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春季和秋季时发生的“寒潮”,所带来的危害往往很大?

 地理沙龙 2020-03-27

我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我国除了南部沿海的热带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之外,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气候都是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的。冬季是一个地区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在气象学上我国一般12月、1月和2月是冬季季节。在冬季时,控制亚欧大陆的主要大气活动中心就是“亚洲高压”,也可以称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高压中心的位置就位于蒙古高原及西伯利亚地区。

在冬季节,近地面空气就会从亚洲高压向四周辐散流出,并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我国位于亚洲高压的南部及东南部地区,所以当来自亚洲高压的冷空气到达我国时基本上为西北风,也就是我们冬季盛行的“西北季风”。在冬季时我国从北至南基本上被西北季风控制,实际上从秋季开始到第二年的春季季节,西北季风对于我国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当然,西北季风也不是持续不断的影响我国,对于西北季风我们通常称为“冷空气”。

在冬季时冷空气往往也有一定的酝酿过程,集聚力量,然后一次一次的从北至南影响我国,每次冷空气入侵都会产生几天或者一周左右的影响,如果冷空气连续的南下,也有可能形成数周的恶劣天气。每当强冷空气入侵我国,如果在24小时之内气温下降了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5℃以下,就可以称为一次“寒潮”入侵,寒潮通常会带来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并对工农业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形成灾害。你觉得我国什么季节的“寒潮”威力最大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毫无疑问应该是冷空气势力最强的冬季,此时亚洲高压势力最强,输出的冷空气势力强大,形成的寒潮威力也最大。

但是,是不是我国冬季的寒潮造成的危害最大呢?这就不一定了,寒潮作为一种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的影响是其主要的影响,而冬季时节农作物要么在休眠中,要么农业活动已基本暂停,所以冬季的寒潮对于农业影响相对较小。反而是农作物刚发芽的春季季节以及农作物都成熟的秋季季节,此时如果有寒潮入侵,对于农作物的冻害较为严重,危害较大。比如,现在就是初春时节,这两天就有寒潮从北至南影响我国,请大家做好防御准备,减轻灾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