫《廣雅疏證》,北京,中華書局983年,頁214

[15] 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頁242243

[16] 許維遹《韓詩外傳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頁146

[17] 王先謙《荀子集解》,頁242

[18] 羅泌《路史》,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冊383

[19] 王先謙《荀子集解》,頁242

[20] 《後漢書》卷一一一《郡國志三》,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頁3459

[21] 許維遹《韓詩外傳集釋》,頁244

[22] 許維遹《韓詩外傳集釋》,頁296

[23] 《史記》卷一二四《遊俠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頁3182

[24] 范祥雍、范邦瑾《戰國策箋注》,頁477

[25] 向宗魯《說苑校證》,頁178

[26] 《後漢書》卷一一一,頁3459

[27] 陳橋驛《水經注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頁138

[28] 陳橋驛《水經注校證》,頁138

[29] 陳橋驛《水經注校證》,頁138

[30] 陳橋驛《水經注校證》,頁138

[31] 陳橋驛《水經注校證》,頁138139

[32] 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頁229

[33] 《漢書》卷二八上《地理志上》,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頁1602

[34] 洪興祖《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頁114

[35] 陳直《文史考古論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頁11

[36] 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頁720

[37] 王先謙《荀子集解》,頁177

[38] 王念孫《廣雅疏證》,頁185

[39] 僅成玄英曰:“臧,近渭水地名也。”(王先謙《莊子集解》,頁181。)當是附會呂望渭水垂釣之說。

[40] 《毛詩正義》(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頁510

[41] 《孟子正義》,頁2681

[42] 《史記》卷四《周本纪》,頁113

[43] 《漢書》卷二八下《地理志下》,頁1547

[44] 王應麟《詩考·詩地理考》,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頁253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3年12月27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3年12月28日。

董仲舒故里广川考

2013-09-20 17:41阅读:1,491
 上半年虽然主讲燕赵传奇撰稿、审稿很是艰辛,但还应邀参加了省旅游局委托的《河北省文化旅游规划》的编制策划工作,到各地考察,景县、枣强县都在打造董子故里文化,德州更是创建宏大的董子文化街。我明年要在燕赵传奇开讲《诚义文化》我要讲董仲舒,所以,不能人云亦云。董子故里非得考证个子丑寅卯。因此,中秋节翻阅家藏所有相关文献,结合各地考察野外调查资料,写成拙文。就教于方家。

                董仲舒故里广川考

                                            2013-09-20 17:41
     [摘要] 董仲舒乃中国大一统思想的奠基人,一带鸿儒,儒学集大成者,以董子之智,成孔子之名。千古一人,无出其右。董子乃广川人,史籍凿凿,从无争议。然西汉广川,有县、有国。董子故里县乎?国乎?众说纷纭,于是伪说并起。笔者辨析史料之背景,陈述董子故里之真谛。
 关键词:董仲舒 故里 广川 景县广川镇

 董子乃广川人,《史记》、《汉书》均有明确记载,无人敢出异议。但在太史公著《史记》的武帝之朝,既有广川县,也有广川国。类似当今承德市辖承德县,治所不在同城。西汉广川县和广川国治所,不在一地。因此,关于董仲舒故里当今所在,历代争议不绝。
 如今,山东德州、河北枣强、景县、冀州四地,都争董仲舒故里。
 但董仲舒故里只能有一地。因此,董仲舒故里四种说法,必有三种为伪说。
一、汉广川位置之四说
一说河北景县广川镇说:以元朝曹元用、明朝李东阳为主。景县西南六十里有广川镇,镇域内有董家里,说此即董仲舒故里,广川镇即汉广川县的治所。
另一说为山东德州说: 明黄淳耀《山左笔记》和清田雯纂《长河志籍考》认为,董仲舒故乡在德州一带,另有广川桥、董子祠为证。
第三为河北枣强说。以为广川故城在今枣强县东故县村。 这曾发现北宋大中祥符年间重修“董子宗祠”石刻门楣和董仲舒石像。近年也在城镇建设中,打造董子故里的品牌。
第四种说法冀州说,就是董子故里广川国,在今冀州。
《汉书·地理志下》“信都国”一条清晰记载:信都国“景帝二年(前155年)为广川国,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复故。莽曰新博。”既然信都是西汉广川国都城,那么,董仲舒故乡广川就是信都,今冀州。
这四种说法各有依据。孰是孰非,多年争议不断。
 山东德州已经在该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地带创建董子文化街,西部是德州行政中心、体育中心和商务中心,东边600亩的董子读书台风景区。项目占地6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5.512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2.5亿元,要将其打造成为德州市首屈一指的融商业、旅游、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精品工程。
 河北枣强县有董子祠石刻门楣和董仲舒石像。近年也在城镇建设中,打造董子故里的品牌。
 河北景县广川镇民营企业家联合投资数亿元,创建了董子文化园。目前董子祠大殿已经落成,金碧辉煌。而且在广川镇的汉代长河畔创建了董仲舒纪念冢,举行了祭祀董仲舒的公祭活动。在交通要道的显赫位置,打出了“景县,董仲舒故里”的广告。

X

      2009年为纪念董子诞辰2200年,在广川镇建的董子纪念冢
 冀州作为汉代信都国的都城,为一方之政治文化中心,董仲舒的品牌自然不肯让人。在展示冀州辉煌人文历史过程中,必然要说董仲舒。
文化名人的故里受到如此重视,令人欣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吉兆。然而董子故里只有一处。辨明是非,是严谨的学术考据。
二、《史记》所言董子“广川人”,是广川县而非广川国。
 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都只记载“董仲舒广川人”,此广川是广川国,还是广川县呢?
从事历史学研究的人回答很简单,当然是广川县。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人物故里籍贯,前朝的记载国属,多是“齐人”、“赵人”、“楚上蔡人”等。而汉代人物,一般记载到县。如《史记·张耳列传》载张耳“大梁人”;淮阴侯韩信“淮阴人也”。樊哙“沛人也”。有些可能会加上上一级政区归属。如《史记·郦食其传》就说“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陈留郡高阳县人。《史记·李广传》载:“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这是常识,所以,司马迁所记载的董仲舒“广川人”,应是西汉广川县人。这是其一。
其二,司马迁《史记》成书时,西汉王朝已没有广川国了,所以,他所言“广川人”,当然是广川县。
《汉书·诸侯王表》记载:广川惠王越,“景帝子,中二年四月乙巳立,十二年(前136年)薨”。“建元五年(前136年)缪王齐嗣。四十五年薨。”征和二年(前91年)去嗣二十二年,本始四年(前70年)坐亨姬不道,废,徙上庸。”
这说明,汉武帝征和二年到本始四年这二十二年间,广川国已被朝廷废了,改为信都郡。所以《汉书·地理志》没有广川国,只是在“信都国”提到曾经名广川国。
而司马迁公元前80年卒,其《史记》成书时,没有广川国(已改信都郡)。因此,司马迁说董仲舒“广川人”,毫无疑问是广川县。
通过《汉书·地理志》记载的信都国及其所辖广川县历史说明,广川国都城在信都,与广川县不混淆。西汉广川国与景县广川镇毫无关系。而且广川国在西汉历史上断断续续存在几十年,即改信都国。在班固著《汉书》时,广川国更不存在,所以,《史记》、《汉书》载董仲舒“广川人”,毫无疑问是广川县人。因此,董仲舒故里,与今冀州市(西汉信都国都)毫无关系。
二、枣强县东的故县村是唐宋时期枣强县治所。
唐代名相赞皇李吉甫编纂《元和郡县图志》卷第十七冀州的“枣强县,西北至州六十八里。”
北宋乐史编纂的《太平寰宇记》卷六十三《冀州》记载:枣强县,在冀州治所信都的“东南六十八里”。
这正是枣强人说今故县村。这说明,隋唐、北宋枣强县治所不是今枣强县城,而在今故县村。故县村是枣强故城而已。不是西汉广川县治所。
请看《太平寰宇记》还引用“《县道记》云,今枣强县东北十八里有广川王故城。慕容垂于此置广川郡,后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废郡。高齐天保七年省广川县,因移枣强县理此城。属长乐郡,隋开皇二年又自故城移枣强于今理。”看看地图,很明白,今属景县的广川镇,正好处于枣强县故县村东北十八里,那是唐宋史家们公认的汉广川县治所。
乐史所说的枣强县治所迁徙过程,是从今枣强县的故县村到今景县广川镇之间迁徙的历史。而广川县跟今枣强县故县村不是一个地方,与枣强县城更是毫无关系。
三、景县与枣强二县所争广川故城,实则都是广川镇。
从目前行区看,景县、枣强两县相邻。但史籍中记载的枣强县所属董子故里地望与景县所持董子故里的地点,原是一个地方,就是今景县广川镇。
那么,枣强为什么认为董仲舒故里是枣强的呢?因为广川镇直到清代乾隆年间,一直属枣强县辖域,且距景县城治很远,距枣强县城只有三十多里。
在唐宋文献中,广川镇或属德州,或属枣强,甚至做过枣强县治所。本不是景县属地。
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第十七记载,德州“长河县,东至(德)州五十里。本汉广川县地,属信都国。后汉属清河国。魏封裴秀为广川侯,高齐省。隋开皇六年复置。属冀州。九年改属德州。仁寿元年改广川县为长河县。皇朝因之。”
说的明明白白,广川县距德州五十里。正好在今广川镇位置。正是根据这些记载,《中国地名大辞典》、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东汉、北魏、唐代、北宋的地图,广川县都标注在今广川镇位置。
《元和郡县图志》在蓨县(今景县南)记载:在冀州城“东北七十里”。“本汉脩县,即條侯国也,文帝封周亚夫为條侯,脩县属信都国……”可见,那时蓨县与长河县(今广川镇)不属于一个政区。
 《大清一统志》卷三十一冀州的《各县沿革表》中后魏“神瑞二年并入广川,太和中复置。属长乐郡。”“北齐省广川县,天保七年移枣强县广川城。”“开皇三年移治”(今枣强县故县村)。
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大清一统志》冀州“古迹”中记载汉广川故城与枣强县城的相对位置,由原来唐宋史册中的十八里改成:“广川故城,在枣强县东三十里,汉置县,属信都国”。
这说明两点:一是枣强县治所已移至今县城,二说明枣强县城东三十里广川镇,是西汉广川县故城,也就是董仲舒故里。
 抗日战争时期,广川镇在枣强县和景县之间划来划去,最后划入景县辖域,而历史上一直属于枣强县,所以枣强总是拿旧县志记载说事,总是觉得广川县是在枣强县境内。
三、德州与董子故里不相干
那山东德州何以也是“董仲舒故里”呢?
其依据有二,一是明黄淳耀《山左笔记》和清田雯纂《长河志籍考》认为,董子故乡在德州。《山左笔记》的理由是:“土人掘地及泉,得董子读书台石,如玉般,字若琅。”还说,德州与景县“固犬牙交错也,故广川之境亦大矣。况德州即广川地,而掘泉得石。”另外,德州有广川桥、董子祠等地名,似与董仲舒有关。但仔细考究历史便知,“董子读书台”刻石,虽石质温润“如玉般”,很有艺术价值,但作为董子故里佐证,值得商榷。诚如前年临城发现“赵云故里”石碑,就炒作临城为赵云故里,实则“赵云故里”碑,乃赵云故里的真定兵备道请临城石匠所刻,而弃之于此。这偶然之孤证,缺少文化背景支撑。
德州人第二证据,是董仲舒故乡广川县唐代曾属德州。且汉代广川国(信都国)地域很大,包括德州。《汉书·地理志》载:西汉广川国(信都国)辖信都、扶柳、历、南宫、下博、辟阳、武邑、观津、高隄、广川、乐乡、平隄、西梁、桃、昌城、东昌、脩十七个县。确包括今德州市区。但时的德州城还是黄河古道上的沙洲,哪来董子读书台?看看谭其骧先生用了大半辈子心血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上,德州的历史背景,就明白,德州与西汉广川县董仲舒很难扯上关系。
至于那些董子宗祠、董子祠、董子庙,更是遍及各地,董仲舒一代鸿儒,千古一人,万古流芳。《春秋繁露》、睿智光芒,董子作为中国封建大一统思想奠基人,其后裔遍及各地,其弟子千古不竭,各地的董子祠就像文庙一样,不能证明凡有董子祠之地,都是董子故里啊。
参考文献:
1、 《史记·董仲舒传》、《汉书·董仲舒传》。
2、 《汉书·地理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