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书》卷七·昭帝纪第七(腾云阁主校对电子版)

 手提书斋 2020-03-29

《汉书》卷七·帝纪第七(腾云阁主校对电子版)

《汉书》卷七·昭帝纪第七

   孝昭皇帝,【一】武帝少子也。母曰赵倢伃,【二】本以有奇异得幸,【三】及生帝,亦奇异。【四】语在《外戚传》。武帝末,戾太子败,燕王旦、广陵王胥行骄嫚,【五】后元二年二月上疾病,【六】遂立昭帝为太子,年八岁。以侍中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戊辰,太子即皇帝位,谒高廟。帝姊鄂邑公主【七】益汤沐邑,为长公主,【八】共养省中。【九】大将军光秉政,领尚书事,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副焉。

【一】荀悦曰:“讳弗之字曰不。”应劭曰:“礼谥法‘圣闻周达曰昭’。”

【二】师古曰:“倢,接幸也。伃,美称也。故以名宫中妇官。倢音接。伃音余。字或并从女。”

【三】师古曰:“谓望气者言有奇女天子气。及召见,手指拳,上自披之,即时伸。”

【四】文颖曰:“十四月乃生。”

【五】师古曰:“行音下更反。”

【六】师古曰:“疾甚曰病。”

【七】应劭曰:“鄂,县名,属江夏。公主所食曰邑。”师古曰:“鄂音五各反。”

【八】师古曰:“帝之姊妹则称长公主,仪比诸王,又以供养天子,故益邑也。”

【九】伏俨曰:“蔡邕云本为禁中,门閤有禁,非侍御之臣不得妄入。行道豹尾中亦为禁中。孝元皇后父名禁,避之,故曰省中。”师古曰:“省,察也,言入此中皆当察视,不可妄也。共读曰供,音居用反。养音弋亮反。他皆类此。”

  夏六月,赦天下。

  秋七月,有星孛于东方。

  济北王宽有罪,自杀。

  赐长公主及宗室昆弟各有差。追尊赵倢伃为皇太后,起云陵。【一】

【一】文颖曰:“倢伃先葬于云阳,是以就云阳为起云陵。”

  冬,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发军屯西河,左将军桀行北边。【一】

【一】师古曰:“行,音下更反。”

  始元元年春二月,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一】公卿上寿。赐诸侯王、列侯、宗室金钱各有差。

【一】如淳曰:“谓之液者,言天地和液之气所为也。”臣瓒曰:“时汉用土德,服色尚黄,鹄色皆白,而今更黄,以为(上)[土]德之瑞,故纪之也。太液池,言承阴阳津液以作池也。”师古曰:“如、瓒之说皆非也。黄鹄,大鸟也,一举千里者,非白鹄也。太液池者,言其津润所及广也。鹄音胡笃反。”

  已亥,上耕于鉤盾弄田。【一】

【一】应劭曰:“时帝年九岁,未能亲耕帝籍,鉤盾,宦者近署,故往试耕为戏弄也。”臣瓒曰:“《西京故事》弄田在未央宫中。”师古曰:“弄田为宴游之田,天子所戏弄耳,非为昭帝年幼创有此名。”

  益封燕王、广陵王及鄂邑长公主各万三千户。

  夏,为太后起园廟云陵。

  益州廉头、姑缯、牂柯谈指、同并二十四邑皆反。【一】遣水衡都尉吕破胡募吏民及发犍为、蜀郡犇命击益州,大破之。【二】

【一】苏林曰:“皆西南夷别种名也。”师古曰:“并音伴。”

【二】应劭曰:“旧时郡国皆有材官骑士以赴急难,今夷反,常兵不足以讨之,故权选取精勇。闻命奔走,故谓之奔命。”李斐曰:“平居发者二十以上至五十为甲卒,今者五十以上六十以下为奔命。奔命,言急也。”师古曰:“应说是也。犇,古奔字耳。犍音虔,又音钜言反。”

  有司请河内属冀州,河东属并州。【一】

【一】文颖曰:“本属司州。”师古曰:“盖属京师司隷所部。”

  秋七月,赦天下,赐民百户牛酒。大雨,渭桥绝。

  八月,齐孝王孙刘泽谋反,欲杀青州刺史隽不疑,【一】发觉,皆伏诛。迁不疑为京兆尹,赐钱百万。

【一】师古曰:“隽,音材兖反,又音辞兖反。”

  九月丙子,车骑将军日磾薨。

  闰月,遣故廷尉王平等五人【一】持节行郡国,【二】举贤良,问民所疾苦、冤、失职者。

【一】师古曰:“前为此官今不居者,皆谓之故也。”

【二】师古曰:“行音下更反。”

  冬,无冰。

  二年春正月,大将军光、左将军桀皆以前捕斩反虏重合侯马通功封,光为博陆侯,桀为安阳侯。

  以宗室毋在位者,举茂才刘辟强、刘长乐皆为光禄大夫,辟强守长乐卫尉。【一】

【一】师古曰:“长乐宫之卫尉也。”

  三月,遣使者振贷贫民毋种、食者。【一】秋八月,诏曰:往年灾害多,今年蚕麦伤,所振贷种、食勿收责,毋令民出令年田租。

【一】师古曰:“贷音吐戴反。其下并同。”

  冬,发习战射士诣朔方,调故吏将屯田张掖郡。【一】

【一】师古曰:“调谓发选也。故吏,前为官职者。令其部率习战射士于张掖为屯田也。调音徒钓反。将音子亮反。”

  三年春二月,有星孛于西北。

  秋,募民徙云陵,赐钱田宅。

  冬十月,凤皇集东海,遣使者祠其处。

  十一月壬辰朔,日有蚀之。

  四年春三月甲寅,立皇后上官氏。【一】赦天下。辞讼在后二年前,皆勿听治。【二】夏六月,皇后见高廟。赐长公主、丞相、将军、列侯、中二千石以下及郎吏宗室钱帛各有差。

【一】文颖曰:“上官桀孙,安之女。”

【二】孟康曰:“武帝后二年。”

  徙三辅富人云陵,赐钱,户十万。

  秋七月,诏曰:比岁不登,民匮于食,【一】流庸未尽还,【二】往时令民共出马,其止勿出。诸给中都官者,且减之。【三】

【一】师古曰:“匮空也。”

【二】师古曰:“流庸,谓去其本乡而行为人庸作。”

【三】师古曰:“中都官,京师诸官府。”

  冬,遣大鸿胪田广明击益州。

  廷尉李种坐故纵死罪弃市。【一】

【一】师古曰:“纵谓容放之。种音冲。”

  五年春正月,追尊皇太后父为顺成侯。

  夏阳男子张延年【一】诣北阙,自称卫太子,诬罔,要斩。

【一】师古曰:“夏阳,冯翊之县。”

  夏,罢天下亭母马及马弩关。【一】

【一】应劭曰:“武帝数伐匈奴,再击大宛,马死略尽,乃令天下诸亭养母马,欲令其繁孳,又作马上弩机关,今悉罢之。”孟康曰:“旧马高五尺六寸齿未平,弩十石以上,皆不得出关,今不禁也。”师古曰:“亭母马,应说也;马弩关,孟说是也。”

  六月,封皇后父骠骑将军上官安为桑乐侯。【一】

【一】师古曰:“乐音来各反。”

  诏曰:朕以眇身获保宗廟,【一】战战栗栗,夙兴夜寐,修古帝王之事,通保傅、傅《孝经》、《论语》、《尚书》,未云有明。【二】其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二人,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赐中二千石以下至吏民爵各有差。

【一】师古曰:“眇,微也。”

【二】文颖曰:“贾谊作《保傅传》,在《礼大戴记》。言能通读之也。”晋灼曰:“帝自谓通《保傅传》,未能有所明也。”臣瓒曰:“帝自谓虽通举此四书,皆未能有所明,此帝之谦也。”师古曰:“晋、瓒之说皆非也。帝自言虽通《保傅传》,而《孝经》《论语》《尚书》犹未能明也。”

  罢儋耳、真番郡。【一】

【一】师古曰:“儋耳本南越地;真番本朝鲜地。皆武帝所置也。番音普安反。”

  秋,大鸿胪广明、军正王平击益州,【一】斩首捕虏三万余人,获畜产五万余头。

【一】师古曰:“广明,田广明。”

  六年春正月,上耕于上林。

  二月,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民所疾苦。议罢盐铁榷酤。【一】

【一】应劭曰:“武帝时,以国用不足,县官悉自卖盐铁,酤酒。昭帝务本抑末,不与天下争利,故罢之。”

  栘中监苏武【一】前使匈奴,留单于庭十九岁乃还,奉使全节,以武为典属国,【二】赐钱百万。

【一】苏林曰:“栘音移,厩名也。”应劭曰:“栘,地名。监,其官也,掌鞍马鹰犬射猎之具。”如淳曰:“栘,《尔雅》‘唐棣,栘也’。栘园之中有马厩也。”师古曰:“苏音如说是。”

【二】如淳曰:“以其久在外国,知边事,故令典主诸属国。”师古曰:“典属国,本秦官,汉因之,掌归义蛮夷,属官有九译令。后省,并大鸿胪。”

  夏,旱,大雩,不得举火。【一】

【一】臣瓒曰:“不得举火,抑阳助阴也。”

  秋七月,罢榷酤官,令民得以律占租,【一】卖酒升四钱。以边塞阔远,取天水、陇西、张掖郡各二县置金城郡。

【一】如淳曰:“律,诸当占租者家长身各以其物占,占不以实,家长不身自书,皆罚金二斤,没入所不自占物及贾钱县官也。”师古曰:“占谓自隐度其实,定其辞也。占音章赡反。下又言占名数,其义并同。今犹谓狱讼之辨曰占,皆其意也。盖武帝时赋敛繁多,律外而取,今始复旧。”

  诏曰:鉤町侯毋波【一】率其君长人民击反者,斩首捕虏有功。其立毋波为鉤町王。大鸿胪广明将率有功,赐爵关内侯,食邑。

【一】服虔曰:“鉤音《左传》射两軥之軥。”应劭曰:“町音若挺,西南夷也。毋波,其名也。今牂柯鉤町县是也。”师古曰:“音劬挺。”

  元凤元年春,【一】长公主共养劳苦,复以蓝田益长公主汤沐邑。

【一】应劭曰:“三年中,凤皇比下东海海西乐乡,于是以冠元焉。”

  泗水戴王前甍,以毋嗣,国除。后宫有遗腹子煖,【一】相、内史不奏言,上闻而怜之,立煖为泗水王。相、内史皆下狱。

【一】师古曰:“煖音许远反。”

  三月,赐郡国所选有行义者涿郡韩福等五人帛,人五十匹,遣归。诏曰:朕闵劳以官职之事,【一】其务修孝弟以教乡里。令郡县常以正月赐羊酒。有不幸者赐衣被一袭,祠以中牢。【二】

【一】邓展曰:“闵哀韩福等,不忍劳役以官职之事。”

【二】师古曰:“幸者,吉而免凶也,故死谓之不幸。一袭,一称也,犹今言一副也。中牢即少牢,谓羊豕也。”

  武都氐人反,【一】遣执金吾马适建、龙额侯韩增、【二】大鸿胪广明将三辅、太常徒,皆免刑击之。【三】

【一】师古曰:“氐音丁奚反。”

【二】师古曰:“姓马适,名建也。龙頟,《汉书》本或作雒字。《功臣侯表》云:弓高壮侯韩颓当子譊封龙雒侯,元鼎五年坐酎金免。后元元年譊弟子增绍封龙雒侯。而荀悦《汉纪》龙雒皆为頟字。”崔浩曰:“雒音洛。今河间龙雒村,与弓高相近。”然此既地名,无别指义,各依书字而读之,斯则通矣。譊音女交反。”

【三】苏林曰:“是时太常主诸陵县治民也。”

  夏六月,赦天下。

  秋七月乙亥晦,日有蚀之,既。

  八月,改始元为元凤。

  九月,鄂邑长公主、燕王旦与左将军上官桀、桀子票骑将军安、御史大夫桑弘羊皆谋反,伏诛。初,桀、安父子与大将军光争权,欲害之,诈使人为燕王旦上书言光罪。时上年十四,【一】觉其诈。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国家忠臣,先帝所属,【二】敢有谮毁者,坐之。光由是得尽忠。语在《燕王》、《霍光传》。

【一】张晏曰:“武帝崩时八岁,即位于今七岁,今年十五。”师古曰:“此云‘初,桀、安父子与大将军争权,诈为燕王上书’,盖追道前年事耳,非今岁也。张说(非)[失]之。”

【二】师古曰:“属音之欲反。”

  冬十月,诏曰:左将军安阳侯桀、票骑将军桑乐侯安、御史大夫弘羊皆数以邪枉干辅政,【一】大将军不听,而怀怨望,与燕王通谋,置驿往来相约结。燕王遣寿西长、孙纵之等【二】赂遗长公主、丁外人、谒者杜延年、大将军长史公孙遗等,交通私书,【三】共谋令长公主置酒,伏兵杀大将军光,征立燕王为天子,大逆毋道。故稻田使者燕仓先发觉,【四】以告大司农敞,【五】敞告谏大夫延年,【六】延年以闻。丞相征事任宫手捕斩桀,【七】丞相少史王寿诱将安入府门,【八】皆已伏诛,吏民得以安。封延年、仓、宫、寿皆为列侯。又曰:燕王迷惑失道,前与齐王子刘泽等为逆,抑而不扬,望王反道自新,【九】今乃与长公主及左将军桀等谋危宗廟。王及公主皆自伏辜。其赦王太子建、公主子文信及宗室子与燕王、上官桀等谋反父母同产当坐者,皆免为庶人。其吏为桀等所诖误,未发觉在吏者,除其罪。【十】

【一】师古曰:“枉,曲也,以邪曲之事而干求也。”

【二】苏林曰:“寿西,姓也。长,名也。孙姓,纵之名。”

【三】服虔曰:“外人,主之所幸也。”晋灼曰:“《汉语》字少君。”师古曰:“此杜延年自别一人,非下谏大夫也。”

【四】如淳曰:“特为诸稻田置使者,假与民收其税入也。”

【五】师古曰:“杨敞也。”

【六】师古曰:“杜延年,杜周之子。”

【七】文颖曰:“征事,丞相官属,位差尊,掾属也。”如淳曰:“时宫以时事召,待诏丞相府,故曰丞相征事。”张晏曰:“《汉仪注》征事比六百石。皆故吏二千石不以臧罪免者为征事,绛衣奉朝贺正月。”师古曰:“张说是也。”

【八】如淳曰:“《汉仪注》丞相、太尉、大将军史秩四百石。武帝又置丞相少史,秩四百石。”

【九】师古曰:“所为邪僻,违失正道,欲其旋反而归正,故云反道。”

【十】师古曰:“其罪未发,未为吏所执持者。”

  二年夏四月,上自建章宫徙未央宫,大置酒。赐郎从宫帛,及宗室子钱,人二十万。吏民献牛酒者赐帛,人一匹。

  六月,赦天下。诏曰:朕闵百姓未赡,【一】前年减漕三百万石。【二】颇省乘舆马及(菀)[]马,【三】以补边郡三辅传马。【四】其令郡国毋敛今年马口钱,【五】三辅、太常郡得以叔粟当赋。【六】

【一】师古曰:“赡,足也。”

【二】师古曰:“减省转漕,所以休力役也。”

【三】师古曰:“乘舆马谓天子所自乘以驾车舆者。他皆类此。”

【四】张晏曰:“驿马也。”师古曰:“传音张恋反。”

【五】文颖曰:“往时有马口出敛钱,今省。”如淳曰:“所谓租及六畜也。”

【六】如淳曰:“《百官表》太常主诸陵,别治其县,爵秩如三辅郡矣。元帝永光五年,令各属在所郡也。”师古曰:“诸应出赋算租税者,皆听以叔粟当钱物也。叔,豆也。”

  三年春正月,泰山有大石自起立,上林有柳树枯僵自起生。【一】

【一】师古曰:“僵,偃也,谓树枯死偃卧在地者也。僵音纪良反。”

  罢中牟苑赋贫民。【一】诏曰:乃者民被水灾,颇匮于食,朕虚仓廪,【二】使使者振困乏。其止四年毋漕。三年以前所振贷,非丞相、御史所请,边郡受牛者勿收责。【三】

【一】师古曰:“在荥阳。”

【二】师古曰:“仓,新谷所藏也。廪,谷所振入也。”

【三】应劭曰:“武帝始开三边,徙民屯田,皆与犁牛。后丞相御史复间有所请。今敕自上所赐与勿收责,丞相所请乃令其顾税耳。”

夏四月,少府徐仁、廷尉王平、左冯翊贾胜胡皆坐纵反者,仁自杀,平、胜胡皆要斩。

冬,辽东乌桓反,以中朗将范明友为度辽将军,【一】将北边七郡郡二千骑击之。

【一】应劭曰:“当度辽水往击之,故以度辽为官号。”

  四年春正月丁亥,帝加元服,【一】见于高廟。赐诸侯王、丞相、大将军、列侯、宗室下至吏民金帛牛酒各有差。赐中二千石以下及天下民爵。毋收四年、五年口赋。【二】三年以前逋更赋未入者,皆勿收。【三】令天下酺五日。

【一】如淳曰:“元服,谓初冠加上服也。”师古曰:“如氏以为衣服之服,此说非也。元,首也。冠者,首之所著,故曰元服。其下《汲黯传序》云‘上正元服’,是知谓冠为元服。”

【二】如淳曰:“《汉仪注》民年七岁至十四出口赋钱,人二十三。二十钱以食天子,其三钱者,武帝加口钱以补车骑马。”

【三】如淳曰:“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践更,有过更。古者正卒无常人,皆当迭为之,一月一更,是谓卒更也。贫者欲得顾更钱者,次直者出钱顾之,月二千,是谓践更也。天下人皆直戍边三日,亦名为更,律所谓繇戍也。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不可人人自行三日戍,又行者当自戍三日,不可往便还,因便住一岁一更。诸不行者,出钱三百入官,官以给戍者,是谓过更也。律说,卒践更者,居也,居更县中五月乃更也。后从尉律,卒践更一月,休十一月也。《食货志》曰:‘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此汉初因秦法而行之也。后遂改易,有谪乃戍边一岁耳。逋,未出更钱者也。”师古曰:“更音工衡反。”

  甲戌,丞相千秋薨。【一】

【一】师古曰:“田千秋。”

  夏四月,诏曰:度辽将军明友前以羌骑校尉将羌王侯君长以下击益州反虏,后复率击武都反氐,今破乌桓,斩虏获生,有功。【一】其封明友为平陵侯。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二】诛斩楼兰王安,归首县北阙,封义阳侯。

【一】师古曰:“既斩反虏,又获生口也。俘取曰获。”

【二】师古曰:“持节而为使。”

  五月丁丑,孝文廟正殿火,上及群臣皆素服。发中二千石将五校作治,六日成。【一】太常及廟令丞郎吏皆劾大不敬,会赦,太常轑阳侯德免为庶人。【二】

【一】师古曰:“率领五校之士以作治也。校音下敎反。”

【二】文颖曰:“轑音料。德,江德也。轑阳在魏郡清渊。”师古曰:“会六月赦耳。史终言之。”

  六月,赦天下。

  五年春正月,广陵王来朝,益国万一千户,赐钱二千万,黄金二百斤,剑二,安车一,乘马二驷。【一】

【一】师古曰:“八匹也。”

  夏,大旱。

  六月,发三辅及郡国恶少年吏有告劾亡者,屯辽东。【一】

【一】如淳曰:“告者,为人所告也。劾者,为人所劾也。”师古曰:“恶少年谓无赖子弟也。告劾亡者,谓被告劾而逃亡。”

  秋,罢象郡,分属郁林、牂柯。

  冬十一月,大雷。

  十二月庚戌,丞相訢薨。【一】

【一】师古曰:“王訢也。訢亦欣字。”

  六年春正月,募郡国徒筑辽东玄菟城。夏,赦天下。诏曰:夫谷贱伤农,【一】今三辅、太常谷减贱,【二】其令以叔粟当今年赋。【三】

【一】师古曰:“糶多而钱少,是为伤也。”

【二】郑氏曰:“减音减少之减。”

【三】应劭曰:“太常掌诸陵园,皆徙天下豪富民以充实之,后悉为县,故与三辅同赋。”

  右将军张安世宿卫忠谨,封富平侯。

  乌桓复犯塞,遣度辽将军范明友击之。

  元平元年春二月,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一】减外徭,【二】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三】朕甚愍焉。其减口赋钱。有司奏请减什三,上许之。

【一】师古曰:“谓非要职(官)[者]。”

【二】师古曰:“繇读曰傜。”

【三】师古曰:“给,足也。家家自给足,是(谓)[为]家给也。”

  甲申,晨有流星,大如月,众星皆随西行。

  夏四月癸未,帝崩于未央宫。【一】六月壬申,葬平陵。【二】

【一】臣瓒曰:“帝年九岁即位,即位十三年,寿二十二。”师古曰:“帝年八岁即位,明年改元,改元之后凡十三年,年二十一。”

【二】臣瓒曰:“自崩至葬凡四十九日。平陵在长安西北七十里。”

  赞曰:昔周成以孺子继统,而有管、蔡四国流言之变。【一】孝昭幼年即位,亦有燕、盍、上官逆乱之谋。成王不疑周公,孝昭委任霍光,各因其时以成名,大矣哉!承孝武奢侈余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二】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三】至始元、元凤之间,匈奴和亲,百姓充实。举贤良文学,问民所疾苦,议盐铁而罢榷酤,尊号曰,不亦宜乎! 

【一】师古曰:“四国,谓管、蔡、商、奄也。流,放也。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摄政,四国乃流言曰公将不利于孺子,遂致雷风之异。成王既见金縢之册,乃不疑周公。事见《豳诗》及《周书·大诰》。”

【二】师古曰:“耗,损也,音火到反。减读为减省之减。”

【三】师古曰:“繇,读曰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