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寅恪为何要写出“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爬虫爱书 2020-03-29

文·段宏刚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纵观华夏上下5000年历史,大师辈出的时代至少有三个,一是先秦时期,二是唐宋时期,三是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之所以能够大师辈出,一是跟清代的学术积淀有关。

从清代末年开始,西风逐渐东进,跟旧有的封建思想和传统文化产生了激烈碰撞,为保护传统文化,适应时代发展,更好地用文化服务于新时代,清代一批学者以身作则,其中以“乾嘉学派”最具有代表性,从出世以来,传承有序,一直延续到清代末年,期间诞生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段玉裁、惠栋、戴震等大学者,他们以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通过考证和分析,对我国数千年的文献典籍,进行了大规模整理和总结,有效保护了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给后人的阅读和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

陈寅恪为何要写出“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民国大师(陈寅恪右二)

可以说,清代学者在治学精神上给民国学者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们苦心孤诣,给民国学术成果的爆发打好了坚实基础。而民国许多学者又师承于清代学者,在这种尊师重道的师承关系中,民国学者收获学术的辉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二是民国时期的学术氛围非常自由,给学术争鸣和文化创新提供了优良的外部环境。

依靠这两个条件,民国能出现大师辈出和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历史的必然。

自古以来,真正的知识分子,在骨子里都会受到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影响,每个学者在做学问时,并不是享受书斋里的自娱自乐,而是主动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关联起来,忧国忧民思想贯穿一生。而民国时期局势不稳,此时期的学者身上,多了一份“文化救国”的担当,促使他们更有资格享受“文化英雄”的光环,更能受到后人的关注和景仰。

陈寅恪为何要写出“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陈寅恪

在民国众多大师中,陈寅恪(1890年——1969年)绝对称得上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大师,更是一位文化英雄。

陈寅恪出生于江西修水一个书香门第,其祖父陈宝箴(1831年——1900年)是清末重臣,官至兵部侍郎、湖南巡抚,系“维新派”的骨干成员,同时在文化、经济等领域都有卓越贡献。

陈寅恪父亲陈三立(1853年——1937年)继续发扬陈家的家学传统,被誉为“清末四公子”之一,他一生致力于发扬光大“同光体”诗派,让这个诗派成为近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流派,同时拥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的美誉,参与了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许多重要事件,把他看作是中国近代文学的奠基人,毫不为过。

到了陈寅恪这一代人,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他跟大哥陈师曾(1876年——1923年,国画大家)、二哥陈隆恪(1888年——1956年,著名诗人)、小弟陈方恪(1891年——1966年,著名诗人)四人,让陈家的家学传统发展到顶峰,给近现代文化史留下辉煌的一页。

陈寅恪为何要写出“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陈寅恪著作

陈寅恪在历史学、古典文学、语言学、诗歌、教育等领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源于他自小酷爱传统文化,并且勤奋好学,曾经下过很多功夫去钻研传统文化,之后又先后留学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国家,对西方文化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学习,极大地开阔了个人眼界。

到后来,他真正做到了学贯中西,成为民国时期最为博学多才的超级学者之一。在治学上,他熔古铸今,中西结合,能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高度,既遵循乾嘉学派“在史中求识”的科学精神,又广泛吸收西方的“历史演进法”,总结出了许多历史的真相,提炼出了许多振聋发聩的学术新观点,对近现代的学术研究风向和研究方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尤其在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的研究上,陈寅恪的研究具有典范作用和权威价值,直到现在,我们学习和研究这些朝代的历史,都以他的研究成果为蓝本。

以陈寅恪的学术成果和文化贡献来看,他完全对得起“清华百年史上四大哲人”、“前辈史学四大家”、“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的殊荣。

陈寅恪为何要写出“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陈寅恪手稿

古往今来,真正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大学者,都是文化修养与人格修养完美合一的人,他们能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去熏陶和感染每一个人。陈寅恪恰恰就是这样的人,在不断提升自己文化修养的同时,并没有忽略自己的人格修养。

对于陈寅恪的人格精神,我们最为熟悉的莫过于那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倡导知识分子在学术研究上,不能人云亦云,必须秉持严谨、客观、公正的态度,时刻凝注自己的独立思考精神和自由意志,不屈从于任何思想的束缚,哪怕以死力争都在所不惜。这是对千百年来知识分子的傲骨精神和高风亮节的最好注解。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自陈寅恪在1929年写给国学大师王国维(1877年——1927年)的纪念碑铭文,既是他向前辈大师投去的崇高敬意,又是他对自己治学精神的要求,他这句名言跟昔日的大师们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语)”,等名言警句遥相呼应,到今天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坐标。

陈寅恪为何要写出“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陈寅恪手稿

除过这句众人皆知的名言,陈寅恪于1945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忆故居》,同样是他的人格精神的集中体现,诗曰: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

竹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其中,颔联”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一句,跟那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具有同样的警世意义,表达了他一生坚守自己的浩然正气和铮铮骨气,拒绝随波逐流,宁可失意和孤独,宁可被世俗社会所误解,也不愿丢失自己的人格理想,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壮和决绝?也许只有人生达到一定境界,才能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陈寅恪为何要写出“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陈寅恪全家福

写作《忆故居》时,陈寅恪接近花甲之年,在此时,他非常清楚自己内心这一生的追求是什么,无论时事如何变迁,个人命运怎么沉浮,内心坚守的理想依然明光烁亮,引领着精神走向自由和光明。

况且,在创作《忆故居》的1945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八年抗战终于取得胜利,人们普天同庆。然而,忧国忧民思想在他身上再次发作,破碎的山河虽然迎来了胜利,但残留的岁月仍旧赶不走心头的孤独和悲凉。

古来圣贤皆寂寞,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十分丰富,所拥有的文化修养超过了绝大多数世人,那么,他注定是孤独的。因为高处不胜寒,知音难求。

一代大师陈寅恪何尝不是这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