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葱葱:幽谷·白石

 liangdatushu 2020-03-30

幽境系列

幽谷·白石之一

138cmx68cm

2018

幽谷·白石之二

138cmx68cm

纸本水墨

2018

幽谷·白石之三

205cmx70cm

纸本水墨

2019

幽境·

205cmx70cm

纸本水墨

2019

横山

69cmx263cm

纸本水墨

2019

天光

20cmx29cm

纸本水墨

2019

静听松风系列

静听松风系列一

97cmx45cm

纸本水墨

2017

静听松风系列二

97cmx45cm

纸本水墨

2017

静听松风系列三

97cmx45cm

纸本水墨

2017

高原系列

远天垂地外

180cmx97cm

纸本水墨

2014

寥落关河暮

180cmx97cm

纸本水墨

2015

行云川色一

180cmx48cm

纸本水墨

2017

行云川色二

180cmx48cm

纸本水墨

2017

秋水

180cmx48cm

纸本水墨

2017

写生作品

湖南写生——云水间

50cmx30cm

纸本水墨

2015

东湖遣兴图册一

39cmx25cm

纸本水墨

2018

东湖遣兴图册二

39cmx25cm

纸本水墨

2018

东湖遣兴图册三

39cmx25cm

纸本水墨

2018

云山系列一

12cmx39cm

纸本水墨

2018

云山系列二

12cmx39cm

纸本水墨

2018

云山系列三

12cmx39cm

纸本水墨

2018

太行写生一

27cmx50cm

纸本水墨

2017

太行写生二

27cmx50cm

纸本水墨

2017

王葱葱工作室

随 感 文/王葱葱

生命奇妙,不曾想自己真的画了这么多年,似乎还要一直画下去……

大学里弃英语专业改考美术教育,当了十年的初中美术教师之后又鼓起勇气考上硕士,在大学里教了六年书又跑到北京就读央美贾又福先生山水创作研究班,从艺之路似乎一直跌跌撞撞前行。而今,艺术进展依然如蜗行之痕、夏虫夜唧,有时似乎过于微弱而不计,有时又似乎原地徘徊不得进,但努力过后,回首青山数点,亦是无悔。

物本无心,景本无意,只是我观物之时,我之喜忧与物之形态、肌理相契合,将我之情映射于物,物也就有了情语,绘于腕下,也就带有了生命的情意。

此篇高原系列源于陕西榆林麻黄梁之印象。五月黄昏的麻黄梁,丘壑纵横,峁梁相接,一直延伸消失至远处地平线的尽头,大有贾岛诗中“远天垂地外”之感。沟壑上经千年流水冲刷而成写意而多变的线条,峁梁的平坦顶部星星点点如同墨晕的植被,附近零星几处已荒废的或藏或露的窑洞,此景象呈现的诗意感与吾之文心相契,创作冲动亦源于此。

董其昌言:曾参秋水篇,懒写名山照。与我而言,山之有名与无名,性灵美感不一,皆可入画。一汪秋水,一片山峦,体现的是生命的平等。作为女性,对事物的敏感与对生命的体验,随着年纪的增长却未有丝毫减弱,最重要的是那种触动内心的感动与挥之不去的情愫表达。如此,秋水系列应是我一直可以画下去的主题。

那日黄昏漫步海边的松林,倾听松针发出细细的沙沙声,细看海平面那一丝朦胧的光线呈优美的曲线水平延伸至消失,丝丝咸味弥漫于空气。垒石邻媵,滔兮彼来,来时激情,去如牵丝,内心的触动却非言语而能表达,故绘就滔兮彼来系列。

心境变化,画境随之,皆为自然。一直喜欢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再读之,不禁莞然……

2017年10月16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