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哲学

 流川1129 2020-03-29

总  序

我们跨入了21世纪。展望新世纪哲学的发展前景,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这将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哲学转向的一大特征。哲学交叉学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组新兴学科群,它包括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历史哲学、社会哲学、宗教哲学、道德哲学、法哲学、人生哲学、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生态哲学、心理哲学、语言哲学、逻辑哲学、艺术哲学、管理哲学等学科分支。

21世纪是以问题为中心的世纪,恐怖袭击、两极分化、知识经济这些复杂的问题使近代以来传统的学科分类无能为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越来越要求学科交叉,哲学交叉学科正是代表了这一国际、国内哲学发展的最新趋势。1996年,复旦大学哲学系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我们研究了国内外28所大学哲学系课程设置,发现交叉学科是国外大学普遍开设的课程,而在国内则几乎是空白。尤其是牛津大学哲学系的课程设置,对我们触动很大。牛津大学哲学系有七个交叉方向,包括哲学与生理、哲学与宗教、哲学与现代语言、哲学与数学,但是学生选择最多的是哲学与政治、经济,选择这一方向的占全体学生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当代最重大的交叉是哲学与政治、哲学与经济的交叉,这正突现了哲学在解决政治与经济问题上的重要性。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哲学不应该在一个平面上发展自己,而必须在三个层面上立体地发展自己:一是哲学自身的基本理论;二是哲学与社会现实生活的结合;三是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已成为哲学发展的最新生长点,经济哲学、文化哲学、历史哲学已成为我国哲学研究的最新热点。它的作用是双向的,既可以吸收各学科的最新学术成果以发展哲学,同时也可以把哲学素养推向各学科,这对于推进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融和发展,尤其是推进我国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明的中心,为了从战略上发展哲学交叉学科,使学科交叉成为综合性大学学科发展的最新生长点,我们决心从项目入手,以项目带教学、带科研、带学科、带队伍建设。第一个项目就是建设一套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哲学交叉学科系列丛书》教材,以推进哲学交叉学科的发展和年轻一代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我们的设想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由于这套教材的主要对象是研究生和本科生,因此它的基本定位是系统性、前沿性和研究性。所谓系统,是指它的内容具有历史感和整体性;所谓前沿,是指它的研究必须涉及各学科的最新研究领域;所谓研究,是指它的探索性和建设性,并从整体上反映国内外研究的最高水平。我们的第一步目标是在2—3年内,首先把它推向全校,使它成为全校各系师生普遍欢迎的哲学素养课,即学历史的选修历史哲学、学经济的选修经济哲学、学政治的选修政治哲学、学法律的选修法哲学、学自然科学的选修自然哲学或科学哲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学科哲学素养,以建立起哲学与具体学科的桥梁。第二步,在3—5年内把这一套丛书推向全国,使全国其他高校的学生都喜欢并采用这一教材。这虽然是一种期望,但从现实性讲,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各个学科的发展最终都需要哲学思维,尤其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实问题都不可能只依靠本学科得到解决,比如经济问题,它既是经济问题,同时也必然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道德问题、法律问题,单纯依靠经济是解决不了的,这就需要哲学思维,经济哲学就是对经济问题的哲学思考,它既从外面、从社会历史总体,思考经济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思考经济与其他社会层面的具体的历史的联系,同时也从经济内部,思考经济过程、经济问题的哲学意义,思考商品、货币、交换、市场、资本、流通的哲学地位和作用。在思想史上,任何一个学科的真正思想家,最终必然是哲学家,其原因也在这里。因为他虽从具体的学科入手,但最后他却发现,许多具体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更宏观、更深沉的思维,这就是哲学。反过来,真正的哲学思维,其营养亦来自于其他各个学科,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其最重要的思想源泉正是来自于他四十年不懈的经济学研究,离开了经济学研究,就没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其他许多有名望的哲学家都是如此。推出《哲学交叉学科系列丛书》的一个内在目的,就是要建立起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它的更深层动因,是推动双边的发展,既推动各学科的发展,亦推进哲学学科的发展。从这方面讲,这套丛书既适合哲学系的学生和教师,亦适合于其他各个学科的研究者,它对于了解各个学科的发展,锤炼自己“天然的”哲学素养,不无好处。

由于这套丛书是全国第一套系统的、成规模的哲学交叉学科丛书,又由于哲学交叉学科本身是一组新兴的边缘学科,因此它的诞生必然包含着许多困难。国内虽然已经出了一些比较好的交叉学科著作,如北师大韩震教授写的《西方历史哲学导论》、复旦大学张乃根教授写的《西方法哲学史纲》、美国列维·斯特劳斯写的《政治哲学史》,但是从总体而言,资料依然属于缺乏。由于至今它们不能纳入任何一个二级学科,全国也没有一个这方面的硕士、博士点,因此很难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经费资助,这给学科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最大的困难还在于我们的功力不足。因为要写好这套教材,不仅需要哲学知识,而且需要其他许多相关知识,比如写历史哲学,不仅需要一般哲学知识,而且需要了解实际的历史过程,了解东西方历史理论,了解东西方历史哲学史。写经济哲学,不仅需要了解当代的经济热点,了解经济发展的一般过程,而且需要了解经济思想史,我们中的一些人虽然对相关领域有所偏好,发表了一些东西,有的还拿到了博士学位,但是就总体而言,我们的功底不足。然而就全国而言,这种学科分隔的情况是普遍的,我们不能等待,相反要迎着困难上,我们把完成这一项目看作是一种挑战,因为有不足,所以要学,正是在学的过程中,开拓我们的学科建设,建设起我们最新的哲学交叉学科的研究队伍。

为了确保这套丛书的质量,哲学系首先集体攻关,在全系范围内先后组织了12次哲学交叉学科学术研讨会,集体讨论并通过每一交叉学科教材写作的开题报告,并从台湾、香港、海外购买了一部分参考资料和相关教材。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的这一研究在全国是领先的,至今国内没有一个高校具有这种成体系、成规模的研究活动。我们的队伍全是哲学系最有活力的中青年教师,他们学术敏感性强、知识面广,具有较好的外语基础,大多获得博士学位,并全力投入这一学科的建设。目前已向全系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8门交叉课程,受到了系内外学生的广泛欢迎。

我们曾期望过全国高校联合攻关,然而庞大而复杂的组织工作使我们望而却步,为了年轻一代的培养,我们选择了自己集体攻关,试图先抛出我们的砖,再引他山之玉。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个全国性的研究热潮必将在东方大地兴起,我们期待着学科的进一步交叉,我们盼望着哲学在新时代的新生!

复旦大学哲学系《哲学交叉学科系列丛书》编写组

             孙承叔 陈学明执笔

                  2004.3.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