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政复辟

 保守主义评论 2020-12-08

乔治·蒙克(George Monck,1608-1670)


按:本文是丘吉尔《英语国家史略》(现常译为《英语民族史》)的读书笔记。前四章参见 :
从英国内战到“光荣革命”(一)
从英国内战到“光荣革命”(二)
从英国内战到“光荣革命”(三)
从英国内战到“光荣革命”(四)

………………

上文讲到,护国公克伦威尔死后,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
 
他的长子理查德成为新一任的护国公。此人性情温和,但不孚众望。他很快发现军队不受自己的节制,原来“军队的指挥权是无法世袭的。”p.709
 
在弟弟亨利·克伦威尔的建议下,理查德召集了议会。
 
所有的保皇派都被排斥在议会之外。然而,新议会在成立伊始,便着手恢复共和原则,努力控制军队。他们企图使军队不是对护国公而是对他们效忠,军队领袖却决意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
 
在下议院和军队的斗争中,议会试图联合护国主控制军队,结果,军官委员会却迫使理查德解散议会。此时,军队成为主宰者,为首的是弗利特伍德和兰伯特。军队对摄政制充满敌对情绪,他们决心实现真正的共和制。换句话说,打算废掉护国公制度。p.710

兰伯特将军(John Lambert,1619-1684)
 
军方重新请回1653年的“残余议会”。英国出现了一个政务院,由亨利·文、黑兹尔里格和斯科特三名共和派领袖,以及八名将军和其他十八名下议员组成。p.710 这个政务院与军方和议会的关系,丘吉尔介绍的很含糊。但根据上下文可以看出,政务院是军方的傀儡。

政务院要求奥利弗·克伦威尔的儿子们废除摄政制(即护国公制度),他们的交易条件是:帮助他们清偿债务,赠予他们住所和年金。
 
理查德立即接受了建议,亨利稍作犹豫,也接受了条件。顺便说一句,王室复辟后,奥利弗·克伦威尔被开棺戮尸,他的两个儿子则得以安享晚年。p.711 这或许和他们及早脱离政坛有关系。
 
废除护国公制度后,军队宣布弗利特伍德为他们的总司令,也同意高级军官的委任状由议长以共和国的名义签发。于是,英格兰确立了以公民选举为基础的共和政体。但军队同议会仍在角力。兰伯特将军说,“我不知道双方为何分不出胜负。”p.711
 
英国共和政府内部的纷争,让保皇派恢复了元气。1659年夏天,保皇派和长老派联合起来,在几个郡里发动叛乱。不过,叛乱很快被兰伯特将军镇压下去,兰伯特由此成为英国最显赫的人物。p.711
 
兰伯特挟军功前往伦敦。议会不满于他的傲慢,在10月份试图解除他及其同僚的军权。结果,兰伯特先发制人,解散议会。英国的大权落入兰伯特手中。p.712
 
军方的内讧
 
兰伯特的军事才干仅次于克伦威尔,政治经验也很丰富。不过,他不打算登上护国公的宝座,而是另有想法。他妻子出身名门,支持保皇派,夫妻二人想进一步提高本家族的地位。他们拟定了一个计划,试图让女儿和查理二世的弟弟约克公爵结婚。如果兰伯特成为共和国的统治者,他将支持斯图亚特王室复辟。事实上,在镇压叛乱时,兰伯特对保皇派战俘极为宽大,这也是计划之中的事情。
 
前文提到,兰伯特将军强制解散了议会,但此举却招致了另一位军方实力派的抵制,此人便是乔治·蒙克,他后来成为王政复辟的关键人物。
 
蒙克是镇守苏格兰的指挥官,年轻时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曾为查理一世征战,后被议会军俘虏,便倒向了议会派。丘吉尔指出,蒙克“先后支持过议会派、共和制和摄政制,每次转变都适逢其时。”p.713 此人政治嗅觉灵敏。在共和国时期,他基本采取观望态度。

丘吉尔对蒙克评价很高,“蒙克完全懂得利用天时地利,可以说是英格兰人的典型代表。英格兰人所崇敬的是这样的人,他们必须避免逆流而行,日日静待时机,直到明确地直到潮水涨落的情况时才采取行动。”p.714


兰伯特发现要执行自己的计划,必须得对付蒙克。因为蒙克不仅可以利用议会的口号和法律原则,还得到英格兰共和派的支持、苏格兰人的信任。p.713
  
在军方将领兰伯特、弗利特伍德解散议会后,蒙克公开反对他们,并且站在“残余议会”一边。1659年,他被议会任命为总司令。蒙克开始率军南下,大军所到之处,望风披靡,蒙克顺利接管了兰伯特的军队。
 
1660年,蒙克在“残余议会”的邀请下进驻伦敦。他和部下到达伦敦不久,便被“残余议会”的强硬命令所激怒。后者试图推倒伦敦商业区的城门,以此威慑市民,因为伦敦商业区转向保皇派,正在为查理二世筹集资金。蒙克没有采取克伦威尔和兰伯特的做法,他企图以削弱而不是解散的办法来制服议会。他在二月份召回被普赖德清洗出去的议员,这些人主要是长老派教徒,其中大多数人已经心向保皇派。
 
新议会宣布蒙克为全军总司令。残余的“长期议会”自愿解散。蒙克感到满意的是,自由议会即将召开,这届议会必然会使查理二世重登王位。除了英格兰,苏格兰人对政体方面的尝试已经厌倦,也期望恢复君主制。p.715

查理二世(Charles II,1630-1685)

复辟的条件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谈判,即以何种条件实现复辟。
 
蒙克派人同查理二世取得联系,建议他除议会的规定之外实现无条件大赦,答应完全支付拖欠的军饷,肯定战后的土地变动。
 
内战以及战后的财产变动,已经造就了新的利益集团。复辟若要成功,就必须得承认现状。同时,复辟也意味着当年处死查理一世是错误之举,惩罚弑君者势在必行。不过,这种报复应当限于个别当事人,不能搞扩大化。这是蒙克的建议。
 
查理二世的大臣海德接受了蒙克的建议。顺便说一句,海德(Edward Hyde)早年做过律师,担任过下议员,在王权和议会的冲突中,起初支持议会,后来转而辅佐查理一世及其儿子查理二世。他在复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从保皇派的视角写过《英国的叛乱和内战史》(The History of the Rebellion and Civil Wars in England)。


海德为查理二世起草了一份宣言,名为《布雷达宣言》。宣言表示,将一切棘手的问题放在一边,留给以后的议会去处理。王政复辟之所以能恢复秩序,使英格兰的传统制度得到复兴,主要是因为海德从律师的角度出发,注意尊重议会和先例的缘故。p.717

新议会的选举开始了,尽管名义上,保皇派不能参加选举。可是,保皇派实力强大,这条禁令不起作用。在新议会,长老派和保皇派占绝大多数,共和派和再洗礼派(铁甲军的主要成员)纷纷败北。这两个失败的派别发起武装叛乱,没有成功,他们试图请回理查德·克伦威尔,结果有人提醒道,当时是他们自己把他赶下台的。兰伯特越狱逃走,准备诉诸武力,结果被部下背叛,重新被蒙克俘虏。
 
上下两院已经得以恢复,正在恭候新国王的到来。
 
166055日,查理二世在多佛登陆,蒙克将军毕恭毕敬地迎接了他。议会上下两院表示忠于国王本人,承认他的权利。
 
丘吉尔总结道,“这次的复辟不仅是王政复辟,也是议会的复辟。当时确实是议会史上最伟大的时刻。下议院在战场上打败了国王,同时也控制了它为此目的而建立的可畏军队。它纠正了自己的过激之处,现在成为不可抗拒、无可争议的英国统治机构。”p.718
 
雷蒙·阿隆曾经说,英国人的一大本领是把意识形态问题技术化。王政复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复辟之后,“国王的神圣权利得到承认,但他的绝对权利却遭到否定。”例如,枢密院的刑事司法权、星星法院和宗教法庭已被取消。国王未经议会批准或以巧妙的非法手段进行征税的做法遭到禁止。从此,制定一切法规都要根据通过合法选举产生的议会的多数意见。国王的任何命令不能抵制或替代法规。王政复辟实现了议会派的最初目标,也纠正了他们在战后的过激倾向。下议院和习惯法取得了长期的胜利。”p.719
 
需要指出,国王的权利不是白白放弃的,作为补偿,议会需要拨给他一笔年金,另外,他的祖遗地产也归自己支配。至于其他额外的开支,必须依赖议会。换言之,议会用金钱赎买了国王的权力。事实上,用金钱赎买权力(或权利),是理解英国革命的一条重要线索。
 
议会与国王实现和解之后,把矛头对准常备军。p.720
 
说来也奇怪,曾经横行一时的军队在国王和议会面前乖乖交权,在领到军饷后,解甲归田。这也说明了,法统的能量远非暴力所能比。
 
复辟之后,有一个群体颇有悲剧色彩,他们就是保皇派。丘吉尔说道,“他们的事业虽然证明是正确的,但他们(在共和国时期)受到的经济处罚并没有得到纠正。……只有直接判处查理一世死刑的人才受到惩罚,而那些在军事斗争中打垮国王并对保皇派大肆报复的人却逍遥法外,甚至发了横财。”p.720 这恰恰证明了复辟的妥协性。因为这个和解是由原先的革命者主导的。
 
前面谈到,复辟意味着当初处决查理一世是大逆不道之举,那么,报复也势在必行。不过,这场英国式的报复极其温和。十余年前,签署查理一世死刑判决书的大约60人中,死的死、逃的逃,还在英国的仅有20人。出人意料的是,查理二世主张宽待凶手,尽量减少死刑的数量,而议会则主张严惩凶手,尽管许多议员曾是这些凶手的唆使者。最后,九人被定为逆君罪,处以死刑,他们成为这桩集体罪行的替罪羊。p.721
 
不过,舆论仍不买账。为了平息民怨,死去的克伦威尔、艾尔顿和布雷德肖被开棺戮尸。皮姆和其他二十名议员的尸体也被挖掘出来,埋到一个土坑里。丘吉尔说,“同死人进行的这场残酷斗争是出于社会舆论的压力,为了满足社会的要求,查理二世愿意抛出死尸而挽救活人。”p.721

行文至此,大家或许有些疑惑。国王和议会的关系似乎已经理顺了,那为何还会出现后来的“光荣革命”,下文将对此作出解释。(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