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建盏为何诞生在水吉?闽北以茶闻名,为什么水吉以建盏闻名?

 宋韵建盏 2020-03-30

水吉镇地处福建阳东部中心,雨水充足,土地肥沃,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为闽北重镇水吉。当地除了有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建窑遗址外,还有大觉禅院,文武殿等名胜古迹。

闽北地形多为丘陵,自古是著名的产茶区。那么问题来了,水吉镇同样有着优越的气候条件,为何不是以茶闻名,而是以建盏闻名?或者说建盏为何没有诞生在其他地方,却偏偏诞生在此地。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明白建盏诞生所必须的几个条件。

第一,产地周围有足够的燃料,以便能大规模建盏消费的能耗;第二,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地理环境,但是这山斜面的倾斜度不能太高,从而方便建立一定规模的龙窑;第三,拥有便捷的交通通道,发达的交通出口;第四,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原料含铁量高,要有能形成析晶的胎土、釉料。

正好水吉镇就符合这几个条件,我们来一条一条的捋一下,首先水吉地处丘陵地带,四周群山环抱,而丘陵的海拔并没有太高,坡度也比较适当,以此来建造几十米甚至几百米长的龙窑。

其次当地气候造就了全山茂密的植被,使其拥有了丰富的森林资源,木材储存量将近三万立方米,年采伐木材量也达到了2.2万,因此也不需要担心柴烧的燃料够不够。

再者古时的陆路交通条件相对较差,肯定不如现代交通发达,尤其在丘陵为主的地区,更是不太稳定。毕竟建盏也是一种瓷器,易碎且分量重,若是要选择走陆路,距离近一些还好,若是长路跋涉,难免会发生碰撞,那成本不会太低了。

因此以水运为主,陆运为辅,才能有效降低产品损耗和运输管理成本。恰好水吉镇背靠,闽江支流建溪的主要部分支流南浦溪,这里本来就曾是闽北的古码头,建窑所在的池中和后井更是离南浦溪很近。而建溪作为闽北地区的主要水路要道,北上可直接出省,到达中原;往下可通入闽江,直接出海。有了这么方便的交通,建盏出口自然是极为方便的。

事实上,如果只是以上三个条件,其实也不算太难,别的窑口同样有,但这第四个条件只有水吉才有。水吉镇的高含铁量的粘土是宋代特有, 就连距离水吉窑遗址仅几十公里的武夷山遇林亭窑,同为建窑系窑口,但胎土的铁元素含量却远低于建窑。距离建窑更远的他窑口,就更不用说了,确实很难找到类似原料。

除此之外,从水吉不到四十公里的建瓯市东凤镇,也就是宋代御茶园北苑所在之处。相关研究人员推测,皇帝派来监督北苑御茶园的官员,有可能在同一时间监督进贡瓷建盏的烧制。毕竟顶级贡茶与顶建盏一起进贡,也是非常合理的一件事。

建窑鼎盛时期,数十座龙窑都在烧制建盏,而且每座窑口的规模都还不小,当时池中和后井之间,大约有十二万平米的山地,都存在建窑遗址堆积。而且整个宋代时期的窑口,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窑口都发掘过黑瓷,仅在福建就发现了不少建窑系窑口。

不过,正是水吉镇有着无法代替的胎釉,适宜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盛行于宋代的茶文化氛围,建盏才在此地诞生,更得到了皇帝为之背书的——民窑官用,最终让建盏成为宋代第一茶器!

宋韵建盏,专注建窑建盏文化传承,想了解更多精品建盏或更多建盏相关的知识,欢迎评论私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