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擦亮眼睛,认识“巨婴女孩”,是每个恋爱期男生应该上的必修课

 自在飞花也似梦 2020-03-29

“巨婴”,现在许多文章中大多被指责的是某些依赖父母、毫无主见的男人。事实上,城市也好农村也罢,同样存在着许多“巨婴女孩”,从第一代独生子女开始,逐年增多,小城镇与大城市女孩会更多一些。

擦亮眼睛,认识“巨婴女孩”,是每个恋爱期男生应该上的必修课

一些家庭的小公主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基本没有什么生活能力。她们至少被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6个或者更多的大人宠爱甚至溺爱着,加上“女要富养”的观念,她们更是享受着这个家庭最优渥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好的家庭,大人自己节衣缩食,也要给女儿创造条件享受,大人事事代劳,不给孩子任何动手的机会,女孩只要顾好自己的学业,考试成绩上去了,就一切OK,什么家务活都不用干,家庭或亲友之间什么事情都不必去关心。更有家长认为,女孩子不会家务更好,以后成了家不会吃亏,找个会家务的男人就行了。她们从小缺乏生活自理的能力,个别极端的女孩可以婚前从来不曾做过一顿饭,也不会洗衣拖地,连自己的内衣内裤都是父母洗的。她们结婚后理所当然的不做家务,便会对着丈夫吼:“我在娘家从来没做过家务,凭什么嫁到你家要做家务?”。

擦亮眼睛,认识“巨婴女孩”,是每个恋爱期男生应该上的必修课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做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做家务的孩子,夫妻容易相处,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这类“巨婴女孩”把家务都踢给丈夫,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且不会体谅別人,不会尊重丈夫,更不会尊重公婆,事实上连自己父母都不曾尊重。“巨婴女孩”在家庭中永远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婆婆得伺候她,丈夫得依着她,指望丈夫把她当“女儿”来养,而自己却不知道关心别人,不会关爱丈夫,也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只会享受别人对自己的照顾和关心,更恐怖的有个别的“巨婴女孩”连自己生的孩子也要以她为中心,宠着她,什么“保护妈妈的小男子汉”,什么“关心妈妈的小姐姐”,孩子的好习惯她不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她做不了榜样,她只关心丈夫是否能把她宠上天,孩子是否以母亲为天,家人是否都能给她宠与哄。

擦亮眼睛,认识“巨婴女孩”,是每个恋爱期男生应该上的必修课

巨婴女孩”还有一个特点,父亲多半是“女儿奴”,对女儿从来都是百依百顺,出嫁后小夫妻一点矛盾就会被无限扩大,父母掺和着、鼓动着,只要一不顺心就让女儿往娘家跑,有的夫妻吵架,大半夜了父母都会去把女儿接回家。“巨婴女孩”更多的是对男人与公婆百般挑剔,男人工作忙了,加个班她都会认为怠慢她了,没人做饭要叫外卖了,于是就怨气冲天了。带孩子的事得由婆婆、母亲、丈夫或保姆来做,教育子女、辅导孩子的学习太累了,得男人来。这些,还不算是什么大事,“巨婴女孩”最可怕的是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受不得半点委屈,经常会莫名的发公主脾气,总是目中无人。经常会制造婆媳矛盾,制造夫妻矛盾,并且自我感觉良好,错的都是别人,该认错该道歉的都应该是别人。更有一些“巨婴女孩”只知道啃老与无休止的索取,以满足她不时的虚荣心,满足她不时的购物与“生活的仪式感”,达不到目的就把“离婚”挂在嘴边,以震慑和威胁丈夫,让男人屈从于她的意志去生活。久而久之男人无法忍受便只好依了她,所以最先提出离婚的那一个,往往是这个“巨婴女孩”。

擦亮眼睛,认识“巨婴女孩”,是每个恋爱期男生应该上的必修课

80后经过这十年左右的时间,她们中的一些“巨婴女孩”己经让许多男人吃尽了苦头,如果娶了这样的女人该有多可怕?男人们渐渐明白,婚姻是一场漫长又艰难的对话,“巨婴女孩”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换位思考,只想着要活得多自由、多随意、多潇洒。那么生活中夫妻之间就无法的沟通和了解,无法不断的磨合和进步,无法读懂对方的心声,婚姻就很难继续走下去。“巨婴女孩”的生活习惯和对别人的依赖,以及性格脾气从小到大经过了二十几年的积累,要改变其实已经非常之难。

擦亮眼睛,认识“巨婴女孩”,是每个恋爱期男生应该上的必修课

所以,恋爱阶段,对于不讲道理、公主病较重的女人,男人一定要理性,不能容忍和迁就的地方,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要一味的忍受她的无理取闹。你越迁就越退让她就越放肆,男人要学会冷静,不要被爱冲昏了头脑,更不能做“添狗”,想办法多与她沟通,看她有否改变的可能,对于特别自私和蛮不讲理的“巨婴女孩”就坚决不能娶回家,否则等待的将是双方不堪忍受的痛苦与无尽折磨,结果往往是以离婚收场。何况现在“巨婴男孩”也不少,如果碰上两个“巨婴”,那真是家无宁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