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凡人风华:情溢北角——陈永观

 吴越尽说 2020-03-29

这一年中秋节前夕,刚担任党支部书记的陈永观,面对着全村128名花甲以上的老人,他说:我是你们的儿子——

 

情溢北角

 

——记苏州市优秀企业家、盛泽镇北角村党支部书记陈永观

 

作者:叶 勇  任 尚

 

当人们步入吴江盛泽镇北角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鲜艳的五星红旗,紫荆花区旗和素雅的厂旗迎着长风猎猎飘扬。农田一片盎然生机和着浓郁的开放气息令人心悦。矗立村口的钢架村标高大挺直,“欢迎你到北角来……跨入新世纪,塑造现代人”等标语镌刻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正是这个数年前还名不经传的小村庄,现在已成为市农副工三业协调发展标准化的典型样板,有“怒放的集体经济之花”的佳誉。

村党支部书记陈永观自加压力,开拓发展,奉献集体、造福百姓的思路和实践,被广泛地传为美谈。

 

48万元债务——创业者起步

 

北角,偏僻、闭塞,发展经济没有优势可言,过去的贫困和落后是出了名的。当地曾流传一句俗语形容村民的腰包“一块缺北()角”,其困境可想而知。直至80年代初,村级经济排名全镇倒数第一!

1984,担任10年生产队长的陈永观受命贷款48万元,筹建村办包装厂,村里委任一名厂长经营。不料仅一年间,贷款耗尽,一无所成,原厂长却辞职出走了。19868,陈永观以供销员的身份临危就任厂长,此时的陈永观面临着人生的一大块择:市场经济的新风已吹进盛泽,吹进北角,东方丝绸市场也正在开张,父兄姊妹劝自己也辞职经商,并在镇里买好了商品房,万事俱备,只欠行动了;然而,纸箱厂自己参与一砖一瓦地操办,难道就此让它垮掉?不!不善辞令的陈厂长开了一次全体职工会议,他恳请职工再留厂与自己苦干一年,当然,去留自愿。职工们有感于厂长的肺腑之言,新年报到,竟没有一人缺席。

创业,犹如横刀立马,来不得半点懈怠,1987,陈永观有340天奔波于苏州、常州之间跑原料、找资金、抓订单,尝够苦辣酸甜。为了省却1.15元的车费,陈永观常年靠一部自行车奔波于相距50多公里的盛泽和苏州之间,单程4小时,每周三、五趟,风雨无阻,烈日不歇,这样持续了多年。有一次到常州某化工厂提取3吨原料,对方竟偏不认帐,声称货款已退回。不容分说,闭门谢客。陈永观立等厂门,等其下班骑车出厂,看准去向乘公共汽车尾随而追,可是,不解人意的红绿灯又使追踪目标稍纵即逝。怎么办?第二天再从红绿灯等他!直至下一个红绿灯为止,第三天傍晚,陈永观不顾连日奔波,又在第二个红绿灯口撒开双腿,一路奔跑着追赶对方的自行车,终于探得其住址。然而笑脸迎来的又是一阵叱责和无情的逐客令,陈永观强忍屈辱,细说原委。终于“忠诚所感金石开”,对方不仅答应发货,还承诺愿意为北角纸箱厂常年供货!

陈永观失去的太多太多,作为一家之主,义务没有尽到,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几乎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天伦之乐;年底,不仅一分报酬未得,反而贴出1700元业务费……

无论是怎么辛苦,陈永观达观人生,诚心待人。他最爱吟唱的歌是《永远的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有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天道酬勤,陈永观以自己的拼搏,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年终一结算,纸箱厂还清了48万元贷款,还第一次获得利润40万元,这笔资金就成了北角村滚动发展的第一笔自有资金。

历经波澜的陈永观更增添了战胜挫折、搏击市场的信心和勇气。他收购苏州某厂8.5万元淘汰设备,又投资20万元办起了北角纸箱厂,几番风雨,几经磨砺,1990年实现净利120万元。1991年在镇领导支持下,陈永观借10万美元办起了纺丝制管厂,可是,缺技术、少人才,无疑于摸着石头过河,到苏州大厂求教,对方保密。他只好“偷师学艺”,到扬州聘请人才,对方开口就要10万元,于是他干起了“地下工作”,1.5万元成功地请来了师傅。如此,北角的企业日益壮大,属龙的陈永观带动了北角的腾飞。

 

5元慰问金——凝聚着人心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南方讲话给中国带来了大发展的机遇,当年6,陈永观担任了村支部书记兼厂长,有了一展身手、率领全体村民振兴集体经济的机会。可是,千头万绪从何抓起?中秋节前夕,陈永观将全村12860岁以上老人一个个请到村里开会,谈改革、议发展,并特别申明:从今以后,作为支部书记就是全村百姓的共同子女,大家对村里建设,对支部工作随时可以提出意见和看法。又郑重其事地向老人们每人发放5元钱的中秋节慰问金。耳听新书记贴心的话语,手捧为数不多却情义无价的5元钱,竟有不少老人眼含热泪,有的竟下跪致谢。这一幕,震惊了陈永观:这就是可敬可亲的父老乡亲啊!自己贡献不多,他们却感恩戴德。今后一定要当好这个书记,率领全村人民把北角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幕也启发了陈永观,抓工作要先从凝聚人心着手,他着力建设好三支队伍:

一是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党员管理制度和“三会一课”的学习制度;村、厂财务逐月上墙公开,接受全体党员和村民监督,书记开支由群众监督。二是团员青年队伍建设。陈永观书记指导发展了14名优秀青年入团,分别组织了学党章小组、帮困小组、科技兴农小组,还拨出资金建起了青年之家。三是村民队伍建设。组织成一支有35人的农民自我管理队伍,借助这支队伍开展活动。一是组织广大农户开展不定期学习教育活动,宣传党和国家有关两个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二是开展“八星”家庭评比活动(八星是:守法星、节育星、和乐星、育子星、敬老星、义务星、致富星、卫生星)。八星评比由村民自治成员参与选举,每个季度初评一次,半年度总评一次。这项活动受到村民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三支队伍的建设,有力地凝聚了北角村民的人心,村干部以自己的表率作用而不言自威,村民素质的提高,做到了几年来“无刑事案件、无赌博、无家庭纠纷、无超计划生育、无超占住宅地面积”。在最近创建省级卫生村活动中,人们连续义务出工一个半月而无半句怨言。至于家家户户搞创建更是闻风而动,不令而行。

 

1000万元利润——集体的财富

 

凝聚了人心,就凝聚了合力,凝聚了合力就预示着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也预示着北角村的集体经济会有令人欣喜的飞跃。

盛泽镇党委书记一直关心北角村发展,他对这株开放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集体经济之花倍加爱护、扶持,及时推出。市委组织全市各乡镇党委书记、总公司总经理到北角村参观考察,外省市领导也来参观取经。作为镇里农副工三业生产协调发展标准化的典型样板村,北角对全市村级建设产生了带头和示范的作用。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在北角这片原本一穷二白的土地上,有上级领导的关心、帮助,北角人民依靠集体的智慧、力量在两个文明共同进步方面创造出不凡的业绩。

北角村的社会事业蒸蒸日上。100%的村民用上了自来水,100%的农户改建了现代卫生设施,88%的农户装上了电话,所有农户接通了有线电视。社会保险事业方面,60岁以上老人定期享有养老金,80岁以上老人春节期间还特别献上一份寿礼。创建省级卫生村活动业已通过苏州市级调研,受到上级高度评价。村卫生室达到苏州市级先进标准。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983元。1997年全村实现工业利润1000万元.

从坎坷中走来的北角人不喜奢谈,却有着实实在在的理想与追求——争创苏州市级现代化建设示范村。

北角,已连续四年被评为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享有市工业明星村的荣誉。

陈永观不久前当选为吴江市人大代表。这位心中装着群众的干部公仆,热爱北角、情溢北角,用他的默默奉献,构筑集体经济的壮美。

本文发表于199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