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全解 | 孙子兵法 · 作战篇

 秋琰 2020-03-29

想阅读 孙子兵法全文及翻译,在本公众号回复“孙子兵法”即可

孙子兵法·作战篇

  1、【原文

  (一)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二)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三)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四) 国之贫于师者:〔远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屈力〕(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 戟螲(蔽)〔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五)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六)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七) 故兵贵胜,不贵久。

  (八) 故知兵之将, (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2、【注释】

  ① 驰车: 轻型战车,即轻车,驾以四马。

  ② 千驷: 千辆。四马拉车称驷。

  ③ 革车: 重型战车,即重车。

  ④ 乘(shèng): 辆。

  ⑤ 带甲: 身披甲胄的战士。

  ⑥ 馈粮: 输送粮食。

  ⑦ 内外: 国内国外,指后方与前线。

  ⑧ 宾客: 外交使臣。

  ⑨ 胶漆: 胶与漆,指粘结修理军事装备的材料。

  ⑩ 车甲: 战车和铠甲。

  奉:供应。

  千金: 泛指开支大。

  举:出发、开拔。

  用战: 进行战争。

  久:耗时长久。

  钝兵挫锐: 指兵力消耗, 锐气挫伤。

  屈: 竭、 耗尽。

  暴(pù) 师: 陈兵于外, 蒙受风霜雨露。

  殚货: 耗尽钱财。

  乘: 趁。

  起:起兵来袭。

  善其后: 收拾残局。

  兵闻拙速: 战争中只听说有笨拙的速决。

  巧之久: 巧妙地持久。

  役不再籍: 兵役不征发两次。役,兵役;籍,按名籍征役。

  三载: 运载多次。三并非实指。

  取用于国: 在国内征用粮食。

  因粮于敌: 从敌国取粮。

  远输: 长途运输。

  近师者贵卖: 近,靠近;师,军队;贵卖, 物价高涨。

  丘役: 赋役。

  力屈: 人力耗尽。

  殚: 空竭。

  罢,通“疲”。

  橹:大盾。

  丘牛: 大牛。

  大车: 牛车。

  务:务必、力求。

  钟:容量单位。

  (jì)秆: ,通“萁”,豆稭;秆为禾秆。秆皆为牛马的草料。

  石:重量单位,古代以一百二十斤为一石,约合今三十公斤。

  取:夺取。

  货:以财货赏赐。

  更:更换。

  车杂而乘之: 即将缴获的战车混杂在自己车阵中乘用。

  卒:降卒。

  善:善待、宽大。

  益强: 更强。

  司命: 掌握命运。

  主:主宰。(燕永成)

  3、【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作战,其一般规律是:要动员轻重战车千百辆和全副武装的十万大军,还要不远千里去远送粮草。这样,里里外外的开支,包括接待诸侯客使所需花销,维修保养各种战具所需胶漆等器材,以及供应补给车甲装备的费用,每天耗资都会有千金之巨。然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

  用兵打仗,若靠旷日持久去取得胜利,那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强攻城邑,又必致兵力大量损耗。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就会使国家财力匮乏。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军力损折、财货耗尽,列国诸侯就会乘此危机而发起进攻,到那时,即使有足智多谋的人,也无法挽回危局了。所以,在军事斗争中,若能速胜,即使拙于智计,吾亦取之;但若使战争旷日持久,则纵巧于指挥,吾宁舍之。战争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情况,是从来就不曾有过的。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之害的人,也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之利。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再次向国人征集,粮秣也不多次转运;向国内征取一次之后,就要从敌人那里求得补给。所以,军队的粮秣供应就充足了。

  国家由于用兵而导致贫困的原因有二:一是军队去国远征,去国远征就需远道运输,而远道运输就会使百姓弊于道路而日益贫困。二是靠近驻军,而靠近驻军,就会使军市物价飞涨,物价飞涨就会使军中财力枯竭。军中财力枯竭,国家就会急于加重赋役征发。兵力损耗于外,家庭经济也因受破坏而陷于空虚。百姓的财费损耗过半;公家的财费也会因车马疲弊、甲胄矢弩与戟盾矛橹等武器装备的消耗,以及丘牛大车的征用,而损耗过半。

  所以,明智的将帅都力求取食于敌。食敌一钟粮食,就相当从本国运输二十钟;消耗敌人一石草料,就相当从本国运输二十石。

  部众奋勇杀敌,是由于他们有同仇敌忾之心;勇于夺取敌利,是由于有财货之赏。所以,在车战中,凡缴获战车十辆以上的,就奖赏首先缴获战车的人,并且换上我军的旗帜,再将所获战车混合编入我军行列,而对所俘敌众,要妥于收养,不要杀害他们。这就是所谓既战胜了敌人而又增强了自己的力量。

  所以,用兵打仗贵在速战速决,而不要旷日持久。

  深谙用兵之道的将帅,是民众生死的掌握者,国家安危的主宰者。

  4、【鉴赏】

  春秋时期,诸侯蜂起,相互间攻伐砍杀,连年征战不断。每发动一场战争,从招募士兵、操练军队、调集物资、组织运输,到行军布阵、攻城掠地、血肉相搏,直至尸横遍野,战争结束。对交战双方来说,无论胜负,还是媾和,都要耗尽大量人财物力,以致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因此,如何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胜利,成了军事家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作战》篇从战争对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依赖关系出发,着重论述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胜思想,并提出“因粮于敌”等原则,充满了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孙武指出,凡兴兵打仗,除出动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千里运粮之外,还要部署各种武器装备、器材物资的供给,伤亡人员的补充,提供外交使节的往来费用,以及前方后方各项与战争有关的开支等。所有这一切,糜费巨大,以“日费千金”来形容并不为过。这样,才能保证十万大军顺利远征。

  用这样庞大的军队去作战,当然要求速战速决,尽早取得胜利。旷日持久地拖延战争,只能带来一连串的弊端,军队疲惫,锐气挫伤,战斗力削弱,国家财政府库空虚。一旦有其他诸侯趁此鹬蚌相争之机出兵,后果将不堪设想。即使有高明才智之人,也难挽回危局。故只听说用兵打仗宁可笨拙也要迅速获胜的道理,而从未闻有光顾显示技巧久拖下去的。拖延战争决不会使一个国家获得利益。所以,若不深知其中害处之人,肯定不懂得打仗务求速胜的种种好处。

  善于用兵的将帅无不坚持速胜论的军事指导思想,同时在具体的军事行动中遵守这样一条军事原则,亦即不是一味地从本国征调军队,也不能过多地从国内千里迢迢地调运粮草,而是要想方设法地在敌国解决粮草和兵员补充问题,“因粮于敌”,“务食于敌”,善待和使用俘虏。从敌人那里获取一钟粮食,其利相当于从国内运送二十钟粮食;获取一石饲草,其利相当于从国内运送二十石饲草。对俘虏“卒善而养之”。然后编入自己的队伍充实军力。再加上赏罚分明、激励士气等手段,这支军队就会愈战愈勇,愈战愈强。

  导致国家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远道运输,百姓因运送军备而疲于奔命。靠近军队的地方则物价飞涨,结果弄得军中生活困难,国家为支撑长期的战争和远道运输,别无选择,只有不断地加重赋税。如此一来,举国上下是一片“力屈、财殚”的局面。生民涂炭,国步维艰,也就在所难免。

  说到底,善于用兵打仗的将帅一定要贯彻速胜的思想,也要尽可能地避免远道运输的毛病。这关系到国家的安危。

  孙子总结长期以来的战争经验,提出速胜的军事思想在许多场合下是合理的。一方面可以减少战争中人、财、物力的消耗,另一方面又可防止“诸侯乘其弊而起”。但今天的人们在阅读《孙子兵法·作战》篇时,如果将这作为普遍的永恒不变的军事思想或原则来看待,是会遇到一些麻烦的。如弱小民族在反对强敌入侵时就不适用,还须仔细把握速胜与持久的辩证关系。(邵祖新 董凌白)

------------------------------------------------------------ 
文章和视频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想学更多古诗词,关注【古诗词全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