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心提醒你说错话,还反被冷对?!

 豌豆wandoumbl 2020-03-30

长得好看的,都会喜欢我

给生活做减法,
才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

1

跟一个阿姨聊天,说到清明节和端午节。

阿姨说,他们老家那里清明节吃粽子,端午节吃燕子(风俗的一种,节日面食)

听着觉得好像不太对,我咦了一声:不是清明吃燕子,端午吃粽子么?

我笑说阿姨是不是说颠倒了?

阿姨坚持说,没错,我们那就是这样,我们端午才不吃粽子呢,都是清明吃~

阿姨面对我的“质疑”,有点激动,声音都有点拔高了,看到她的反应,我有点出乎意料,就揭过这个话题了

这个故事引起很多人的同感:

在跟婆婆或妈妈的交流里,她们会有这样过激的反应;

还有在朋友聊天时,也出现过这样的状况。

客观来说,这只是指出个口误,没啥大不了,错了就承认说错了,改了就是了。

那为什么我们觉得很小的一件事,对方会反应这么强烈呢?

也许对被指出方来说,可能是一种取笑,嘲讽,甚至是一种对TA尊严的挑衅。。。

2

我们先看看,这样的事情通常发生在什么状况下?

综合大家的经历:

1.      在人多的场合里,现场可能有对方很在意的人,太过于注意自己给这人留下的印象。被指出有错,会让TA有一种要完了的崩塌感。

2.      在具备等级属性关系的交流场合里,对方有强烈、敏感的自尊心。感觉被指出问题是一种被“抹面子”的挑衅,会让TA威信力有下降的危险。

3.      在无等级属性的交流(如朋友同学等)里,指出的问题是对方早已知道却很难改变的问题(口音问题、习惯口语、方言)。且与当前在讨论的中心议题关联不大,或影响不大。——会被对方认为是一种鸡蛋里挑骨头的行为。

那分析清楚问题的产生原因,如何去规避呢?

这时候,我们就要考虑另一个问题:

我们指出来的目的,是让对方察觉到自己的问题,还是想让对方跟自己认错?

如果你的答案是就要让TA跟我认错,或就是要笑话TA,那后面的就可以不用看了。

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希望对方察觉到问题,以免在别人面前再犯,被别人笑话而已。

3

解读出行为的真正目的,解决起来就很容易了。

首先一定要注意,我们的重点是在提醒,不是在证明对方的错。

所以,保持一个相对轻松的口吻,加上合适的方式,就可以很多冲突的产生啦。

像朋友之间:men lan 我没听懂,是门槛的意思么?

而对于特别场合,真的不适合直接点到的时候,那不妨试试以下办法:

1.      在多人场合下,尤其有特别关注的人时……可以将这个错误的说法,赋以特别的意义。如平时开玩笑时的说法,或是方言,或是提醒对方不要故意搞怪。

2.      如果对方是长辈,或是比较敏感的人,尽量避免直接指出。只要在接对方的话时,对TA前面说的话,做一个整体复述就可以了。

这样对方既会感觉到你在认真听,也会感觉到自己说错了,知道你是在给他留面子。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