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宾文明网》老党员蒙光迁

 蒙毅江 2020-03-30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

老党员蒙光迁:

他还在襁褓中,父亲去世了,家中无田无地,生活困顿;青少年时期,他觉得人生渺茫。1949年3月,地下党游击队在来宾县南泗乡开辟新游击区,19岁的他看到了人生曙光,积极参与游击战,并快速成长为地下革命骨干。1949年11月30日,他跟随部队解放来宾县城(现兴宾区城厢镇老城厢)。

光迁作诗一首,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他叫蒙光迁,一名入党67年的老党员。他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来宾,就没有我的今天。”

参加游击队,解放来宾城

1949年3月,时任解放军桂中支队来宾县大队队长的蒙光朝(后任来宾县县长)受命回到家乡南泗,开辟新游击区。蒙光迁听闻消息后,积极加入来宾县地下游击队,并兼任蒙光朝的秘书。

“蒙光朝当时吃、住都在村里,我们一直一起活动。”在蒙光朝的影响下,蒙光迁快速召集了20多名穷苦青年,以补习班为名,在南泗乡高岭村开展游击队员集中培训。“我们学习主要内容有《共产党宣言》《目前形势和任务》《穷人为何穷》等书籍和资料。”据蒙光迁回忆,他们白天劳动、读书,晚上组织发动群众搞革命,虽然大家都很累,却觉得有盼头。

1949年11月30日,趁国民党县长、公安局长等官员外逃的时机,蒙光朝带领游击队进入没有防备的来宾县城,来宾县城得以解放。

工作解难题,服务千万家

来宾县城解放后,蒙光迁在县政府任秘书。当时土匪活动较为猖獗,司令部送来的《解放军到来怎么样》《穷人为何穷》等文件资料需及时分发到各游击队。由于物资匮乏,如何在短时间内把资料刻印出来,要求蒙光迁想办法。

“同事找来两块铁板,大家不眠不休地一个字一个字刻出来。因为没有油墨,我们只好刮锅底灰,将锅灰与花生油搅拌当作油墨,硬是把资料刻印完成了。”蒙光迁说。

1952年7月,来宾县土地改革结束,蒙光迁顺利通过审核,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来宾县委从老城厢搬到如今城区的水落社区。“那时候的来宾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但县委有一个规划,就是十年内让县城人口从1万多人增加到10万人,我们都觉得是天方夜谭,没想到后来真的实现了。”聊起过去,蒙光迁记忆犹新。

1956年,蒙光迁调任柳州地委政策研究室任副主任;1958年,蒙光迁成为柳州地委第一批下放干部,到河里公社(现合山市河里镇)任党委书记,后调到原来宾县委办任主任;1964年,蒙光迁在三江县工作,开展“四清运动”,后调任武宣县委当宣传部部长;1985年,蒙光迁回到原柳州地区地方志研究室,直至1990年离休。

家乡新变化,作诗当贺礼

“我生在来宾,长在来宾,工作在来宾,心也一直在来宾。”离休后的蒙光迁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变化,当看到昔日滴水贵如油的桂中旱片,如今变成了桂中水城;当看到农村不再是以前的脏、乱、差,而是建起了小洋楼、铺好了水泥路、耕田机器忙的场景,他深感国家的富强给人民带来的美好生活十分不易。

“祖国建设七十年,好比建座新花园;改革开放结硕果,人民生活比糖甜。举国上下齐欢乐,各族人民喜开颜;民富国强家乡美,四海红旗歌凯旋。”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蒙光迁作诗一首,献礼祖国。■晚刊记者 吴清文 文/图

 

责任编辑:卢彬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