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诉讼终结束 美国联邦法官上个月在新奥尔良批准的和解方案解决了针对“泰山石膏有限公司”的两宗诉讼以及超过3,000宗的潜在诉讼。经过十多年的诉讼,超过1800名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房主将以2.48亿美元的和解方案分担这笔赔偿金,这些房主购买了中国产石膏板(Chinese Drywall)造成的无法居住的房屋。 根据企查查显示,泰山石膏有限公司(曾用名:山东泰和东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国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本1.5亿多人民币,属于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新建材”)的全资子公司,而北新建材是一家深交所主板A股上市公司(000786),其注册资本近18亿人民币。 我们注意到,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材”)是北新建材的大股东,算上关联公司总计持股超过40%,中国建材是一家港交所上市公司(03323.HK),属于中国建材集团成员公司。 根据巨潮资讯网,北新建材早在2019年10月13日对外发布公告,调整了2019前三季度的业绩报告,净利润从原来预测的盈利3500-5000千万调整为亏损900-1300万,主要原因为“公司所属子公司泰山石膏有限公司与美国石膏板诉讼多区合并诉讼案多数原告达成全面和解以及发生相关费用,该事项产生的和解及相关费用本报告期末仍有较大金额尚未支付,由于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升高,汇兑损失增加,导致利润有所减少。” 可以预见的是,这次最终达成的2.48亿美金和解金后续还将会对北新建材和中国建材这两家上市公司的财务表现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截止到本文撰稿日,作者还没发现两家公司有关此次诉讼和解的公告。 中国石膏板在美集体诉讼回顾 故事还要从2005年发生在美国的两次飓风说起。 由于2005年特里娜飓风和威尔玛飓风的影响,美国东南部地区的居民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重建家园。由于当地建材缺乏,从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美国的建筑商便开始从美国以外采购了大量的石膏板,其中就包括了大量中国制造的石膏板。 随后,由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在美国顶级实验室资助的科学研究确定了来自中国的问题石膏板、硫化氢和腐蚀之间的密切联系。 与此同时,CPSC也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调查:该委员会花费了超过500万美元,调查问题石膏板的化学特性以及贸易链条,并发布了相关的确认资料和修补建议,以协助受影响的业主解决问题。 从此,针对中国石膏板生厂商的漫长诉讼开始了。 2009年,美国多家房屋业主及建筑公司对多家中国石膏板生产商提起诉讼,北新建材及其子公司泰山石膏均成为被告。 2010年4月,美国法院作出缺席判决,要求泰山石膏向7位消费者赔偿260万美元。 2014年7月,美国地区法院又判定泰山石膏藐视法庭,判令其支付原告代理律师费1.5万美元,支付藐视法庭罚款4万美元。到2014年底,北新建材及泰山石膏已经支出律师费超过1亿元人民币。 2017年6月,北新建材就曾与一起纠纷达成和解,为此支付了650万美元。 2020年1月,超过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涉及3000多起诉讼的原被告双方终于达成和解,以北新建材和泰山石膏赔偿2.48亿美金结束。 另据美联社报道,德国可耐福公司(Knauf)的中国子公司之一可耐福石膏板(天津)有限公司早在2011年已就其石膏板质量问题引发的一起集体诉讼达成和解,向受影响的数千美国家庭赔偿8到10亿美元。 据了解,德国可耐福公司购买了产品责任保险,而北新建材与泰山石膏大概率没有购买产品责任保险。即使两家中国公司购买相关保险,根据市场惯例,其产责险保单赔偿限额很有可能不超过每次事故1000万美金。根据同一原因索赔归一条款,可以合理预测因美国集体诉讼产生的诉讼费用与和解赔偿金绝大部分需要他们自行承担。 |
|
来自: 昵称18154423 >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