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血管疾病(中风)

 图书 馆员 2020-03-29

脑血管疾病(中风)

概要:脑血管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性疾病的总称。卒中,为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类型。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以发病突然为特征。以口角歪斜,半身不遂为主症,中医学称之为“中风”

处方一      开窍扶阳汤

开窍抢救方:细辛5克,安宫牛黄丸5克(患者面红用);细辛5克,苏合香丸5克(患者面白用)。

用法:水煎取液,灌服。

扶阳治疗方:制豨签草50克,黄芪15克,制南星10克,制白附子10克,制附片10-15克,川芎5克,红花5-10克,细辛3-5克,防风10克,牛膝10克,僵蚕5克,苏木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脑内囊出血。

医案:杜某,男,56岁,农民。突然头晕昏仆,不省人事。经医院救治后,呈半昏迷状态,口眼歪斜,四肢不温,左半身瘫痪。医院诊断为脑出血(内囊出血),邀余诊治。其脉细弦,舌淡苔薄,阳虚证著,偏于左瘫,为元阳虚损,盛阴闭塞清窍。治宜先用辛温开窍抢救。细辛,苏合香丸煎液,3小时内灌服2次,到下午3时,患者神志转清,再用扶阳治疗方。重用附片、红花,连服11剂,患者基本恢复健康,行动时仅左半身尚感不适。故建议再服药10剂,以巩固疗效,使阴阳诸经气血调畅,病趋痊愈。

按语:病因阳虚血凝,治宜温补阳气,通经活血。

引自:任应秋老师的有效验方。

处方二     温胆汤加减

组成:制半夏6克,陈皮6克,茯苓6克,甘草3克,竹茹9克,枳壳6克,三七粉6克(分次冲服),秦艽12克,胆南星9克,地龙9克,当归9克,党参15克,黄芪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蛛网膜下腔出血,证属风痰蒙窍。

医案:黄某,男,53岁,农民。劳动回家突然头痛呕吐,昏迷不醒,抬至医院吸痰输氧抢救,3天后开始苏醒,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7天后又入昏迷,说话不清,喉中痰鸣,舌苔白腻,脉弦滑。邀余诊治。此系风痰卒中,蒙蔽清窍,治宜化痰祛痰,疏通经络。投本方10剂,患者神志清楚,说话流利,喉中痰鸣已无。再服药12剂后病愈出院。嘱黄某带药再服15剂以巩固疗效。两个月后追访,患者病愈,已参加轻微劳动。

 按语:病因风痰卒中,蒙蔽清窍,治宜化痰祛痰,疏通经络。

处方三    血府逐瘀汤

组成:当归9克,生地黄15克,桃仁15克,红花9克,枳实9克,赤芍15克,柴胡6,甘草3克,桔梗5克,川芎5克,牛膝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蛛网膜下腔出血,证属瘀血内阻。

医案:李某,女,14岁。突然晕倒,呕吐,呈昏睡状,颈僵直,四肢凉,急送医院,腰穿,脑脊液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邀余诊治。急投血府逐瘀汤治疗,患者服用10剂后,头痛大减,精神好转,复检脑脊液各项指标均已恢复正常。再服3剂,巩固治疗。追访2个月,一切稳定,病已痊愈。

按语:病因瘀血内阻,血不循环,溢而为患,治宜行气活血,去瘀生新。

处方四

组成:珍珠母30克(先煎),石决明30克,(先煎),杭白芍9克,嫩钩藤15克,菊花15克,石菖蒲9克,胆南星3克,天竺黄9克,郁金9克,枳实6克,羚羊角粉0.6克(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此方平肝潜阳,祛风化痰,开窍醒神。主治蛛网膜下腔出血。适用于昏迷时急救。一般1剂即醒,再服1剂以巩固疗效。

医案:宋某,女,75岁,因气恼至昏迷不醒,医院检查后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邀余诊治。患者舌质暗红,脉弦滑,急投平肝苏醒汤治疗。患者服此方1剂后醒来,没有善后,故两天后又昏迷,此方再服1剂又苏醒,再服巩固疗效。

按语:病因气恼不快,胸闷气塞,肝风挟痰,上蒙清窍,头痛呕吐,渐至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用平肝苏醒汤治疗。

引自:徐纪昌老师验方。

中医验方连载——中风之处方三首

近年来,中风偏瘫的病人越来越多了,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随处可见,中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医学界已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性疾病的总称。卒中,为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类型。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以发病突然为特征。以口角歪斜,半身不遂为主症,中医学称之为“中风”。

中医验方连载——中风之处方三首

处方一 三虫散合补气活血汤:

组成:水蛭 100克,蜈蚣 100克,干地龙 100克。

用法:共研粉末,每次服 6克,每日服 3次,每次用补气活血汤送服。

处方补气活血汤

组成:鲜石菖蒲 30克,黄芪 60克,当归尾 15克。

用法:水煎 2次,分 3次送服三虫散。

功效主治中风偏瘫

医案:患者陆某某,女,56岁。右侧瘫痪,口眼歪斜,两便失禁,舌紫黯,舌白厚腻,舌根黄腻,脉弦滑。西医治疗半个月未效,故来求治。证属中医气虚血滞,温痰阻络塞窍。治宜补气活血,豁痰开窍,投三虫散,以补气活血汤送服。患者连服 5天,下肢能屈伸,口眼歪斜好转。二诊时去石菖蒲,加桂枝 10克,又连服半个月治愈。

按语:三虫散治疗脑血管意外有特效。《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说:“水蛭最喜食人之血,而性又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自有利而无害也。 ”有报道说:水蛭有抗凝血和扩张血管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故破血散结力强,但走窜力较弱,故要借助蜈蚣走窜力迅速,内入脏腑,外入经络,凡气血凝聚者,皆能开通,配佐地龙利血搜风通络,专治眩晕、中风、口眼歪斜、手足麻木。上药合用,可取长补短,改善脑血液循环,促进脑细胞活化,降低颅内压等,有较好疗效。

中医验方连载——中风之处方三首

处方二 多年风湿痛转中风先兆:

组成:黑豆 100克,白酒 100毫升。

用法:将黑豆炒熟,装小碗内,加入白酒(满过豆面),加盖放锅内隔水蒸 5分钟(酒已吸入豆内),空腹吃光,全身盖被发汗 2小时,避风 3天。

功效多年风湿痛转中风先兆(或风寒入骨)。重症几次即可治愈不发,轻症1次见愈。

注意:牙不好的老人,可将炒熟的黑豆先研成碎末,再加白酒蒸 5分钟后吃光,功效一样。

处方三 中风口角歪斜之急治法:

方法:用手拉患者的耳朵,直至拉红耳朵,然后用针(已火烧消毒的针),在患者两耳垂处刺出血,无血用手挤出血。几分钟后,患者的歪嘴会恢复原状。等患者一切恢复正常了,才可送患者去医院。

功效放血治疗,可确保不留后遗症。若不经放血急救,直接送医院,虽可保命,但语言迟钝、行动不良等后遗症必留

引自:台湾新竹夏伯挺中医师的放血救命法。

本文摘自《中医特效处方集》,书中记载各种中风处方共五十四首。

治中风后吞咽困难(阴虚精亏)方
处方:丹皮、茯苓各15克,泽泻12克,生地24 克,山药10克,山茱萸、桔梗、知母各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阴补肾。用于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中医辨证属阴虚精亏型。症见吞咽不能,音喑失语,气短乏力,腰膝酸软,舌质红无苔,脉细。
治中风后吞咽困难(痰热阻络)方
处方:胆南星、卜夏、竹茹、黄芩、石菖蒲、郁金、瓜蒌各12克,枳实、陈皮、杏仁各10克,伙苓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化痰,祛风通络。用于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中医辨证属痰热阻络型。症见吞咽不利,饮水发呛,言语不利,舌强语謇,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中风后吞咽困难(气虚血瘀)方
处方:黄芪30克,赤芍、桃仁各15克,红花、当归、郁金、石菖蒲各12克,地龙、全蝎、远志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气活血,通经活络。用于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中医辨证属气虚血滞,脉络瘀阻型。症见吞咽困难,语言謇涩,面色萎黄或暗淡无华,肢体浮肿,苔薄白,舌质淡或紫黯,脉细涩无力。

创方者:陈桂霞

糖尿病性胃轻瘫中药治方

(肝胃气滞)
    处方:柴胡、白芍各10克,枳壳、枳实各6克,香附、佛手、丹参、葛根、黄芩、郁金各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用于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中医辨证属肝胃气滞型。症见胃脘痞闷不舒,胸胁胀满,疼痛;喜叹息,嗳气频频,急躁易怒,舌有条状黄苔,脉弦。
    专家点评:方中柴胡、香附调达肝郁,宣畅气血;佛手增强行气力量并能和中止痛;白芍药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枳实、枳壳理气消胀、化积,有促进胃肠蠕动作用;丹参、郁金活血通络,有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功能;气郁日久化热,予黄芩、葛根清热生津标本兼治。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之效。

糖尿病性胃轻瘫中药治方(痰湿内阻)
    处方:半夏、陈皮、枳实、瓜蒌、杏仁、太子参、薏苡仁各10克,茯苓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祛湿化痰,宣通气机。用于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中医辨证属痰湿内阻型。症见胸脘痞满不舒,恶心呕吐,口干而黏,头晕目眩,大便不爽,舌红苔腻,脉弦滑。
    专家点评:方中半夏、薏苡仁、茯苓燥湿,淡渗利湿以健脾;陈皮、枳实健脾理气消积;肺与大肠相表里,杏仁、瓜蒌宣肺通便;太子参、当归益气养阴,养血活血,祛邪不忘扶正。诸药合用,可祛湿化痰,宣通气机。

糖尿病性胃轻瘫中药治方(脾胃虚弱)
    处方:太子参30克,黄芪12克,党参、白术、当归、柴胡、甘草各10克,升麻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气健脾,升清降浊。用于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型。症见胸脘不舒,痞塞胀满,食欲减退,气短乏力,体倦懒言,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沉细。
    专家点评:方中用太子参、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养阴,补气健脾,运化腐熟水谷,改善气短、乏力等症状;柴胡、升麻升阳举陷,升清以降浊;久病人络,加当归养血活血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补气活血通络饮 

如果口服,药粉放在舌头低下,可以用热水冲服一下。如果想泡水喝,用开水冲混匀以后,稍微凉一点喝下,都可以。长期饮用无副作用。

补气活血饮

假如没有三七粉,也可以用三七花来代茶饮,3-5克就是3-5朵,不要超过10朵就可以,一天喝一到两次。

补气活血茶

 黄耆3克   枸杞3克  参须3克    当归3克   红枣7克
(做法)   沸水700 毫升倒入锅中煮开,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5分钟,倒入茶壶即可。

江西名医治多囊肾方

1、(阴虚湿淤) 
 处方:熟地12克,山药川牛膝、怀牛膝、炮山甲(先煎)各15克,山萸肉、丹皮、红花各10克,泽泻茯苓王不留行益母草各18克,车
前子25克,肉桂、制附片、砂仁(后下)各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温阳活血利水。用于治疗多囊肾,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湿瘀互阻型。症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腹有肿块拒按,尿少水肿,便溏纳差,舌淡暗有瘀点,苔白滑或白腻,脉沉迟无力。
2   (湿热蕴结)
处方通草3克,灯芯草2克,车前子、扁蓄瞿麦川牛膝、怀牛膝泽兰叶各15克,广木香栀子、生甘草梢各10克,滑石(包煎)30克(大便干结加制大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利湿热。用于治疗多囊肾,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下焦型。症见腰酸痛,肉眼或镜下血尿,腹部胀闷不适或按之痞块,肿而不坚,纳食减少,恶心呕吐,胸脘痞闷,眼睑或下肢浮肿大便干结,苔黄腻,脉滑数尿频、急、痛。
3   (肝肾阴虚)
处方天麻菊花、丹皮各12克,白芍25克,川牛膝、怀牛膝、生地、山药夏枯草泽泻各15克,山萸肉10克,石决明30克,茯苓益母草丹参各2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养肝肾。用于治疗多囊肾,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症见五心烦热,腰膝酸痛,头晕耳鸣,面色潮红,双目干涩盗汗,尿中带血,胁肋及小腹胀痛,或触到痞块口苦咽干便秘舌红、苔黄而干,脉细数而弦。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方剂

1、补阳还五加味汤  黄芪45克、赤芍25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地龙12克、桃仁6克、红花6克、大黄6克、鸡内金15克、苍术15克、寄生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效:益气活血,逐瘀化浊。

处方来源:摘自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0,(3

2 益气活血汤  黄芪30克、党参20克、茯苓15克、牡丹皮10克、白茅根30克、泽泻15克、益母草30克、生地15克、枣皮5。日一剂,水煎服。

功效:补肾健脾,益气活血。

处方来源:摘自 湖南中医杂志 1991,(6)。

3 益肾汤  黄芪50克、茯苓40克、白茅根50克、山茱萸30克、阿胶20克、三七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4剂为1疗程,平均25个疗程。

功效:补气活血,利湿消肿。

处方来源:摘自 浙江中医杂志 1992,(11)。

4 固肾涩精分清饮  山茱萸15克、沙苑子15克、桑螵蛸20克、芡实15克、莲子须5克、乌梅15克、泽泻15克、茯苓20克、菟丝子20克、黄芪20克、党参20克、益母草20克、荷蒂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服。

功效:健脾补肾,固肾涩精。

处方来源:摘自 河北中医杂志 1997,(3)。

5、益气补肾活血饮  熟附片5克、仙茅15克、红参1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白茅根20克、益母草20克、丹参2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泽兰15克、防己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效:健脾活血,益气补肾。

处方来源:摘自 黑龙江中医杂志 1994,(1)。

清胰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清胰汤(天津南开医院方)

【组成】柴胡15g 黄芩9g 胡黄连9g 白芍15g 木香9g 延胡索9g 生大黄(后下)15g 芒硝(冲服)9g 

湿重或有黄疸,加茵陈、栀子、胆草;

呕吐重,加半夏、代赭石;

痛重,加川棟子,重用延胡索;

兼食积,加莱菔子、建曲、麦芽、山楂;

胸满,加厚朴、枳实;

背痛,加全瓜蒌、薤白、防风、秦艽;

并发胆道蛔虫,加槟榔、使君子、苦楝根皮;

体虚中寒,去大黄、芒硝,加附子、干姜。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重证日服2剂,分4次服。

【主治】急性胰腺炎。上腹部疼痛,剧烈而持久,伴有间歇性加重,腹部压痛,腹肌紧张,恶心呕吐,发热。

【证析】上腹部疼痛是本方主证;胆胰郁热,壅滞不通,是此证病机。肝喜疏泄条达,胆宜清、疏、通、降。若因肝之疏泄失职,气机郁结,胆失通降之常,壅滞不通,不通则痛;气郁化热,则发热;胆气犯胃,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

【病机】胆经实热,壅滞不通。

【治法】疏肝利胆,泻热通腑法。

【方义】本方是治疗急性胰腺炎之效方,体现疏肝利胆,泻热通腑法则。方中柴胡、木香调气疏肝,延胡索理气活血,白芍柔肝缓急,通过疏肝、柔肝、理气、活血作用,能呈较好止痛功效,这一组药主要治肝。黄芩、胡黄连清肝胆之热,大黄、芒硝泻热通腑,通过硝黄通利作用,使胆道与肠道畅通则壅滞自去,壅滞既去则疼痛可止。这一组药在于清热利胆。两组药物照顾到了肝喜疏泄条达、胆宜清疏通降之特点,故有效。

【歌括】

清胰治疗胰腺炎,硝黄柴芍芩香连,

廷胡理气兼活血,通腑调肝病可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