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鬓边不是海棠红》真的在弘扬京剧文化吗?

 昵称22998329 2020-03-29

应邀讲一讲《鬓边不是海棠红》。

之所以要讲,是因为里面的男主尹正靠吃播上了好几次热搜,然后就有人来问我,怎么觉得商细蕊的原型是程砚秋先生?

额,然后我就快速地看了看。

先快速为我们祖师爷做个回应,商细蕊这个角色,初看像是四大名旦的人设融合——

比如商细蕊从前唱生,后来改旦,这有可能是尚小云,他幼年随李春福学老生,而后改武生,最后改旦。

吃货人设肯定就是程砚秋先生了,但我保证怹的吃相绝不是这样。并且不要再说姆们祖师爷胖了,怹早年出名的时候根本不胖:

商细蕊不去吃北平梨园会长的寿宴而去妓院体验生活,可谓先声夺人。原来,人家是为了唱《玉堂春》。

四大名旦都曾经演过《玉堂春》,“大家闺秀”风格大概指的是梅兰芳,“窑姐儿”风格说的是荀慧生,“四大名旦”中这出戏演得最好的乃是程砚秋先生,怹老人家第一次到上海,打炮戏便是《玉堂春,梅兰芳先生看了这出戏,也感慨“还是老四演得好”,从此就不怎么贴这出戏。周总理的评价很中肯,说只有程砚秋的《玉堂春》是“公案”,其他人都是“花案”。

商细蕊改《贵妃醉酒》,这说的应当是梅兰芳。《贵妃醉酒》是花衫戏,走的是路三宝的路子,贵妃在里面比较……活泼,还和高力士们调笑。梅兰芳先生改良了之后,贵妃才富贵端庄起来。如果想要领略一点从前老风格的《贵妃醉酒》,推荐大家去看我的花旦爱豆陈永玲先生的《贵妃醉酒》,B站就有,我个人非常喜欢怹老人家的这个版本,蹦蹦跳跳就出来了,那几个卧鱼摘花完全绝技(btw斯琴高娃老师是陈永玲先生的弟子,她也演过《贵妃醉酒》)。

至于荀慧生,很多粉丝说商细蕊演给二奶奶看的《战宛城》是荀派代表作。这个说法不算错,但也不算对,因为商细蕊的《战宛城》踩跷,荀慧生先生的《战宛城》不踩跷。我之后会详细讲这出戏,这里先不表。

商细蕊的人设其实挺好的,耿直糙爷们,有人说像程祖,我个人觉得更像尚小云,程先生日记和荀先生日记里都说,尚小云这个人脾气太大了,动不动就摔东西。程先生在外人那里脾气是不能算差的,四大名旦录《五花洞》,多亏了程先生肯吃亏,这才能够最终成行,当然日记里炸裂不能算数。

不过,在刷了更多集之后,我终于找到了商细蕊的原型——

还是更像徐碧云。

商细蕊全新演绎《玉堂春》,徐碧云曾经编演过《新玉堂春》。徐碧云的《玉堂春》更为完整,后面带着不少零碎,比如“火烧鸨儿”“审刘斌义”之类。

玉堂春 徐碧云 - 百年老唱片:京剧大典(26CD 精装典藏版)

第二集里商细蕊唱堂会的几句,是冷门戏《虞小翠》,这是徐碧云自己编演的新戏,说的是狐仙报恩,我之前仅在《绝版赏析·徐碧云唱片三种》里听过,据说这出戏里花旦还要反串老生,还有“戏中戏”唱几句《霸王别姬》,似乎也蛮符合商细蕊的全才人设。

商细蕊的身世背景也更像徐碧云,徐碧云出身梨园世家,父亲是清末小生徐宝芳,他的大哥大家更为熟悉,是著名的琴师徐兰沅,长期为梅兰芳先生拉胡琴。徐碧云和徐兰沅是兄弟,但是徐碧云的太太是梅雨田的女儿、梅兰芳的妹妹;徐兰沅的太太却是梅兰芳的姨妈(杨隆寿的女儿),真不知道徐氏昆仲到梅家要怎么排辈分。

徐碧云小时候承家学,曾习武生,1916年13岁的徐碧云和三兄徐斌寿一同入了俞振庭创办的斌庆社,艺名斌喜,改习武旦。后来又因为萧长华建议,他和舅父吴彩霞习花旦花彩,兼演文武小生。这一点和商细蕊也是符合的。

我们今天提起民国时期的京剧名旦,一般都提“四大名旦”,在历史上,“四大名旦”并不是群众投票投出来的,“京剧101创造营”,北平当年倒是评过一次,那是1927年《顺天时报》的“‘五大名伶’新剧夺魁投票活动”,所谓“五大名伶”,指的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徐碧云。

7月23日,《顺天时报》的投票结果如下:

梅兰芳的《太真外传》,得票总计1774票。

程砚秋的《红拂传》,得票总计4785票。

尚小云的《摩登伽女》,得票总计6628票。

荀慧生的《丹青引》,得票总计1254票。(《丹青引》的剧照我实在找不到,找一张《绣襦记》的李亚仙给你们感受一下,金仲仁饰郑元和)

徐碧云的《绿珠》,得票总计1709票。

如果按照这个评选标准,尚小云第一,程砚秋第二,梅兰芳第三,徐碧云第四,荀慧生第五。

可是,为什么我们更熟悉“四大名旦”而不是“五大名旦”呢?我从前在写四大名旦录制《五花洞》撕排名的时候写过,实际上,四大名旦完全是捧荀慧生的粉头子们想出来的,当时北平地界,梅程尚三人当为旦角翘楚,其余徐碧云朱琴心等,偶有佳作,不足以撼动这三位的地位。

《西厢记》梅兰芳饰红娘 程砚秋饰崔莺莺 尚小云饰张生

荀慧生唱梆子出生,出道的时候曾经饱尝冷眼,“白牡丹”党们就想出一个办法,这个办法现在还在用,一言以蔽之——

捆绑营销。

《虹霓关》梅兰芳饰王伯当 尚小云饰东方氏 程砚秋饰丫鬟

著名戏曲评论家梅花馆主郑子褒几乎是半个当事人了,他写过《“四大名旦”专名词成功之由来》,认为“四大名旦”的说法始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便是《顺天时报》举办“五大名伶”新剧评选后的第二年。他的说法可以完全印证我的猜测:

提倡“四大名旦”最起劲的,不用说,当然是拥护留香(阿舒注:荀慧生号留香)的中坚分子……因为那时的荀慧生,离开梆子时代的“白牡丹”还很远,论玩意儿,论声望,都不能和梅、尚、程相提并论,可是捧留香的人,声势却非常健旺,一鼓作气,非要把留香捧到梅、尚、程同等地位不可,于是极力设法,大声疾呼地创出了这一个“四大名旦”的口号。

荀慧生成功了,那么徐碧云又去哪里了呢?

徐碧云的势头一开始是很盛的,俞振庭给他介绍了一个干爹,这个干爹便是瑞蚨祥绸缎庄的掌柜孟四爷(孟建侯)

据陈志明先生(陈德霖的孙子)的研究,孟四爷非常赏识徐碧云,把徐收作义子,不光出面捧角儿撑场子,还大把花银子给徐制作新行头,专拣最好的料子做。

然鹅,徐碧云同学出了点生活作风的问题。

当时一个叫吴朋的军阀,38岁,有个董姓姨太太,28岁。吴大帅去安徽了,留下董太太在北平。董太太看上了徐碧云,两人一来二去勾搭上了,董太太给徐碧云钱,又顶房子两人同居。终于东窗事发,来人捉奸时,徐碧云使出他《绿珠坠楼》那翻三张台子的功夫从楼上翻下逃走,但最终仍旧被抓。放一张网上找到的剧照给你们感受下那功夫——

在监狱关了几个月,最终还是义父花钱,梅兰芳出面,吴大帅才同意放他出来,但条件是不准在北平唱,徐碧云只好外出跑码头,失去了北平的观众。

另外,他的扮相本来就不太妩媚,沾上了抽大烟,用行话说,“烟脸”配“烟嗓儿”,最犯旦角儿忌讳。三十年代,即使他重回北平,企图挑班再起,吴小如先生曾经和怹的舅舅一起去看徐碧云的五六七八本《玉堂春》,小生是王又荃,也抽大烟。演到苏三和王金龙抱头痛哭的时候,吴老的舅舅坐不住了:“你看,俩大烟鬼在这儿现眼。”

徐碧云再也红不了了。

梨园行里除了“四大名旦”,还有所谓“四大霉旦”,头一个便是徐碧云,第二个是毁容了的朱琴心,他有一出《人面桃花》。第三集里募捐堂会,商细蕊自拉自唱那几句,便是《人面桃花》的唱段:

《鬓边不是海棠红》请的指导顾问名单里,头一位便是毕谷云先生,毕先生乃是徐碧云的亲传弟子。

但我相信,尹正的《战宛城》绝对不是毕先生教的。

动图警告,不适者请跳过

动图警告,不适者请跳过

《鬓边不是海棠红》的很多京剧行话、细节都做的不错,唯独有一个大问题:逻辑。

一个如商细蕊这样的角儿,是绝对不可能没有管事儿的。虽然他是水云楼(btw,那时候的京剧班子一般都叫xx社xx班)的班主,但c位一定不会管理戏班,因为没办法管。

一个如二奶奶这样身份的贵妇,是不可能看《战宛城》的。为啥呢?因为那时候这种戏,不对女客开放。我有个最好的例证,荀慧生先生曾经有一篇回忆文章,专门写过“思春”,其中有这样一段:

在传统“思春”的演法中,往往强调男女爱情方面过多,多方面反映女性心里矛盾较少。之所以形成这种偏向,主要是由于旧日戏班里没有女角,无论生、旦、净、丑都由男角扮演。当时台下又不卖女座,因此表演上没有什么顾忌。又兼那些有闲阶级穷极无聊,专想在戏中寻找情欲、刺激,和某些演员无原则地迎合他们心理,以致把些色情、低级趣味的东西混入到真正的艺术中去了。

剧场里演《战宛城》,也不可能只演《思春》,如果这样,就等于——

看《红楼梦》专门看“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看《金瓶梅》只为翻“潘金莲兰汤邀午战”。

天津春和戏院约梅兰芳、杨小楼、筱翠花、郝寿臣等名角儿来演出,票价很贵,卖得最为紧俏的,是《霸王别姬》和《战宛城》——买《战宛城》,主要为的是看杨小楼。《战宛城》讲的是曹操征宛城,张绣不敌而降,然而曹操看上了张的婶母邹氏,张绣大怒,于是用贾诩之计,遣胡车盗去典之双戟,夜袭曹营。大将典韦战死,曹操大败逃走,张绣刺死邹氏。看这张戏单就知道了,杨小楼的典韦和余叔岩的张绣都荀慧生的邹氏之前。

1935年的《剧学月刊》第4卷第3期里,徐慕云先生曾经谈到《战宛城》有一段时间在北平其他地区被禁:

即如《战宛城》一剧,何以北京不禁,济南天津禁演——(陈瑞麟因葛文玉的张绣最有叫座能力,向官方疏通解禁。官方说已禁不便又准,换换名目则可,于是改为“结拜金兰”。袁世凯丙午年直隶总督任内颁发演戏章程,禁演《战宛城》《杀子报》《奸淫录》《百万斋》《海潮珠》,不准搂抱猥亵,凡帐内一场,并应免去,每演至此,即入后台,然后再行出场,出场时,亦不得作穿衣系裤之状。由此看来,堂堂总督,赫赫有名的袁项城,不但是政治舞台的健者,而且是戏场上很热心很细心的导演家了,可笑)——《战宛城》是武剧,虽有邹氏怀春一场,并非主要,尽可删节,何须列为淫戏之首?

即使单讲“思春”一折,尹正那个伸舌头咬手绢的演法实在是太辣眼睛了,我们先来看剧照:

荀慧生先生的“思春”是这样的:

陈永玲先生的是这样的:

中华戏校的白玉薇,当时绰号“文艺坤伶”,有一张咬手绢的剧照,是这样的:

静态图不足以说明,我最喜欢的“思春”,是陈永玲先生的,怹是筱翠花先生的传人。怹的邹氏踩软跷,我截取一段邹氏摸小脚的动图:

表达思春有很多方式,低级的粗鄙直接,高级的春情荡漾。比如有人评价荀慧生的邹氏:

白牡丹之邹氏,……妙在双目皆含春意。「思春」一段,不在竭力做作,而春意荡樣,自然流露,足以醉魂摄魄,色艺之动人有如此者。吾尝谓兰芳之妙,在乎柔媚,慧生之妙,在乎娇羞,皆得乎天然之美,非全仗乎人力。外此诸人,皆是做作出来,便觉意味皆无。——抱一《留香集》

荀慧生先生专门提到《战宛城》的思春,颇为感慨:

演好了,确实能抒发女子内心的感情,而演得肉麻,也会降低格调。

我不明白,都这么多年过去了。折腾京剧,居然又把相公堂子那一套吃相拿出来了?

陈永玲先生的邹氏演得好,因为他的春情弥漫在舞台之上,却并不粗俗,他给你看的是情色,而不是色情,哦,用商细蕊的话来说是这样的:

粉戏也是有技术含量的,一味追求下流,那实在是落了下等,不仅不能赢得观众的好感,甚至适得其反。

除了《战宛城》伸舌头,《鬓边不是海棠红》里还有类似的“不合身份”的京剧细节。老年cp宁九郎和齐王爷逗鸟,齐王爷用的是“一挑一夺索,一夹一长往,长长往往的小干妈”。这是《双摇会》里面小妾的词儿,《双摇会》是大老婆和二老婆在家阵风吃醋的玩笑戏,齐王爷唱这句,实在是有点让我怀疑,您二位究竟谁是……

宁九郎的扮演者是《霸王别姬》里的“小四”

这样一比,《大宅门》里白景琦那句“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就应景很多,这出自《挑滑车》,白景琦是杨小楼戏迷,念这句完全合适。

作为一个京剧爱好者,看到《鬓边不是海棠红》这样的京剧题材剧集应该是非常高兴的。但弘扬京剧文化,呈现的却是不堪入目的沉渣,对京剧有兴趣的朋友们,以为京剧是这样的,便很容易被吓退。我特别推荐微博上一位叫“龙猛寺宽度”的旁友,他的民谣版海派连台本戏深得我心,《平贵别窑》差点把我唱哭了,麒老牌肯定也不会觉得他是糟改京剧。

顺便说一句尹正的扮相,坦白说他的商细蕊扮相不算难看,但如果比张国荣的《霸王别姬》,确实非常不够分量。不要跟我说“张国荣天生适合吃这碗饭”,在出演《霸王别姬》之前,张国荣在《号外》上有一张剧照,是《贩马记》里的李桂枝,那时候的他还没找到自己的最佳扮相,扮上的是张国荣,不是李桂枝。

到了《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完全脱胎换骨人戏不分,连谢幕都完全再现名角儿。

他本人为此所下的功夫,绝不在一朝一夕,曾经指导过他的多位指导老师都说,他练得非常刻苦,只要看这个卧鱼就知道:

指导老师张曼玲说得特别客观:

这些形体动作……我觉得都好办。你就是差一点,都没关系,它究竟不像是专业的去练去、要求你。(张国荣)他好在是什么?就是神韵!人不到,戏不妙。所以他就给你做的特别的妙!他的悟性太高了……

真正的风华绝代,除了祖师爷赏饭吃,还要好好练。

至少那么胖是不行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