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美召开南极会议,中国代表被赶出会场,代表含泪发誓如今成真

 读书快乐爽 2020-03-2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象》 的这句话很多人在读到时都会从中感到一股力量,此句原意虽是激励人们奋发图强,但用在建国初的中国依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我国久经战争国力还很羸弱,初期更是遭受过其他国家的羞辱和嘲笑。但正是本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代代先辈们通过自身努力才让祖国变得如此强大。1960年我国登山队从珠穆朗玛峰北坡登顶成功,回击了当时苏泊尔政府“中国人登不上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根本不能算是中国的领土范围”的叫嚣。许海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夺得我国历史上首枚奥运会金牌。1985年科研人员在南极建成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通过上面种种努力才有了如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大国地位。

中国南极考察队

但南极考察站的建立还有着一个屈辱的故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83年9月我国派出代表参加《南极条约》第12次协商国会议,代表团团长是郭琨。据其在采访中透露,在参加会议时中国代表被区别对待得到了二等公民的待遇。当时参加会议的国家很多,出席代表坐席是没有划分等级的,但中国代表团无论是坐席还是分发到手头的文件,与别人对比都能够看出明显的差别对待。虽然代表团感到不公,但为了会议的正常进行还是没有提出异议。

第14次协商国会议

众所周知,南极洲是当今唯一没有领土主权的大陆,在南极更是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土地,在两百年前南极大陆首次被发现之后,各国开始对南极的探寻,毕竟能够更早的开发南极洲对一个国家的实力增强有着重要意义。为了保护南极洲在各国探索中不被恶意破坏,1959年12月,最先抵达南极的十二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规定南极洲不得用于军事领域的开发,相互促进南极地区的自由考察,推动国际合作共同发展。

因长城站是建立在南极圈外的,所以很多国家嘲讽中国如果是为了科学就应该在南极大陆上建立。1989年2月26日,我国在南极大陆东南部的拉斯曼丘陵,建立了第二个考察站—中山站,自此我国代表再也不会被屈辱的赶出会场了。

<div '="">

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

2005年1月,我国南极科考员甚至登上被称为地球“不可接近之极”的南极内陆冰盖最高海拔的,这一壮举更加彰显我国实力的强大,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结语

我国实力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哪怕开始实力弱小,但经过先辈的努力也令我国在当今国际社会站稳了脚跟。受到屈辱不公平对待并没有什么,将不公转变成发展实力的动力才是令人敬佩的,这也是祖国能够短短几十年就取得如此成就的关键。

感谢前辈们的努力让我们有了今天幸福的生活,正如那句:“打不到你的,终将使你变得强大”。

参考资料

《周易·乾·象》

《南极条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