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止是复仇:从伍子胥助吴伐楚,谈谈长江下游与中游的千年博弈

 历史杂货间 2019-12-05

今天在任何一张行政区划图上,我们都很容易辨认出滚滚长江所途径的几个省份。从地缘的角度讲,上游的四川重庆、中游的湖北安徽以及下游的江苏浙江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区域板块,换句话说,它们分别具备自成一系的资本和潜力。其中四川和重庆合称“巴蜀”,自古因为崇山峻岭的阻隔而呈现出极大的封闭性,故此不是我们今天着墨的重点。反观长江的中游与下游由于缺乏足够的地理屏障,反倒在千年的碰撞博弈中上演了诸多异彩纷呈的历史大戏。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三国时“荆州”与“江东”的恩怨情仇,但今次我要带大家解读的却是比之还要久远的春秋故事——吴楚争霸。事实上,这也极有可能是人类文明诞生在长江流域以来,下游与中游的第一次大规模地缘碰撞。

首先我们将目光锁定于长江中游,从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两个现今并不存在的湖泊卡在河道向南弯曲的部分,其中一个叫云梦泽,另一个叫彭蠡泽。考虑到人类两千多年来从未停歇的“排水造田”,这两处湖泊自然就是洞庭湖与鄱阳湖的前身,当然从体量上讲今天与过去毫无可比性。农业社会最大的悲哀就是永远对土地有着近似疯狂的追求,实际上如果能够穿越回春秋的话,你会惊讶地发现云梦与彭蠡仅只是一个缩影,当时的长江流域遍布湿地和沼泽(这也是后面导致伍子胥“一夜白头”的重要原因)。彼时发源于江汉平原的楚国已经完成了内部整合并高歌猛进地向中原地区和长江下游拓展,而在这两个方向上楚人无一例外地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从下图可以看出,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至江南丘陵一线是将楚国核心区与外界隔离的主要屏障,因而也就形成了三条扩张通道,亦即伏牛山与桐柏山之间的北线、桐柏山与大别山之间的中线以及大别山与江南丘陵之间的南线。楚人尚不足以对周天子的统治秩序产生威胁的时候,分封于南阳盆地的王室同姓封国(古称“汉阳诸姬”)是监视和约束楚国的主要力量。然而当楚国完成江汉平原的开发并展现出强大的扩张力度时,“汉阳诸姬”们已经无力承受来自楚人的压力而纷纷归降。这个时候楚国经南阳盆地,走北线通道“问鼎中原”是最为便捷的路线,因此也是楚人同中原诸侯厮杀的主要战场。在这个方向上,楚国遭遇的最大强敌就是与之处在同一经度,并且立志向南扩张的晋国,同时也正因为该通道足够宽阔,使得楚国的陆上兵力大部集中于此。

当然,除了北向中原之外,经中线和南线通道向长江下游进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在这个方向上等待楚人的是另一个以蛮夷自居的新兴大国——吴。在周朝的封国体系里,楚和吴都被分封为“子爵”,这种低等级的爵位一般只授予归化华夏的蛮夷部落。然而对于吴国和楚国这样拥有巨大地缘潜力的边缘国家来说,这样的封号显然是一种侮辱,因此没过多久吴楚纷纷自立为“王”,以求在级别上与周天子平起平坐。从位置上看,吴人的核心区域位于长江以南,主要是环太湖的平原部分,考虑到这一时期吴国南部还有另一个榜上有名的地缘势力——越,则基本可以将其国土范围确定在长江以南、钱塘以北。吴楚之间爆发决战是在阖闾在位期间,此时越国尚未被平定,按照“攘外必先安内”的通用逻辑,吴人何以会在后院起火的情况下与外敌血拼?当然你可以把这一切归结为伍子胥个人的撺掇,但对我来讲很难接受这种解释。

伍子胥报不报得了仇压根儿不是吴国上下关心的问题,当政治需要用战争这么暴烈的手段来操作时,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楚国的威胁已经盖过了越国。讲到这里,我们有必要交待一下伍子胥这个直接导致楚国败亡的导火索。后世对于伍子胥父兄被杀,本人出逃国外,结果受阻于昭关而“一夜白头”的故事可谓烂熟于胸,抛开夸张的演绎成分,伍子胥的逃亡路线倒是值得我们推敲的地方。昭关的位置如上图所示,联想到楚国在吴国上游,伍子胥最便捷的路线应该是顺江而下,怎么会跑到江北被楚人堵住呢?有这样的疑惑很正常,事实上吴国并不是伍氏最开始的选项,在见到阖闾之前,伍子胥还在晋、郑等中原诸侯国那里转了一大圈。当长久的游说不起作用时,急于报仇的伍子胥才把目光投向了吴国,所以自北向南经过昭关也属正常。

不过另一个问题也由此浮出水面:楚国的势力尽管已经延伸到了昭关,但东部沿海尚未被其控制,只要持续向东走到楚人控制范围之外,最后折而向南横渡长江不就可以避开昭关吗?如果是今天确实可以这么干,但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却行不通。从长江的流向看,芜湖至南京可大致看成南北走向,南京以下则是东西走向,导致伍子胥放弃东进的原因很简单:当时南京以下的航段根本没法横渡!今天的我们或许很难想象,但在两千年前长江入海处的喇叭口比现在宽得多,甚至直到三国时期,镇江的航道宽度还有40里。在这种情况下,古人过江十之八九都要选择芜湖至南京段,这也是“江东”的观念何以深入人心的原因。伍子胥受阻于昭关之时肯定思考过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正如前文所说,遍布长江流域的湿地和沼泽最终使得昭关成为通向渡口的唯一关隘,这也注定了其命中该有此一劫。

真实的伍子胥最终靠什么方法蒙混过关,我们不得而知,但此人一朝跨过江东,吴国随即决心伐楚却是事实。楚国向外扩张有北、中、南三处通道,那么理论上吴国进攻楚国也应该有三条线路。北线属于纯粹的“旱路”,对于吴人这种强于舟楫的民族来说难以发挥自身优势;而且根据前文所述,楚人因为参与中原争霸,大量的楚军囤驻在这里,吴军只要不缺心眼,一定不会走这条路。南线属于纯粹的“水路”,但逆流而上与同样拥有强大舟师的楚国作战,吴国还没有必胜的把握。中线属于水陆混合线路,辎重粮草通过淮河运抵前线,步兵则可以在即将抵达中线通道入口时弃舟登岸。显然,与南北两条线路相比,中线的吴军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以应对最终到来的决战。

吴国选择的登陆地点为蔡国的淮纳,之所以吴蔡能够组成联盟还要归功于共同的敌人楚国。最初始的蔡国位于今河南上蔡县,被楚灭国后南迁至淮河流域(今新蔡县),在“灭国不绝祀”的社会风尚下,楚国允许蔡国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作为傀儡存在。然而与楚人卑贱的蛮夷身份不同,蔡人的祖先是高贵的姬姓诸侯,换句话说他们是周王的同宗,可眼下屈身于蛮夷的耻辱却时刻刺激着蔡国的神经,于是吴蔡联盟顺理成章。与北线通道相比,桐柏山与大别山之间的路径极为狭窄(此处又称“信阳通道”,山势错综复杂),这也是楚人敢于留下少量部队守卫的原因之一。如果楚国封锁通道,坚守不出,想必吴国也很难速战速决,然而这个时候又有一个封国帮了吴军大忙,那就是唐国。唐国位于南阳盆地,属于归降楚国的“汉阳诸姬”,眼见吴蔡联军杀来,唐人胸中自然也燃起了复仇的火焰。

事实证明,这些姬姓封国的作战意志并没有辱没他们祖先的光荣基因,唐军从楚军背后杀来,以最短的时间打通了吴军直插郢都的道路。但接下来汉水成了阻挡吴军的最后一道防线,而这一次要靠吴人自己了。郢都位于今荆州市郊,长江与汉水环护左右,鉴于吴军那过于漫长且脆弱的补给线,如果楚军临汉水拒敌,吴军久攻不克必生变故。而根据当时的情形,楚人的计划比我们想象的更为狠辣,大致方略为郢都守军坚壁清野,参与中原争霸的楚军主力沿北线向东出击,先烧毁吴军位于淮河的后勤辎重,然后尾随吴人的进攻步伐,前后夹击。不得不说,楚国的计策堪称完美,一旦成形则吴军势必陷入关门打狗的窘境,可惜他们低估了对方的一个人——兵圣孙武。孙武是齐国人,受命组织这场长距离远程奔袭,楚国人能够看到吴军的劣势,孙武一样看得到,而且还能比对方看得更远。

此时楚军主力已经开始向东进发,如果吴军坚持进攻必将遭到合围,正当敌我双方都认为吴国只能撤退的时候,吴军果然撤退了。基于眼前的形势,楚国人没有理由不把对方的退兵当成“狼狈逃窜”,于是郢都守军的心理不经意间从“坚守拒敌”变成了“急于求战”,而这正中孙武下怀。与来时的路线不同,吴军撤退的方向是大别山,对于一支败走的军队来说,这显然是一条死路,看来吴人已经开始慌不择路了。异常兴奋的楚军最终在大别山脚下追上了吴军,而后者已经在此恭候多时了,因为后退无路,吴军只能背水一战,结果可想而知。此时东向的楚军主力得知郢都守军大败,来不及执行预定的计划,便匆匆掉头经信阳通道回国救援,这等于绕了一个大弯子,白白浪费精力和时间。结果楚军一败涂地,兵士死于吴钩者不计其数,自此吴国威望直冲云霄,中原诸侯无不侧目,又一个南方霸权悄然诞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