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与吐蕃的恩怨情仇

 shuirongye 2020-03-28

唐朝与吐蕃的恩怨故事甚至改变了整个河湟乃至西域地区的历史命运。

唐朝与吐蕃形势图

有唐一代,军功卓著。在其前期的鼎盛阶段,唐朝外服诸夷,内镇群雄,取得了非常大的军事成就。但是,在唐王朝的战争史上,却始终被“吐蕃”这一新兴的王朝所困扰。吐蕃虽然是一个来自相对比较贫瘠的高原地区的奴隶制政权,但在公元七世纪到九世纪这段历史时期内却异军突起,成长为一个强大的地区政权。唐朝与吐蕃的恩怨故事甚至改变了整个河湟乃至西域地区的历史命运,而这其中的缘由值得我们去探寻。


民族起源与战略抉择

吐蕃,作为一个地方政权,兴起于公元七世纪。在唐朝存在的二百八十九年的时间里,吐蕃也伴随其始终。唐代中原地区的政客、文人、僧侣等人,在他们所著述的诗文笔记里都有提到过它。有时是“番、蕃”,有时是“吐蕃、土番、西蕃、大蕃”等不同的称呼。然而,中原地区的人们首次知道吐蕃的存在是在贞观八年吐蕃来使。

在此之前,已有史书记载过“蕃、大蕃、西蕃”等称呼。如《北史》就曾记载:“湝频牧大蕃,虽不洁己,然宽恕,为吏人所怀。”这说明之前这些词语之前并不特指吐蕃,而是一个泛称。《周礼·大行入》就说:“九州之外谓藩国”。一般情况下,只要在唐代诗文中出现类似“大蕃”的双字称呼就必然是指吐蕃,而“蕃”等单字称呼就不一定。

有关吐蕃民族的起源,大约成书于十四世纪的《王统世系明鉴》一书中说:最早的人类是岩魔女与猕猴的后代,后来分散到西藏各地繁衍。这一观点是吐蕃人对自身起源普遍看法。而中原人对吐蕃民族起源的看法以唐人为例,则说吐蕃人是羌人西迁的后代,理由是吐蕃人的口音和羌人非常接近。《新唐书》说:“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

而据考古工作的考证,西藏大约在四千年前就已经建立了原始文明,并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形成了吐蕃民族。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而我们熟知的“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的实际立国者。

公元七世纪时期,地球正进入了一个新的暖湿期,全球气温的升高使得气候条件恶劣的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得以改善,原来只能发展畜牧业的高海拔地区现在也能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吐蕃社会演进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的支持,松赞干布一统青藏高原上的各个部落,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王朝。

松赞干布塑像

为了治理这一规模空前王朝,松赞干布做了很多努力,包括建立垂直的中央管理体系、采用历法、创造文字、制定法律、统一度量衡等多种举措。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松赞干布着实雄才大略,无愧于吐蕃“一代雄主”的称号。

吐蕃自松赞干布开始称霸青藏高原,但我们说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其南边是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其北边是昆仑山脉,这两大山脉如同两堵高墙阻隔了吐蕃的继续扩张。虽然吐蕃曾经一度兵出印度,征服了印度北部部分地区,但“天险”带来的巨大后勤压力还是限制了吐蕃的继续深入。

因此,吐蕃王朝出于自身发展需求的扩张行动唯一的发泄口就是唐朝方向,无论是出东北威胁河陇地区还是下东南兵临四川、云南,都是吐蕃为数不多的必然选择,而这意味着两大王朝必然要进行长期的军事斗争。


和平与战争

吐蕃一直在尝试和唐朝建立联系,因此派遣使者来到唐朝想要和唐朝联姻。但对于这样一个从未听闻的新国家,当时在位的唐太宗抱以谨慎的态度,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而是派使者回访吐蕃。之后吐蕃又再次提亲,但被唐太宗拒绝。求亲的使臣在回报的时候谎称是因为吐谷浑从中挑拨,松赞干布因此发兵并占领了吐谷浑。

《步辇图》(局部),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

吐谷浑是唐朝的藩属国,吐蕃对吐谷浑的战争已经是对唐朝的挑衅,而吐蕃并未就此止步,而是把战火烧到了唐朝西南边疆地区的松州。唐太宗因之大怒,调遣五万大军由侯君集率领迎击吐蕃,松州之战由此爆发。松州之战是唐朝和吐蕃第一次正面交锋,并以唐朝的胜利告终。这场战争使得吐蕃认识到了庞大的唐王朝的军事能力,因此转而求和,而唐王朝也因之认识到了吐蕃并非小可,也转变策略,寻求和平相处。

虽然我们一直在肯定由文成公主入藏带给汉藏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贡献,但要承认的是,吐蕃与唐朝从来就没有建立真正的和平

根据《唐蕃战争年表》记载,唐朝和吐蕃之间一共发生了一百九十二次战争。而《册府元龟》《旧唐书》等典籍的数字统计为一百零九次,其中重大战役多达八十八次。可以说,整个唐、蕃交流史中战争扮演了一个主要角色。

在唐朝前期,唐王朝的战略重心主要在西北或东北,唐朝在针对突厥和高句丽的战争中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对于河西走廊以南并没有多少关注。但松州之战的爆发使得唐王朝意识到了自己的西南有一个全新的对手,唐朝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异军突起的吐蕃。

唐、蕃之间因为和亲的缘故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和平,但这种和平注定是暂时的。随后,唐太宗去世,唐高宗即位。而此时的吐蕃也因为松赞干布的去世发生了权力更迭。松赞干布的皇嗣早亡,皇孙即位,因为年幼,权力由大臣禄东赞掌控。此时的双方不断发生摩擦,最终以吐蕃进攻并灭亡吐谷浑,随后又进攻西域并攻陷西域十八州以及“安西四镇”而引发战争。

唐高宗“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副之,以讨吐蕃,且援送吐谷浑还故地”,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大非川之战”。唐军在名将薛仁贵的带领下主动出击,最终却因为内部矛盾而惨遭失败,唐军被吐蕃全然击溃,近乎全军覆没。

这次战役的失败带给唐廷以沉重打击,使得吐蕃借机大肆扩张,其国势趋于鼎盛,唐朝更难相抗。之后的唐蕃交战,虽然唐朝也取得了一些胜利。比如著名的“洮河会战”,就是唐军以少胜多,大败吐蕃。但唐朝始终没能解决西部的边患,反而使得吐蕃的威胁在不断加重。而由于唐王朝之前的军事失败,使得唐朝的统治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西部防务,为了更好的应对吐蕃的入侵,唐王朝建立了节度使制度

在唐中宗年间,贺拔延嗣在河西建立了唐朝第一个藩镇,藩镇制度赋予地方长官以极大的权力,在应对突发战事时比旧制度更有优势。历次发生的唐朝与吐蕃的战争,都以吐蕃的主动出击为主,而且大多数都发生在秋冬季节,因此才有了唐朝的“防秋”与“防秋兵”。吐蕃的目的性很明确,就是劫掠唐王朝的粮食和牲畜。可以说,吐蕃致力于唐朝的战争根本在于弥补其生产能力的不足以及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

而之所以吐蕃在这种军事斗争中占据巨大的主动权,则是因为吐蕃的地理优势。吐蕃身处青藏高原,其可以东出劫掠,但我们想大规模反击却要畏惧于青藏高原的空气稀薄与地形复杂,对于后勤保障来说,主动攻击吐蕃简直是噩梦。而吐蕃人又非常善于利用地形,设置伏击,以致于唐朝皇帝想和吐蕃订立盟约都要事先强调在平原进行。这一巨大的地理优势决定了我们很难依靠主动出击来解决吐蕃带来的边患问题。


军事失陷与文化融合

而随着吐蕃问题的加剧,唐王朝对节度使以及藩镇越来越依赖,这导致的结果是地方势力的膨胀,中央失去了节制的能力。当时的唐朝军队,大约有五十余万,但其中的四十多万大军掌握在节度使手中,而河陇地区就占了二十多万。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唐朝中央政府为了平叛调河陇地区的军队入关,这一举措直接导致河陇地区兵力空虚,吐蕃趁机占领了这一地区。而河陇地区的沦陷使得唐朝的中央政府和西域的联系完全丧失,唐朝的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孤悬在外五十年,当年派去驻守的士兵不断老去,最终无力守城,北庭和安西两大都护府相继沦陷。中原地区的政权从此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这一别,就是数百年。

而随着河陇乃至西域的沦陷,吐蕃的势力控制了这一地区,带来的影响是吐蕃文化逐渐深入到这一地区。甚至到了后来,当地的汉人子弟有的已经不会说汉语。白居易就曾写诗说:“自云乡管本凉原,大历年中没落蕃。一落蕃中四十载,遣着皮裘系毛带。唯许正朝服汉仪,敛衣整巾潜泪垂。誓心密定归乡计,不使蕃中妻子知。”

但他们没能意识到,其实在这一地区,文化是呈双向交流的。早在吐蕃王朝的初期,因为文化实力的相对弱小,吐蕃就十分重视学习外来文化,比如吐蕃的军事制度,就和唐朝的府兵制度有相同之处。而吐蕃在社会形态、经济结构方面与突厥更为接近,所以也注重学习突厥的军事、政治、法律等文化。而吐蕃的语言也受天竺文化的影响。在其他方面,吐蕃也学习唐朝。白居易说陷落地区的汉人都穿胡人的皮裘毛带,但其实吐蕃人也会戴汉人的帽子,穿汉人的衣服。

吐蕃在占领地区固然推行了一定的“羌化”政策,但总体来说还是温和的。根据文献资料来看,吐蕃再统治河陇地区的时候,还是尊重当地各民族的文化习惯,甚至允许他们自治一些地方事务。高居诲在《使于阗行记》中记述说:“自灵州度黄河至于阗途中往往见吐蕃族帐⋯⋯碛无水,载水以行⋯⋯西北五百里至肃州,渡金河,西百里出天门关,又西百里出玉门关,经吐番界。吐番男子冠中国帽,妇人辫发,戴瑟瑟珠,云珠之好者,一珠易一良马。”唐末诗人陈陶也说:“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除了服饰文化,在河西诸州,汉族和吐蕃、吐谷浑、回鹘、龙族、沙陀等多个民族的人民一起杂居并进行农牧业生产,和之前唐统治时期的生活习惯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因此过于夸大河陇地区的民族矛盾显然是不对的,当时的情况是各民族居民在河陇地区拥有比较稳定的生活条件,而至于统治阶级的剥削在封建政权的统治下是不可避免的。

参考资料:

《试论吐蕃军事制度形成的原因》

《吐蕃统治河陇时期的民族政策》

《论唐代诗文中的吐蕃异称》

《略论唐朝与吐蕃的战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