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套路”

 青草微微 2020-03-29

壹陶然
语文·亲子·教育

阅读是语文的灵魂,当然,在语文考查中,占据大壁江山。在陶子看来,是全部,不管是语文知识还是语文表达,都与“阅读”密不可分。

陶子整理的这篇,与其说是“点拨”,更是“套路”,是阅读与基础知识之间的“路”,同时也是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路”。

小学阶段阅读题类型

阅读题的类型,万变不离其宗,都是紧紧围绕语文学科特点来的。所谓语文学习就是要学语文基础知识,积累语文能力素养,以及提高表达能力。故阅读题类型也就是这三大块☟:

基础·语文能力·表达

陶子制作了思维导图来呈现,希望能够理清楚它们之间的干系。

点击图片查看或保存

【注意】

有些人认为,语文练习卷上的阅读题,都是课外文章,所以课内文章不用学那么认真,反正也考不到。任何一篇课文,都只是教师教学的平台,学习学习的载体。利用课内文章来积累知识、学习语文能力,课外文章是来检验课内学习的情况。

阅读答题一般步骤

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答题步骤是关键和前提。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先读文章再去提笔答题。我在分析题目时,每次都是给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抓住关键信息后,再去引导孩子们解决题目。只要充分阅读、理解后,就可以轻而易举解决问题,甚至可以自己提出有效问题。

说说陶子整理的一般步骤:

1、读文章标题,初步了解文章类型

文章标题是文章的“眼”,可以初步告知文章类型,是写人?写事?还是写物?写景?……不同的文章类型,其表达思路不一样,表现手法不一样,题目类型当然也不一样。后面会具体讲。

2、多读几遍文章

在时间保证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好阅读时间,尽量多数文章几遍。一般建议:

读第一遍,读通全文,了解大致内容。

读第二遍,结合文体(写事、写人、写物、寓言等),寻找课文主线索,简要归纳课文内容。

如:

写事——找出“六要素”

写人——找出人物品质的句子,用什么事情来反映的,也要简要概括

写物——利用关键词句捕捉“特点”

写景——找出记叙线索(时间顺序还是地点转换),景点特色,作者的情感

读第三遍,结合题目再读课文,锁住重点范围。

3、认真审题,完成答题

不同文体答题思路点拨

如果一个学生为了答题而去读文章,那么他的阅读效率是很低,这种“找答案”式的做题方法是投机取巧的。阅读题的目的不是为了答题,而是为了“理解”文章的“表情达意”,懂得作者的表达方式。

不同文体,作者表达顺序、方式和表现手法都是不一样的,在小学阶段,一般阅读题的文章类型主要是:

写事

写人

写物

写景

童话寓言

科普说明类

阅读题中题目一般都是根据文本特点来提问的。如果能够对文本特点把握住了,也就把握住了题目方向。对于阅读题中的基础题,一般与文章理解联系不多,故陶子在此细说下如何解答“归纳概括”与理解类题目的思路。

把握要点

文章线索

概括归纳

中心思想

特别写法

写事

一般:

人物心情变化

时间变化

事情发展顺序

按照“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一般在文末或开头有点明。若是不点明,通过重点词句自己感悟

环境描写:

为事情发展埋下伏笔;

突出人物品格

写人

人物心情变化;

事情发展顺序

一般写人的文章都用一件或几件事情来写,故概括参照“写事”

人物的品格特点

写其他人物或是事情,进行对比描写

写物

物体(动物)的几方面特点依次展开

摘句法

利用关键词句概括

作者对“物”的情感

对比

写景

时间(地点)顺序

参观(观察)顺序

景物的不同类别

按照线索概括“写的是什么,按照什么顺序,体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景物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科普说明

具体现象

说明道理

概括现象和道理

一般出现在结果 开头

也可能在句中“判断性”较强的句子

说明方法: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小学常见)

备注

线索一定是为中心服务

叙事和说明类型,概括方法截然不同

对人物的描写都是紧紧围绕“中心”展开

特别的写法也是为中心服务


回复 惯 可得习惯养成干货

回复 可得阅读笔记打印版

回复拼音、识字、阅读和作文等关键词

得对应资料推送

也可点击公众号对话界面的菜单获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