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全解 | 孙子兵法 · 军形篇

 秋琰 2020-03-29

想阅读 孙子兵法全文及翻译,在本公众号回复“孙子兵法”即可  

孙子兵法 · 军形篇

  1、原文

  (一)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有余〕,攻则(有余)〔不足〕。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二)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 〔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三)(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者,形也。

  2、【注释】

  ① 形: 指战争时客观存在的战略状态。

  ② 为不可胜: 创造不可被战胜的条件。

  ③ 待敌之可胜: 等待敌方可以被战胜的时机。

  ④ 必:必定、确实。

  ⑤ 可知: 可预知。

  ⑥ 不可为: 不能一定做到。

  ⑦ 守:采取守势。

  ⑧ 攻:采取攻势。

  ⑨ 守则不足: 采取守势是由于力量不足。

  ⑩ 九地: 极深的地下。

  自保而全胜: 保存自己并完整地取胜。

  见:预见。

  不过: 没有超过。

  秋毫:秋天鸟兽新生的毫毛,极轻细。

  多力: 力大。

  易胜者: 易于被战胜者。

  智名: 智慧的名声。

  勇功: 勇武的功业。

  忒:差错。

  措:措施、方法。

  已败者: 已注定失败者。

  不失敌之败: 抓住敌人已败的机会。不失,不错过,即抓住。

  胜兵: 能打胜仗的部队。

  先胜: 指战前已具备了取胜的条件。

  道:战争之道,君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将卒为国尽忠等。

  保法: 保障法制、法令的贯彻。

  正:主宰。췍 兵法: 用兵胜败之法。

  度:丈量,此指土地大小。

  量:容量, 指粮食多少。

  数: 兵数。

  称: 称量、 对比。

  胜: 胜利。

  地生度: 有土地就可丈量它的面积。

  度生量: 土地面积决定粮食的产量。

  量生数: 粮食产量决定士兵数量。古代兵农合一。

  数生称: 士兵数量可比较双方力量。

  称生胜: 双方力量对比决定胜负。

  若:好像。

  以镒称铢:以重举轻,即不费力。镒,重量单位,一镒有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之说;铢,二十四铢为一两。

  胜者: 指力量对比占优势而能取胜的一方。

  决:打开决口,引申为开掘、挖开。

  千仞: 形容极高。仞,一仞八尺。

  谿:山涧。(燕永成)

  3、【译文】

  译文:孙子说:从前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首先创造出不可被战胜的条件,然后去等待敌人可被我战胜的条件的出现。不可被战胜的条件,其创造在于我方自身;而可以为我所战胜的条件或可乘之隙的是否出现,那就在敌人方面了。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能够创造出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而不能迫使敌人一定会为我所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但不能单凭自己的主观努力就会实现。创造不可被战胜的条件,是我方在防御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旦敌方出现可以被战胜的条件,那么我方就需采取攻势动作了。采取防御,是由于敌人的力量比我强大;而采取攻势,则是由于敌人的力量较我弱小。善于防御的人,能深密隐蔽兵形,犹如藏在极深的地下,敌莫知所在;善于进攻的人,能高度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犹如动作于九霄云外,敌莫知所御。所以,这样既能保存自己而又能取得完全胜利。

  译文:预见胜利不超过常人的见识,就算不上高明中最高明的;经过激烈的战斗而夺取胜利,并博得天下人的称赞,也不能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这就好比能举秋毫之重算不上多力,能见日月之光算不上眼明,能闻雷霆之声算不上耳聪一样。古时所说善于用兵打仗的人,都是在敌人已经处于可能为我战胜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他们打了胜仗,没有令人惊奇之处,也没有料敌制胜的名声和勇武威猛的战功。他们获取战争胜利而不出任何差错;其所以不出差错,是由于他们所采取的制胜措施都是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之上,是战胜那早已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敌人可能被击败的机会。所以,胜利的军队,总是首先创造必胜的条件而后才去寻求与敌交战;失败的军队则往往是先贸然与敌交战,然后再在交战过程中去争取侥幸的胜利。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必须修明政治而为不可胜之道,并同时确保法制通行无阻,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战争命运的主宰者。

  译文:计地出卒之法有如下五个环节:一是对土地幅员进行丈度的“度”;二是对物产资源进行估量的“量”;三是对兵员众寡进行计算的“数”;四是对双方军力进行对比的“称”;五是对双方胜负情状进行评估的“胜”。由于敌我双方拥有土地幅员大小的不同,就产生对双方物产资源多少进行估量的“量”的不同;而由于这种“量”的不同,就产生对双方兵员众寡进行算计的“数”的不同;由于这种“数”的不同,就产生对双方军力强弱进行对比的“称”的不同;由于这种“称”的不同,就产生判定胜券谁属的“胜”的不同了。胜利的军队较之失败的军队,就好比以“镒”称“铢”那样处于绝对优势,而失败的军队较之胜利的军队,则像用“铢”称“镒”那样处于绝对劣势。通过称量对比的胜方,它指挥部队作战,就像把山涧积水从万丈悬崖上决开一样,这就是军事上的所谓“形”.

  4、【鉴赏】

  《形》篇所谓“形”,就是形象、形状、形体,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周易·系辞上》说:“形乃谓之器”,器就是器物,看得见,摸得着,清清楚楚呈现在眼前。该书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古人注释:“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在古人看来,自然界是从“无体”

  的道,慢慢转化为“有质”的形。战争中军队都显示出一定的“形”,如队伍、装备、旗鼓、士气等,实际上代表了它的军事实力。《孙子兵法》全部讲的是如何用军队去战胜敌人的法术,而《形》篇就是阐述如何加强和运用军队的“形”,以及由“形”决定战争胜负的规律。

  如何加强军队的形,孙子首先提出了“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英明论断。他在后面又补充说:军队要“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预先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如占领制高点,修筑防御工事,储备充足的武器和粮食,军队士气高昂、训练有素等,这样就使自己不可战胜,也就是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又要等待敌人出现松懈、空虚或混乱的“可胜”时机,一举将其击溃或歼灭。这是孙子在论述军队的形时,提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不仅在军队打仗时极为有效,在其他非军事领域,如商业竞争、体育竞赛、医疗疾病等方面,也能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运用军队的形进行攻守时,孙子强调,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最佳效果。守要使敌“不可胜”,攻要千方百计使敌“可胜”。守时“藏于九地之下”,无影无踪,使敌无法进攻;攻时“动于九天之上”,来势凶猛,使敌闻风丧胆。战争决策者利用军队去进行战斗,指挥得好与不好是大不一样的。运用同样的形,包括军队和自然条件,有的指挥者频频失利,而有的指挥者能在战场上驰骋千里,神出鬼没,既能保全自己,又能全歼敌人,使捷报频传,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

  为了加强军队的实力,孙子进一步提出“修道而保法”的主张。所谓“道”,就是《计》篇所说的“令民与上同意”,也就是《谋攻》篇所说的“上下同欲”。这是一种上下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理想境界。所谓“法”,就是军队中各方面的法制、法令。根据孙子阐述,法包括“曲制”(部队编制)、“官道”(将吏职责)、“主用”(掌管物资费用)等项。只要加强军队内部的团结,使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又健全军队的法制,使命令通达、纪律严明,军队具备这样的“形”,就能成为“胜败正”,即胜败的主宰。军队打仗无往而不胜,决不会败下阵来。

  按照一般的法则,孙子认为,军队的实力是由“度”、“量”、“数”这些因素决定的。“度”指国家疆域的大小,“量”指物产的多少,“数”指人口的众寡。由这些因素而形成“称”,即国家和军队的实力。再由双方的“称”而决定战争的胜败,即实力强者胜,弱者败。孙子所指出的这个规律,在通常情况下都是正确的。如春秋时代的战争,总是齐、晋、楚、秦、吴、越几个大国取胜。

  基于上述论断,孙子提出有“胜兵”和“败兵”两种兵形,并作了鲜明的对比。他说:“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在未开战之前,看一看双方的兵形,就知道哪方是胜兵,哪方是败兵。因为胜兵作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先为不可胜”,人强马壮,士气高昂;而败兵正好相反。在用冷兵器作战的时代,胜兵与败兵之形尤为明显。

  最后,孙子指出,胜兵之形“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这里已经有“势”的作用。“形”借助于居高临下的“势”更能发挥其威力,为下面《势》篇的阐述作了铺垫。(杨善群)

------------------------------------------------------------ 
文章和视频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想学更多古诗词,关注【古诗词全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