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敬:中专学历的电力工人,自学AI只为了让工友看得起病

 工业自动化设备 2020-03-30

“为了让亲人工友看得起病,我想做一点事。”

一位电力工程公司的施工工人,常年工作在信号时断时续的深山里,却偏偏“不巧”迷上了人工智能。 参与阿里云天池举行的全球医疗AI大赛,同台竞技的不乏知名高校、企业的顶尖高手,只有中专学历的他,单枪匹马在战斗却热情不改。 一切的起因,得回溯到两年前。

▍深山里的工友们

韦雅馨是一名电力工程公司的员工,他们常年跋涉于群山峻岭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奋斗在基建施工一线。

可敬:中专学历的电力工人,自学AI只为了让工友看得起病电力工程公司施工工人韦雅馨

众所周知,高压输电线路一般都从山上走。砂石、水泥、塔材等,全靠人力、马匹运输,有些铁塔要走上2-3个小时才到。 这样高强度、高耗力、高压力的工作,早出晚归的工作时长,带来的是长期的、严重的身体劳损。即使是这样,由于当地经济发展较慢,大多数人的收入并不高。

可敬:中专学历的电力工人,自学AI只为了让工友看得起病韦雅馨家乡

“很多人生病了也舍不得去医院,实在拖得不行了才去,一查往往就是晚期。”基本上大家只有生大病了,才会去医院挂号,一来贫困地区,医疗资源僧多粥少,很难排到医生的号;二来一个CT,医生需要查看几百张图片的诊断流程,人工阅片率很低。 韦雅馨想要改变却无从下手。

▍中专生也有“人工智能”梦

深山之外,世界迎来了人工智能的浪潮。飞速发展的科技,将未来的光圈逐渐拉近。 一张街头的宣传单,改变了韦雅馨三十多年的生活。难得的休息日,他陪老婆去逛街,接到了关于人工智能的宣传单,上面解释了人工智能是什么,以及它未来的无限可能。

可敬:中专学历的电力工人,自学AI只为了让工友看得起病韦雅馨工作

“医疗问题,也能解决吗?”抱着这样的疑问,韦雅馨一脚踏进了人工智能领域。然而,当他真的进去了,举目四望,才发现困难重重。

第一只拦路虎是知识领域的差距——英语不会、高数不行、代码不懂。怎么办呢?硬啃下去。 早上8点去上班,那就6点半起床,加上午休1个小时,每天的学习时间满打满算能有2个小时了。 英语不会,那就下载个翻译软件,一字一句地翻译,桌前成沓的英文资料,韦雅馨硬是一句一句用中文标注在旁边;高数不行,那就一点一点上网搜索,查资料、列思路、找答案;碰到翻译软件翻不出的单词,没思路的高数,韦雅馨会去寻找网友的帮助。 磕磕碰碰,勉强靠自学和网络搜索解决掉知识差距的时候,韦雅馨头疼的第二只拦路虎也赶来了。

这次是“硬件”的差距——人工智能在训练数据过程极度依赖于算力资源。别人一个小时就可以训练好的数据,他可能需要几天才能训练完,有些网络模型还没有办法去训练。

与此同时,那些来自身边朋友的反对也不绝于耳,几乎所有人都在质疑“你搞的这个能干啥?”“上班这么累了,还有闲心搞这个?”

唯一支持他的人,只有他的老婆,她虽然不会温言软语去鼓励,但总是默默地承担了更多的家务,照顾家里的两个宝宝。 “你想过放弃吗?”我不禁这样问他,我本以为他会告诉我“当然有”,但我没想到,韦雅馨想也不想很干脆地说:“没有。”

不仅没有,一直进步的他,还做成了好几个小的人工智能项目。他找到一位骨骼专家,采用的是ssd+resnet34模型,做了一个骨质增生识别检测的方案,利用人工智能检测病灶的位置和类型。

鉴于专业领域的差距,韦雅馨还特地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做了模型更新,采用了yolov3模型进行识别,提高了速度和精准度,效果也更清晰。

▍不忘初心,梦想就不会抛下你

“这个比赛,你要不要看看?”有一天韦雅馨午休时,收到老婆发来的链接。 韦雅馨点开一看,是“阿里云天池比赛”,主攻的课题是“肺病CT多病症智能诊断“,提供了业内首个肺综合公开数据集,帮助医生实现肺部病症的辅助诊断。“我试试看”,韦雅馨毫不犹豫回复道。

参赛后,韦雅馨才发现,这和之前参加比赛的小打小闹完全不同,知名高校和企业的专业人才组队参加都是常规操作,像他这样草根出身的单打独斗,倒是稀奇。

算力太低,一直都是韦雅馨的软肋,但好在这次大赛,阿里云为所有比赛复赛选手提供高性能云端GPU计算资源,正好解决了选手间因算力差异造成的不公,也就相当于统一了'跑鞋',来测算彼此的成绩。解决了算力差距的后顾之忧,韦雅馨放下心来,根据需求列模型、分析数据、跑数据、复盘修正、接着跑数据,韦雅馨凭借着这一股韧劲,初赛时曾一度取得第八名的成绩,也让参赛者注意到了这个独行侠。

复赛环节需要在阿里云上完成,面对新的训练环境,韦雅馨有点无从下手了,不过这并没有难倒他,他查阅官方文档,搜索安装教程,通过他的不懈努力,终于在阿里云上布置好训练环境。为了提高成绩,韦雅馨翻阅肺CT病灶识别文案,深入了解病灶的类型、形状。

在深山里工作,时常会遇到网络信号断开的情况,经常前一分钟还在跟网友激烈讨论,下一秒就是“我马上要去搬砖了、没有网络了,晚上再上线比赛“。或许在别人看来,这场比赛,只是他一时心血来潮才报名参加,而对于韦雅馨来说,这是他踏上人工智能这条道路的初心。

过去两年多的每一个日日夜夜,他拼命抽时间去吸收知识,推倒重来,不断训练,保证每天固定的学习时间,风雨无阻。 而这次,1000小时定律终于在个人的身上神奇发了光,不断改进的自趋力,就算看英语靠翻译软件,敲代码靠搜索引擎,也一样能拿这次医疗AI大赛广西本地选手的最佳赛绩。

参加大赛以来,韦雅馨的比赛成果——覆盖了7大核心病灶,单个病征灵敏度最高可达92%,7min能够实现180例病案筛查,同时还能兼容不同类型的CT设备,预计节约医生近一半的筛查时间,这些成果在未来,也有可能应用于医疗诊断、质检、科研场景等。

韦雅馨说,'人工智能并非高不可攀,已经有很多现成的框架可用,如TensorFlow、Pytroch、Caffe等。如果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就更好了。'

对于韦雅馨来说,可能囿于年龄、学历、责任等等,没办法放弃已有的生活,一往无前去追求人工智能,但梦想的好处就是永远高悬于青空,就像每一天月光洒下来,都能照耀到夜归人,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也会让更多的人,受到裨益。

内容来自今日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