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让梦想只剩下梦。

 附子嘻嘻 2020-03-29
我有一个做高管的学生在我的讨论组里说,任何行业,只要从业七年以上就能对自己从事的领域比较了解。

她说,复杂的问题解决多了,就成了别人眼里的专家了。

她同时也举例了两个格局不错的大咖的生活状态。

第一个是医学界的专家,院士级别的。

平时很忙,但是手绘解剖图谱,出书写文章,一样不落的都能做好。

这些还都是他安在飞机上休息的时候做的工作。

而且担任会议主席的时候,他做完开场,就在嘉宾席闭着眼睛。

有的人以为他没听,但是轮到他总结的时候,几乎所有内容都了然于胸。

我这个学生说,他以为这个医学大咖都八十多了,平时肯定没时间做一些小事,但是只要和他约定好时间,他保证能把这些事情做好。

还有另外一位也是医学界的一位大咖。

这个人是学日语出身的,但是国内医学领域主要是以英文为主。

为了能用英文做演讲发文章,他每天搬个小凳子苦练英语。

但是练英语的时候他已经30多岁了,挺吃力的。

不过现在六十岁了,作为国内临床研究的专家,苦练英文这一关对他来说早就成为入门的一个小门槛了。

后来我在我的讨论组里补充,像这些人属于格局比较优秀的人,不用七年,三年可能就会比同龄人要优秀的多,因为他们的效率很高。

而一个行业里也有呆十几年,几十年,一直混日子的人,最终熬过了一生,但是专业领域的事,依然搞的糊里糊涂,或者认知止步不前。

我记得我举例过一个自学中医的人。

年轻的时候和老中医学习,学一半觉得赚钱太慢,出去摆摊倒腾文玩古董。

过了不惑之年,觉得中医赚钱,又回来做中医。

但是就考一个执业资质,前前后后,磨磨唧唧,反反复复,拖了7年。

要不就是考试之前应邀去某不正规养生会所当中医传人,要不就是找人拉投资去办中医诊所,想成为股东创始人。

最终他做的事情越多,发现麻烦越多,麻烦越多,就越觉得还不如回来考中医的执业资质。

但是每次回来埋头学习的时候,总是有各种事打破他的闭关和潜心读书。

最终年过五十,觉得还是等着家里拆迁比较稳妥。

这就是现实。

想赚大钱,想得盛名,第一步就是战胜惰性。

不懒惰只是必要不充分的条件。

悟性,勤奋,努力,专注,天分,机运,都缺一不可。

有的人老说运气不好,运气不好。

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别总迷信运气。

奥运会短跑比赛的机会给我,我一个二百斤的大胖子跑个毛线啊我。

同理,任何高薪都是留着给有驾驭这个职位的人的。

所以我说,多读书,多增加阅历,找到一个事业,一门精进。

有的人只会说,这是鸡汤,我要干货。

如果你问这些二傻子什么是干货。

他们一定会举例中彩票啊,买股票翻十倍啊,用十分钟学会某样专业技能啊。

都是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这些人老了之后也就是车上抢抢坐,超市里跑步抢抢免费的洗衣粉和鸡蛋的老可爱。

年轻的时候做白日梦,老了之后也只剩下做梦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