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想浪,学会弹和唱

 揚k2gjysiadnt6 2020-03-30

墨愚玩/文

落下这行字前,我刚弹完琴。

能写出这句话,感觉真奇妙。弹完琴,多么有意思(逼格)的话。为了能自然写出这句话,我已经盼望很久了,大概从小学就开始盼。

作为一个唱歌不跑调还颇有点可听性的家伙,总有亲戚惋惜地告诉我,要是我小时候不中断继续弹琴就好了,现在肯定弹得不差。

来,让我形容一下一个画面。

一个4、5岁左右的小男孩,穿着小花围兜,在老房子里的水泥地上,坐着弹一个微型钢琴。一首《小星星》弹罢,紧接着是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

周围的阿姨们停止了摘菜、织毛衣,听完弹奏后给予大声肯定,小男孩害羞地低下头……

等他抬起头,已经是十几岁小伙子坐在演奏厅里的样子,台下掌声雷动……

嗯,后面没有发生。幼儿园后我再没碰琴。

据说理由是我妈觉得弹琴不像男孩子做的事……

这些年但凡无聊和忙晕了的时候,我都狠狠地许下愿望:我要学乐器!钢琴是学不了了,但我要学架子鼓!然后是吉他!

这执念过于强大,以至于无数次我又给自己理由继续错过学乐器机会后,总会在下一次升旗时变得更火热。

终于,在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宅在家的这两个月,弹琴这件事无处可躲了。但买琴、自学这一系列后来发生的事,竟然仍旧不是我提出来的。

某日我老婆在刷微博,突然把我叫过去,欣喜地指着一个弹奏视频让我看,并兴奋地告诉我:“你看,这个好啊,很好学的样子。我们学琴好不好?”

视频里俩文艺男青年合奏一曲《夜空中最亮的星》,那随意潇洒的指法,温柔深情的微笑,再一次勾引了我。在自恋了30多年的我看来,视频里弹奏的人是我自己,弹完一曲,台下掌声雷动……

我果断下单,想着两天后自己就能录一段《夜空中最亮的星》,兴奋不已。

但我忘了,这是疫情期间……

等快递寄到手时候,单位已经复工。好在,这一次我没有辜负这个乐器和我的缘分。

让我隆重地介绍我学的琴——尤克里里!

知道我体型的人,此刻先别笑。琴虽小,弹过它的人都知道,这小小的琴里有多大门道。

学习这个小东西已三个星期,《夜空中最亮的星》虽然不会,但目前刚熟练6个和弦的我,已经沉溺于音阶快乐中,那滋味之美,真是不可言喻。

不可言喻,但还是想写一写弹奏时的一些体会。我觉得其中的益处,不分享都憋得慌。

最值得说的,就是“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两样,我不知多少人日常工作中经常能得到,于我而言,这两种体验正与日减少。

写出好的文章、故事毕竟是少数时刻,多数时候,生活的琐碎、重复已经让生活的脂肪越来越厚。

三周岁的儿子,目前是我和老婆成就感的主要来源,所有年轻父母都知道,什么都不会的孩子学会一样东西是多么让人快乐。

但其实,那很正常。

说到底,如果父母的成就感只剩孩子,对孩子和父母都不是好事。

父母本人如果也在不断学习,对亲子双方的影响之深,是不可量化的。

尤克里里的琴声比吉他清脆,乍一听很儿童化。随琴买的教材中,第一首练习曲是单音节的《小星星》,虽然难度不大,可头两天弹出的曲调,让我很想放弃。干瘪、单调,没有律动,这属于初学者正常的水平,但我这种性格的人,很难接受自己要重复这个阶段很多天。

这就是成年人学乐器的障碍了,听过的优美旋律多,自我预期极高,无法像孩子一样平常心从难听进境到悦耳。

花了三天左右,我弹的《小星星》总算可以让儿子愿意给我伴唱,接着是《小蜜蜂》、《粉刷匠》、《欢乐颂》、《生日歌》。

这些单音节曲子,都是基础。而这几首曲子给我带来的成就感,成为了我坚持下去源源不断的动力。

满足感,来自于“沉溺”。

你很难想象,当你认真弹奏乐器时,时间过得有多快。

学会《欢乐颂》那个上午,我9点打开电脑,准备写稿子,等我终于弹顺了,依依不舍放下琴想写稿,一看时间,11点了。

两个小时,无论干什么我都会累。但放下琴,除了左手三个手指指尖生疼,毫无疲倦感。

这种沉溺其中不知时间的滋味,和你小时候得到一个变形金刚或一个娃娃把玩一下午是一样一样的。忙碌于工作、孩子的你,有多久没得到一个“变形金刚、娃娃”了?

学琴,确实讲究天赋,但这不会是隔绝你学琴的大门槛。

尤克里里的门槛不高,我觉得肢体协调、反应敏锐的人都很快能上手。天赋决定的是境界的层次,普通人完全可以在自己弹出的简单曲子中快乐一生。

和弦,这个词之前我经常看但不知道指的是什么。当自己按照谱子,用左手不同手指在四个琴弦的不同品位按住,用右手弹出来时,我觉得“和弦”这个词美轮美奂。

和谐、和合,已经被说得没有活力了,当你弹出和弦,并熟练将几个和弦连成起伏的旋律,“生命的大和谐”这个你老是用来玩笑的话,就成真了。

尤克里里常用和弦就16个,我只熟练了6个,就好像回到“快乐老家”了。我再一次展开幻想,有一天,我在16个和弦上翻飞起伏一番,一曲演毕,台下掌声雷同……

需要强调的是,初学的进步其实很缓慢,像我这种资质,大概属于老师觉得“还是鼓励鼓励他”的水平。我要想掌握全部和弦,大概需要两个多月。一开始,你怎么按都不对。我咨询我们部门的吉他浪子“五十元”老师,他一语点醒我:“左手靠练,右手靠悟。”

果然,之前认为怎么都不肯能按准、弹准的和弦,有一天突然我的手指就到位了。

我估摸着,进步的缓慢,就是身体、意识进入到新模式必经之路。不仅前期很慢,到了后期,当所有和弦都会了,想要拥有下一步成就,也会更慢。

我觉得,享受乐器最重要,学琴,是自己渴望学。学会了,是自己享受弹。当你掌握了旋律,你再听一些歌,再品一些旋律,你不会再简单地归于“好听不好听”,而是咂摸出“难度和水平”,那快乐,够充电一辈子了。

为学尤克里里,浏览了很多教学视频,发现让我愿意听下去的老师,都是讲话语调欢快的,讲话眉毛会跳舞的那种就更棒了。

柠檬音乐课的程龙老师,眉毛可会跳舞了

尤克里里是门快乐的乐器,弹它弹得出神入化的老师,没一个是深沉的。这乐器适合调解我的情绪,我觉得当自己的情绪足够驾驭它时,悲伤也可以弹出火花来。

拉拉杂杂写了这么多,你也看出来我这种老想着“上台”的家伙,其实在尤克里里的成就上肯定也就在烧烤摊上自弹自唱左右了。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自弹自唱,我就拥有宇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