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癌晚期患者能采取中医治疗吗

 千冰室 2020-03-30

肝癌晚期患者选对中医大夫才是关键

对肝癌晚期患者中医保守治疗是首选,但是中医只是一个方向,《宋史·食货志上》:“庸医所误,夭阏其生” ,同样有我们熟知的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所以在中医里面选哪个大夫这才是关键所在。今天我们分享秦氏疏通血淤疗法治疗肝癌晚期。

对于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做手术、放疗和化疗,或者失去手术、放疗和化疗机会的晚期肝癌病人,应用疏通血淤疗法多数患者症状改善,延长生存时间,甚至有的还可以使病灶得到控制或缩小。“在临床中有80%的肝癌患者是不适合做手术的,癌痛几乎是每个肝癌患者都会遇到的问题,西医一般采取的就是三阶梯治疗,但癌痛控制并不理想。中医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说明气血瘀滞和脏腑虚衰是疼痛的根本。内服补气养血、活血理气的止痛药在临床有效;外用秦氏点穴膏,合理正确用药后效果比较理想。”秦旭东院长表示。同时,在肝癌未发生疼痛时早用中药进行预防,也已成为广大中医工作者的共识,可减少疼痛的发生。再以便秘为例,中医的独到之处在于以益气养血和润肠通便为主,效果持久不反复,不良反应小,极大地改善老年便秘、卧床及阿片类镇痛药的不良反应所致的大便干结。

著名中医肿瘤专家 秦旭东

中医治疗肝癌晚期的重要思想

1.扶正祛邪

在治疗肝癌时,中医习惯用正、邪之类的说法。肿瘤的形成和发展,无非是正、邪两方面关系的变化。在正气强时,邪不能入侵,瘤肿也不会形成;当正气因种种原因而虚弱时,邪就能入侵,就能表现出种种变化。正邪交争,反映在整个肝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肝癌之所以形成,是因为正气不足,邪气乘虚而人, “积之成也”。正气包括气、血、阴、阳等几个方面,正气不足则为虚弱,无论是整体虚弱或某一脏腑虚弱,都是肿瘤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从预防的角度讲,人应时刻注意保护、扶养正气,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治疗的角度讲,某种正气不足,则应补益、扶助某种正气,同时消除致病因素,即“扶正祛邪'。在肿瘤发展过程中,正邪两方的斗争决定着肿瘤的转归预后。若正气逐渐恢复,邪气逐渐削弱,则病情好转,预后良好。反之,则病情恶化,预后不良。

2,中医治本

常言说“中医治本”,这个本就是老百姓说的“病根”。病根解决了,疾病也就彻底好了。中医对病人是从全身出发加以考虑的,而不是仅局限在肿瘤病灶本身。肝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病灶与机体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肝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抗瘤能力相互制约,互为消长。对多数病人来说,局部治疗往往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所以在肝癌的治疗中,不但要注意肿瘤病灶的消除,而且更要重视整个机体的抗瘤能力,所以中医的整体观对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本”其实是与“标”相对而言的。肝癌病灶为“标”,身体正气为“本”,治疗上强调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也就是扶正培本,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在治疗晚期肝癌时显得尤为重要。

临床病例分享,女, 46岁

2002年2月,患者感觉口渴口干、浑身乏力,情绪烦躁,后来又发低烧,肝区隐隐作痛,于是到市二医院就诊。通过CT检查发现肝部有两个肿块,大的为3. 1cm ×x2.3cm,小的为2.2 cm×1.3 cm,切片病理分析确诊为肝细胞癌晚期,手术无望,患者又不愿意化疗。同年11月18日,经秦旭东根据“四诊合参” ,以“滋养肝肾,化瘀清热”为治疗纲领,给予、疏通血瘀疗法丙号方。

治疗5天后,患者肚子里咕嘟咕嘟响个不停,畅畅快快排了一次大便,疼痛和腹胀减轻; 8天后,饮食明显得到改善,每顿能吃一小碗米饭,肝部疼痛明显缓解,人也有力气了,能睡着觉了;30天后,患者肝部疼痛减轻,精神好转,面色改善,食欲增加,体力增强,能外出散散步。两个疗程后,患者面色红润,食欲恢复正常,疼痛腹胀消失,腹水消失。两年后,肝部肿块已经纤维化,体质增强,病情稳定,患者带瘤生存十年之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