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大师示范树木盆景改作

 冬天惠铃 2020-03-30

把盆栽的树木素材改作为初具一定立意的盆景作品是一件非常考验盆景作者的综合能力的事情,虽然真正意义上的改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定型,维护和修改才能达到目的,但我们平时能得到的感悟到盆景制作大师的技高一筹的机会,往往是作者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对一个盆栽素材进行现场制作表演的时候。如果你有幸观看过几场盆景艺术大师这样的表演,特别是大师一般会在表演的同时对所有过程进行解说,这,一定会收益匪浅的。

(被围得水泄不通的胡老师的制作现场)

今天,我们一起回顾几个胡乐国大师的现场改作示范表演,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图片效果欠佳,但是它们基本能让我们了解到整个精彩的过程

一.2003年中国(金华)海峡两岸盆景精品展览活动上胡老师做的盆景艺术造型操作表演

(素材一面)

(素材另一面)

胡老师认为动手之前对素材的观察和分析非常重要,首先要明确素材的优点和缺点,这样在制作时可以扬长避短。

接着要根据素材的主干形态决定作品的形式:如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悬崖式等等。然后确立观赏面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胡老师讲解素材的优缺点,确定形式,定位观赏面)

针对五针松素材,胡老师去除了主干下部的各种粗枝条,从而张扬五针松的挺拔秀丽。

接着对素材进行细枝整理,蟠扎,枝条做下垂处理,树冠定向。

换盆时对球根进行角度调整,让主干的倾斜度和枝条的延伸方向更加贴合,一个颇具文人味,孤高,清雅的双斜干五针松盆景作品就初步成型了!

(改作完成后的定型照)

二. 2006年上海海派盆景研究中心盆景制作示范表演

(素材为大型的球状五针松盆栽)

(确立观赏面)

(除去反向枝和轮生枝)

(侧枝蟠扎和细节处理)

(换盆后一个一本双干的非常具有观赏性的作品就初具规模了)

这个作品改作的精妙之处在于:原球状的素材下枝清理干净后马上就挺拔了,双干的关系处理由枝条的疏密和延伸方向做了呼应,特别是两个粗干的最下枝的位置设定,是这个作品的最大亮点,它们一高一低,反向但不呆板,同时又取得整个作品的平衡,矮干的下枝体量比较大,增加了矮干对作品下部的平衡感;高干的下枝相对体量小,拔高了高干的尺度;所有的枝条疏密有致,灵动感十足,非常具有胡老师作品一贯的风格!

三.2006年上海翔茂公司盆景园制作示范

(素材五针松)

(制作过程)

(作品成型,与翔茂公司负责人合影)

(与翔茂公司盆景园工作人员合影)

四.2013年扬州国际盆景大会示范表演

(由浙江台州周修机先生提供的五针松素材)

(胡老师现场讲解对素材的分析素材的优点是一本多干,如果处理好各主干之间的关系,作品可以达到一定的恢弘气势)

(作品成型大量去掉素材下部的多余枝条,突出三个主线,三干粗细不等,主次分明,最粗的高干右边相对茂密的下垂枝为整体树相的左扑做了平衡,同时弥补了其他两个稍小干的下部的空灵,作品的优雅体现地淋漓尽致,读后韵味无穷)

(胡老师与作品的合照,摄影:刘少红,2013年)

(这个作品2019年的形状 -- 展示在赵庆泉老师指导下的扬派盆景博物馆)

胡老师还有非常多的优秀的改作和现场表演,可惜多数因条件的限制,没有留下全程的相对详细的记录,待笔者在今后的日子里抽时间拜访可能的现场参与者收集到足够的资料,为大家做一个全景回顾。

下面和大家共享胡老师的学生的改作作品片段,和大家一起享受这个过程,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一.浙江省盆景艺术大师应日朋在第九届浙江省盆景艺术展上的现场表演

(素材改作中,去繁至简的过程)

(改做后的定型--  飘逸,朴素,有胡老师的影子)

(应日朋与胡老师的合照)

二.浙江省盆景艺术大师徐三法在第九届浙江省盆景艺术展上的现场表演

(素材真柏原貌,整树只留一水线,一枝,一顶,年久失修)

(改作中,枯死部分制成舍利杆,缩短主干与主枝之间的距离,主顶下移)

(改作后的定型,取名“不屈”)

(徐三法,右一,与胡老师,卞海和胡向荣的合照)

三.胡老师朋友的孩子兼学生石中泉的改作作品

(石中泉与胡老师的合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