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虾养殖:亩产2500斤!这位农民大哥真不简单!看他如何做到!

 我篮有虾 2020-03-28

我们都知道,博兴县乔庄镇是目前山东省最大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从2002年开始,博兴县乔庄镇便开始落户养殖南美白对虾。在当地,有一位高产量的养虾状元,每年都高产高收,着实令人羡慕。听说他的养殖方式很独特,因此小编也去走访了这位“养虾状元”。

正巧,我们这次去拜访正好赶上这“养虾状元”收虾的时候,一眼看去,基地上满满的都是人。我们看着大家在兴奋的捕着虾,可别说,这一网下去,竟能够捞起1000多斤虾!我们采访了“养虾状元”张大哥,从张大哥这里了解到,大哥一亩地能产1500-2500斤虾!这产量可真不低。然而,不低的产量背后,有张大哥自己独特的养虾方式。

一三五养殖模式养好虾,高产高收质量好。

传统对虾养殖一般在七月十五到八月十五为捕捞期,而在张大哥这,用“一三五养殖模式”,捕捞期提前到六月底七月初,提前一个半月就可以上市了。

什么是“一三五模式”?

■■■■■一三五模式就是说,先标粗十天,然后在小棚里养三十天,最后再到池塘里养殖五十天,这个时候虾子就可以出塘了。这样养出的虾,不止产量高,规格也大。整体的虾子透着发青的白色,肠道饱满有食,身上也干净爽滑不挂脏,鳃也很饱满,个个都是好虾。

■■■虾子捕捞也有妙招!一般来说,每次张大哥把虾子捕捞上来,每捕一筐,都会把这些虾子放在充氧的“冰水”里,这又是为何?张大哥说,每次捕捞上来的虾子都是活蹦乱跳的,把他放在冰水里,这些虾子就会不动了,暂时性休眠,这样一来,虾子就比较耐运输,成活率也高,等运到市场上时还能卖活虾。

张大哥每次捕捞了虾子,都会运到青岛城阳的水产市场,甚至还会运到省外,哈尔滨、山西太原、北京、天津等都会有运输。张大哥的虾子,销路可广着哩!

鱼虾混养模式,虾子规格大体质好。

除了一三五模式外,张大哥还采用鱼虾混养模式进行对虾的养殖。什么样的鱼虾混养模式呢?张大哥说,我们养虾跟种庄稼一样,如果每年都重复养殖就会出现“重茬”现象,像池底不干净了,病毒、细菌感染也会增多,不等对虾养殖成熟就开始长病,损失可不是一点半点,这也就跟我们所说的“老塘没有新塘好养”是一个道理。就像种小麦,种植时间久了这小麦的产量可能会从1000斤下降到800斤,一直种棉花也是这样。但如果把小麦割了种棉花,棉花产量就会高,把棉花割了种小麦,小麦产量就会高。养虾也是一样,采用鱼虾混养模式,虾子体质好,长得大,产量也高。

早期的提升体质的方法可以选择使用乳酸菌发酵后进行拌料能够显著地提升对虾的生长速度、肠道健康最终能够保证其体质的健全!

5G物联网时代,白对虾养殖也有智能物联网保障。

我们转了一圈乔庄镇的养殖基地发现,很多的池塘里都飘着一个蓝色的设备,远远的漂浮在水面上。问了一下这里的养殖户才知道,别看它小小的,这作用可大着哩!

“我们每年的顺利的养殖可全靠着它嘞!”养殖户说。“每次阴天下雨等恶劣天气,以前总是担心塘口缺氧,一天到晚提心吊胆,连个安稳觉都睡不好。自从有了它,整晚整晚的安心睡,失眠都好了”!听着怪神奇的,这到底是什么设备这么神奇?

原来,这里的养殖户都在塘口安装了帮邦水产的智能物联网水质检测仪“第5代魔盒”!这个设备可不简单。他能每时每刻监控你塘里的指标和数据,溶氧、水温、pH,统统逃不过他的“法眼”,你塘里的这些指标,每时每刻都会在你的手机上显示。最神奇的是,一旦你的塘口溶氧偏低,有缺氧的风险,他就会非常及时的“呼叫”你,给你打报警电话,让你提前做好预防。甚至你的塘口指标有不正常,他都会给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指导你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养虾先养水,水好看溶氧。溶氧是水产养殖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水产养殖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案去监测溶解氧,只能等缺氧浮头、养殖动物开始死亡的时候才知道缺氧为时已晚!5G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会颠覆这一行业现状!目前最新的技术是采用数字传感器放入塘口当中可以24小时实时监测池塘溶氧、温度、pH指标,不管身在何方,拿起手机就能一目了然看到塘里的实时水质情况。即使您身在千里之外,池塘溶氧变化也尽在掌握之中。当溶氧过低会自动电话报警,并开启增氧机增氧,有效地避免高温夏季缺氧事故的发生,同时提升养殖的效益。

帮邦水产5代魔盒app手机页面

长久的发展,还要靠品牌化的支撑。

南美白对虾养殖是乔庄镇的主导产业,也是特色产业。为了促进产业化,镇上专门成立了15家专业的养殖合作社,带动全镇所有村,一共有3200多户农民从事水产养殖这个行业,全镇的养殖面积已经达到了3.2万亩,每亩纯收入能够高达1.2万元以上!全镇去年年产值实现6.2亿元,也曾在6月份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了“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镇”的称号。

为了进一步实现白对虾养殖的产业化,乔庄镇的下一步目标是进一步拉伸白对虾养殖产业化链条,实现乔庄对虾的品牌化,以此来实现白对虾养殖产业的振兴,实现农民的增收,从而推进整个镇的乡村振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