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4-3:真相揭秘——“老蜂巧”想说爱你不容易 (三)

 第一香笔记 2020-03-28

(三)

三、注册老蜂巧为哪般

《真相揭秘——“老蜂巧”想说爱你不容易》一和二推出后受到了广大喜爱蕙兰的兰友的关注,大家通过不同的方式与我互动。其实此次随笔开篇就把“绿蜂巧”和“常州蜂巧”交待得非常清晰,有源头有依据,但还有很多兰友继续把“绿蜂巧”当“老蜂巧”来购买并说是某某大兰家指认他所购买的就是历史上名符其实的云云。由此,我让对方一定要重新仔细研读我的逐字逐句,还历史真相这是每位爱兰者的责任,我仅仅是还原了其中一部分而已,更多的还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来完成。好了,不说题外话了回归到正文上来。

刘刚先生发表的“日本引归的老蜂巧”的帖子被转发在各兰花网站上继续深度发酵,一时成为兰友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谈资。这“海归蜂巧”这一词汇也不知道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后来兰友们习惯了这个叫法。

“海归蜂巧”的露面和后面继续复花开品越来越好,并在江浙地方性蕙花展上的陆续亮相使之与一直被当作“老蜂巧”的“常州蜂巧”同台亮相竞放吐幽,其美的震撼力已经征服了所有见实物的观赏者。

直到此刻国内留存的真正“蜂巧梅”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缺席于蕙花展,不禁使人联想翩翩,难道不成“海归蜂巧”真的就如北方兰业所言,是日本传承已久于2011年春回国的吗?于是有人就动用日本方面的资源来了解小川增广、住田武夫以及平见和士与“老蜂巧”之间的关系,无果。平见和士著日文原版《春兰 名品 の 鉴赏 と 栽培》是一本介绍中、日春兰的彩版书籍,在日本兰界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假设平见和士真与这只“海归蜂巧”有什么关系,那一切真的就不好说了。

于是就有人提出了把国内近来来一直以“老蜂巧”流传的这只花给登记注册下来,一旦生米煮成熟饭任凭谁也无法再来修正这个既成的事实了。任何花都不能使用“老蜂巧”这个相同的名称应用到兰花商业中去,无形中这就是在告诉天下广大兰友,唯有登录注册的才是正宗的“老蜂巧”,其用心和目的不言而喻。

确实,这招看似高明之极,但却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疑,本来只有少部分明眼人知之内幕的事情,反而弄得大家都来怀疑其用意。这岂不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是真的假不了,是假的真不了,何必这么焦急上火为了一个名称而去花上小费去登录注册一个已经约定俗成的名称呢?这是传承了300多年的名花名称,难道就可以这样被人任意地给注册到另一个铭品花上么?公众会认可吗?这样做能服众吗?如果张三李四把传统春兰宋、集、龙、汪、大富贵或蕙兰的新老八种给重新登录注册下来,别人手中的统统不是,只有注册方是正宗的,这能行得通吗?每个人手中的传统同名称的草,为了想要一个正式的身份还得去做一个DNA基因检测,和注册方一致才能享用相同的名称。这样的话,兰界谁会认这个账呢?谁会愿意为了卖几棵传统种还要去破费做一份DNA检验报告出来?话又说回来了,万一哪天真的流传在江苏地区的“老蜂巧”重出江湖应该怎么办呢?难道不成只能叫“蜂巧梅”?我看如是之下就别无二选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恐将会出现谁是“蜂巧梅”?谁是“老蜂巧”之争了。

平见和士的《春兰》一组

“赤蜂巧”特写

“绿蜂巧”特写

“海归蜂巧”特写

四、故事版本个个难同

“老蜂巧”魅力最大的地方就是传承了300多年的不同时期的故事演绎,故耐人寻味使爱培者倍加珍之。如是之下拥有该种就有着拥有了一段兰文化史一样的感觉,无形中她就成了兰花古董中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于是历朝历代爱培者追求者众,如是之下什么故事都会发生。

绿蜂巧”一直以来被当作“老蜂巧”在流传这是由着历史大背景下混乱原因造成的,这不是某一个时期某一代人刻意下能够操作的。加上勤分草使之草势越来越弱,想要复花那是难上难。由此揭开真相的难度就会加大,在那个时代交流闭塞,使之信息不对称的差距拉大,就给以倒卖兰花生意的商人带来了商机,这样似是而非就会趁机而入。直到今天依然有兰友来询问谁看到了真正的“老蜂巧”开品?其实这就是指鹿为马的销售方的理由。“老蜂巧”和“绿蜂巧”原始黑白照片清晰登陆在不同时期的兰著上,这是后人无法去窜改的,不错,古兰谱是会存在某些出入和错误的现象发生,但这两只花是永远混淆不起来的。就像今天的我们无法窜改《左传》一样,春秋故事演绎尽在其中,这就是部还原极高的史记档案,真的不是某朝某代某人就能够改天换地偷天换日的。

铭品在传承中产生了曲折离奇多变的故事,这也是兰文化发展沉淀的一部分。 例如“绿蜂巧”被当作“老蜂巧”在传承,后又在无形中被做实了“常州蜂巧”这是一个偶然,或者说是某位名人的一句说词就会诞生一个想法念头等。生成这样的情况往往就是其前面的资料遭到了破坏,一时无法核对求证,如是大背景下就会形成了他名出现。这在铭品传承中并不鲜见,再例如蕙花传统种大名鼎鼎的“解佩”竟然在近代都出现了好几个名字,像“常熟新梅”和“荆溪梅”等。再如春兰传统铭品的“天禄”,后来被叫成“庆梅”一样。爱培者对到手的传统铭品在一时无法求证之下重新命名现象确实存在,但这些由于存在早先的兰谱记载迟早都会水落石出的哪一天。因此说,世界万物只要有根就能寻觅到来龙去脉,编故事和谎言只能蒙骗得逞一时而已。

于是,20113月份冲出的这匹黑马“海归蜂巧”在后来表现极佳,一路腾挪闪跃以无穷的开品魅力折桂而归。在此之下针对该花的揭秘和添油加醋的版本故事接踵而至,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被杂交的传闻”和“落山草的传闻”。有人说版本故事的出现不会空穴来风,不错,众多版本故事中肯定有一个是真的,只是局外之人无法作出有效的甄别。由此就会越传越玄乎,就像当年“蜂巧梅”被盗窃后打官司一样,人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最后直接编到了康熙皇帝身上去了,令人啼笑皆非。

据传江苏有人在第三波兰市期间把自己手中正在绽放的“老朵云”一莛花以5000元售给以做杂交出名的台湾友人吴森源。其利用这莛花的药粉进行授精杂交出籽播苗“海归蜂巧”。这个故事版本虽然文字不长,但是用意却比较明显,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个故事经不起推敲和抽丝剥茧,比如,在第三波兰市期间“老朵云”可是30多万元一株啊,市面上存有量并不大,谁买入都不会想其贬值下去,而是想着增殖增值。那个时候谁是“老朵云”最大拥有者,可以说就是做庄方。在财源广进的时候,谁会为了那5000元的小钱把一个稀有的铭品未来交给一个摧毁兰花原生种市场的人?据说该故事的始作蛹者对外说,当时他没有想到吴森源会这么干?这又是经不起推敲的话数。谁会钱多得蛋痛去花5000元买入一莛无根的花去做插花?可以说傻子都不会这么干,更何况买方是做杂交起家并能够干扰兰花市场价格的人。这个谎言只要人们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不攻自破。当然,换位思考一下,卖方得小利而蚀大本,这样的事情会干吗?直到今天这个故事的始作蛹都无法提供“海归蜂巧”清晰的父母本来。光编故事不举证这岂不是虎头蛇尾?这更让感兴趣想知道下文的兰友们茫然若失,不知所措中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了?这不,昨天重庆资深兰友朱先生就对这件事情非常地困惑,故来电讨论。

无独有偶,就在“海归蜂巧”被泡制出杂交的故事同步时间里,兰界资深人士丁永康先生发声撰写质询此事并在浙江内刊《国兰》杂志上发表,该文最后假设了“海归蜂巧”就是杂交后代。作为一位兰界颇具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如是说恐怕是要受人以柄,落下谈资。

就在一幕幕闹剧轮番上演继续发酵之际,“海归蜂巧”的另一个引种渠道流向露出了水面,那就是浙江富阳黄伟先生手中放花出展的种源。黄伟先生手中的这路草开品和“海归蜂巧”并无二致,在我当时向先生了解详情时,得知该种是经过了台商钟龙旺之手引归而得。经过深挖之下“落山草的传闻”越来越清晰,那时是20136月份。

浙江富阳黄伟引种于台湾钟隆旺的这路草开品照一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