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始缮终,是我们对待北宋汝窑的最好态度

 景德镇的瓷 2020-03-29


 1,古瓷器底足鉴定之“棕眼”

 康熙时底釉处往往出现大小不一的“棕眼”,疏密不均,但无论大小都能从“棕眼”中清晰地看到胎体。而光绪民国及现在仿康熙的作品“棕眼”较浅,从“棕眼”里一般看不到胎体。

 2,新老瓷器最简单鉴定法、观察胎质是否滋润.老瓷器制作用的胎泥都经过陈腐,加上露胎部分长期与外界物质和空气接触,经过风化和吸取营养,胎质有滋润的感觉;仿品瓷器的胎质一般则较为干涩。

 3,先看釉面光泽:光芒内敛,有如薄雾覆盖其上,这是非常老化的釉面才具有的“如雾状膜皮”,若是一般状态的老化釉面,只是光芒柔和、不刺眼。

 4,对于识别伪品,有时仅凭器足便可论定。因而,研究并类比各个时代不同形式的器足特点,找到其继承发展的演变规律,对于历代古陶瓷的鉴别更是极其重要的。

 5,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爱好者甚多。可火爆的市场、高额的利润,致使大量的仿品流入市场。赝品越仿越真, 档次越仿越高,做旧手法越做越到家,搞得一些专家们也真伪难辨。

 6,古陶瓷釉中有气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有的器物气泡特征十分明显,用肉眼即能观察清楚,形成很深的直观印象;而有的器物虽然有明显的气泡,但气泡的特征却不是很明显;也有的器物釉面无明显的气泡,甚至无气泡。

 7,仿古瓷的作旧者也注意到对这种使用痕迹的模仿。近几年来在古瓷市场上就有这种用擦拭方法制作软道使用痕迹的古瓷赝品出现,若用“光点观察法”鉴定,它们的釉面也会出现“蛛网状光晕”软道痕迹,并且这种蛛网晕也会随着光点的移动而移动。对这种作旧器怎样识别呢?这就需要鉴定者具备辩证分析的头脑。对古瓷器长时期擦拭使用,它的表面被空气中的硬质微粒划伤所自然形成的“蛛网状光晕”软道痕迹,同用速成法在很短期间内人为制造出的“蛛网状光晕”软道痕迹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一个是用软布轻拭出来的,另一个是用极细的高标号砂纸(或用软布抛光机)打磨出来的;一个是按照人们擦拭器物的习惯形成软道痕迹分布的,另一个是为了在瓷釉表面造出使用痕迹而刻意到处打磨的;一个的软道痕迹轻重分布是合理的,另一个的软道痕迹分布是同人们使用擦拭的习惯相悖的。若设身处地、辩证分析,两者差异,不难区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