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乔布斯回归挽救苹果公司,因为他天生是一位战争时期的CEO!

 shenlande 2020-03-29

来源:阿尔法公社

作者:A16Z创始合伙人BenHorowitz

本文是A16Z创始合伙人BenHorowitz在2011年所写,但文章内容却很切合现在的环境。现在毫无疑问是“战争时期”,创业公司的CEO们,做好准备带领公司打赢这场生存之战了么?

最近,埃里克·施密特卸任Google的CEO,创始人拉里·佩奇接任。新闻报道都集中在佩奇是否具有成为Google“门面”的能力上,因为佩奇远比善于言辞的施密特害羞和内向。但这个分析忽略了要点,埃里克·施密特并不仅是Google的“门面”,作为Google“和平时期”的CEO,他领导了过去十年中科技行业最大的扩张。相比之下拉里·佩奇似乎已确定Google即将“掀起战争”,他显然打算成为“战争时期”的CEO。对于Google和整个高科技行业而言,这将是一次深刻的变革。

1. 
什么是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

“和平时期”是指公司在自己的核心市场中拥有比竞争对手更大的优势,并且市场正在增长的时期。在和平时期,公司可以专注于扩大市场份额,并增强公司的实力。

“战争时期”是指公司要抵御迫在眉睫的生存威胁,这种威胁可以来自很多方面,包括竞争、剧烈的宏观经济变化、市场变化、供应链变化等。 

和平时期的经典任务,是Google尽全力提升互联网的速度。Google已经是搜索市场绝对的领头羊,只要互联网的速度变得更快,它就能从中受益,因为这会让更多的用户进行更大量的搜索。基于自身明确的市场领导地位,它更专注于扩大市场(抢增量),而不是打败竞争对手(抢存量)。

相比之下,经典的战时任务,是安迪·格鲁夫在1980年代中期面对日本半导体公司施加的难以遏制的威胁时,英特尔退出存储业务。在此任务中,竞争威胁(可能使公司破产)是如此巨大,以至于英特尔不得不退出80%的员工都参与其中的核心业务。 

我当过9个月的和平时期的CEO,之后的7年一直担任战时CEO。在角色的过渡时期,我在管理上的最大发现,是认识到和平时期与战争时期需要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有趣的是,大部分管理书籍都教你怎么在和平时期当一位CEO,却不说怎么做一位战时CEO。

例如,大多数管理书籍告诉你,绝不应在公开场合让员工尴尬。但安迪·格鲁夫却在一个挤满人的房间里训斥一名迟到的员工:“我在这个世界上拥有的只有时间,而你却浪费了我的时间。”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管理方式?

在和平时期,公司领导人必须最大化地扩张已经拥有的机会。他们会用各种方式鼓励技术创新,激发创造力,以寻找各种公司横向发展的可能性。而当公司处于战争时期,通常“弹药”有限,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去达成最重要、最紧迫的目标。公司在战时的生存,取决于对目标的专注和执行力。

当史蒂夫·乔布斯在1997年重返苹果公司时,苹果看起来距离破产只有数周时间,这是典型的战争时期。他需要每个人都精确地执行并遵循自己的确切计划。在核心任务之外没有个人创造力的余地。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基于Google在搜索市场的统治地位,管理层允许甚至要求每位员工将20%的时间用于自己的新项目,以此来促进和平时期的创新。

和平时期与战争时期的管理方式都非常有效,但是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2. 
和平时期的CEO与战时CEO的管理方式对比
  • 和平时期的CEO知道正确的协议会赢得胜利;战时CEO为了胜利有时会违反协议。

  • 和平时期的CEO专注于全局,并赋予员工做出详细决策的权力;战时CEO会做任何事情,以保证公司当前的主要目标得以执行。

  • 和平时期的CEO会招大量有才能的人;战时CEO除了保证自己公司有足够的优秀人才,在需要裁人时也不会手软。

  • 和平时期的CEO花时间定义公司文化;战时CEO让战争来定义公司文化。

  • 和平时期的CEO总是有一个应急计划;战时CEO知道,有时候你必须孤注一掷。

  • 和平时期的CEO知道该怎么做会让公司具有很大的优势;战时CEO会剑走偏锋。 

  • 和平时期的CEO努力让自己的行为不越界;战时CEO为达目的有时会做一些“很过分”的事。

  • 和平时期的CEO希望利用自己无形之中的优势去打败竞争对手;战时CEO则更倾向与竞争对手贴身肉搏。

  • 和平时期的CEO的目标是扩大市场;战时CEO旨在赢得市场。

  • 和平时期的CEO努力容忍一些与计划偏离的事;战时CEO则完全不能容忍。

  • 和平时期的CEO不会主动表态;战时CEO则希望自己的声音和意志充满整个公司。

  • 和平时期的CEO最大程度地减少冲突;战时CEO有时却会加剧矛盾(只要对公司有利)。

  • 和平时期的CEO努力争取广泛的支持;战时CEO不会刻意去建立共识,但也不会容忍分歧。

  • 和平时期的CEO会为公司设定宏伟的目标;战时CEO忙于“打仗”,没时间去看那些没经过实战的顾问们写的管理书籍。

  • 和平时期的CEO对员工进行培训,以确保他们对公司有高满意度并拥有一个好的职业发展;战时CEO训练他的员工,以确保他们在“战斗”时不被打败。

  • 和平时期的CEO有类似规则,例如“我们将退出不属于第一或第二名的所有业务”;战时CEO通常没有排名第一或第二的业务,因此不必遵守这种奢侈的规则。

3. 
CEO可以兼具这两种技能么?

人们可以争辩:我在和平时期担任CEO时失败了,但在战争时期会获得成功。约翰·钱伯斯在思科公司担任和平时期的CEO时表现卓越,但在思科与瞻博网络、惠普等竞争对手“打仗”时则表现挣扎。史蒂夫·乔布斯则是典型的“战时管理风格”,他在和平时期离开公司,在最激烈的战争时期回归公司,并带领公司实现了复兴。

回到那个问题,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很难。同时掌握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的技能,不但意味着CEO要理解许多管理的规则,还要能在适当的时候知道如何应用或违反这些规则。

另外,CEO要注意,绝大多数管理书籍都是管理顾问写的,他们研究的是和平时期成功的公司,所以书中描述的都是和平时期CEO的技能和方法。实际上,除了安迪·格鲁夫这样打过仗的CEO写的书外,我不知道还有哪些管理书籍会教你如何在战争时期进行管理。

在搜索市场,Google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在社交网络方面,Google必须奋起直追。Google能在拉里·佩奇的带领下一飞冲天么?这取决于他最终成为战时CEO的效果,更取决于他能否把谷歌这个行业中最大的和平时期的公司,切换到战时状态。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