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语文考纲必备文言文知识梳理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0-03-30

1《论语》十二章

一.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因此而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2、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虑是否尽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按时复习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能通达事理,而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了解并顺应上天的意旨;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孔子说:“ 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知道思考,却不会学习,就会疑惑。。”

这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启示: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竹筐饭, 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自有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有点而跟从,针对他的缺点(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的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流去, 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补充:1学习方法:

(1)学而时习之.

(2)温故而知新.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学习态度: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品德修养: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仲尼春秋时期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至圣先师”,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三、解释横线词语

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远方来( ) 3.人不而不(了解)(生气,恼怒 )

4.不亦君子乎(指有才德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6.与朋友交而不乎(诚信

7.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8.三十而立身,指有所成就

9.四十不(迷惑,疑惑)10.不逾矩( 越过)(法度)

11.温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3.思而不学则(疑惑)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

15.人不其忧(忍受)16.不如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爱

17.好知者不如知者(以……为快乐)18.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冷水

19. 曲肱而枕之(弯着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21.我如浮云(对于)22.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上曰(河边)

25.者如(往,离去)(这,指河水)26.不昼夜(舍弃

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29.博学而(忠实,坚守)30.切问近思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 通 悦 ,意思是 愉快

2.吾十五而志于学 有 通 又 ,意思是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五、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六、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5.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7.温而知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七、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9.三十而立

八、理解性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1《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

一、注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只有放弃鱼而选择熊掌了。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牺牲生命而选择正义了。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灾祸我不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如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手段不可用的呢?  

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

假使人们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有什么不可用呢?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

通过某种方法就能保全生命却不采用;通过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却不采用。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那是因为他们想要的,有胜过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他们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事。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仅是贤能的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能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箪(dān)食,一豆羮(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生存下去,得不到就会死亡。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fú)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人也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那么,高位厚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

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

得:通“德”,感恩,感激

是为了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和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从前为了礼仪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华美的住宅却接受了它;  

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wéi)之;

从前为了礼仪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  

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从前为了礼仪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就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也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

扩展资料: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二、文学常识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对后来的宋儒影响很大,被认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三、课文解析

思路梳理: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

第二部分(2),正面举例论证说明了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

第三部分(3)举例从反面说明了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失其本心。

文章内容概括:

《鱼我所欲也》主要讲的是:人人都知道“义”比“生”更可贵,“不义”比“死”更可恶,然而只有贤者能把这一主张贯串于人生实践的始终,而一般人由于受环境的牵制,往往改变初衷。

启示:孟子要求人们,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像贤者那样,把“义”放在首位,必要时还应做到“舍生取义”。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

《鱼我所欲也》文章是怎样展开论述的?(本文的论证思路)

文中先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接着进行逻辑推理进行论证。第一步推理进行因果论证,由因推出果:因为我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因为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所以,即使有导致死亡的祸患也不避开它。第二部推理是假设推理,从反面逆证人之所欲有甚于生者(生),所恶有甚于死者(不义)。接着孟子还举行路之人、乞人不食嗟来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最后一对比的方式指出有些人为了私利而抛弃原则,接受了万钟厚禄,这就是失去了本心,从发面加以证明。

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有力的证明了“义”的存在,证明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四.字词归类

◆1.生字识记

苟得(gǒu) 一箪食(dān) 所恶(wù) 蹴尔(cù) 不屑穷乏者(xiè)

◆2.通假字

⑴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⑶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原先或从前。)

⑷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与(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3.有关成语:

⑴舍生取义 本文: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 今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⑵苟且偷生 只管眼前,得过且过,勉强凑合着活下去。

(3)嗟来之食:是指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嗟: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现在的“喂”。贬义词。

五.内容理解

1、作者开头写鱼和熊掌的目的是什么?

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

2、“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以比喻引出论点,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3、作者是怎样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4、“所欲有甚于生者”和“所恶有甚于死者”各指什么而言?

“所欲有甚于生者”指“义”;“所恶有甚于死者”指“不义”。

5、从第一段看,作者为什么可以“舍生”并不去做“不义”之事?

因为作者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有甚于死亡的。所以他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之事。

6、第一段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性善论思想的体现)

7、第一段作者采取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8、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了哪两个事例?目的是什么?

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1)行道之人、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正面事例;(2)“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俸禄的反面事例。目的是说明“义”的重要性,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9、在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关系人的生死时,“行道之人”和“乞人”为什么“不受”?举这一事例有什么作用?

“不受”的原因是有“羞恶之心”,认为“义””重于“生”。作用是通过事实证明“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并衬托出“万钟而不辩礼义而受之”的错误。

10、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指什么而言?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去“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什么?

“本心”是人本身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即“义”和“善”的本性。人失去“本心”的原因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即贪恋身外之物,为自己谋取私利。该句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11、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鱼”和“熊掌”;“生”和“义”;“重义轻生”的人和“贪利忘义”的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人和“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

12、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①比喻论证,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

②对比论证,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

③举例论证,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

④道理论证,第一段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见“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等句子

13、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举例说明。

南宋文天祥被俘,面对元统治者的威逼和利诱,宁死不屈,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并写出气壮山河的《正气歌》。

14、文中说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应指哪些事情?请举一实例说明之。(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做的事情)

答:“所欲”应指的事情:“所欲”指正义的事业。如:民族的大义,国家的建设,抵御外侮,解救别人于危难等等。

实例:文天祥面对元兵高官厚禄的利诱,不为所动,宁死不屈,英勇就义。

15、《鱼我所欲也》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一、《鱼我所欲也》提出论点后。

第一步:论证分析(正方):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第二步:假设分析(反方):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辟患者何不为也?

第三步:因果分析:由是则生……有不为也。

总结提出分论点: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贤者能勿丧耳。

第五步:对比论证

1.正方:不是嗟来之食(行人,乞人)舍生取义;

2.反方:贪图荣华富贵(万钟,有些人)舍义取利。

二、文中“所欲”指想要的东西;“所恶”指厌恶的东西。

三、文中第三段排比句式。此处利用三个排比,语言极富气势,暗含嘲讽之意。再次强调了这些人舍义取利的不当做法。他们失去的是本性,羞恶之心。

六、课文中需要补充的知识点

1、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抉择,要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舍生取义”。

2、本文气势磅礴,感情强烈,生动活泼,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他雄辩、善辩的才华。主要运用了排比、比喻、对比、对偶的手法,在论证方法上,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相结合。

3、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举例说明,含名句、事例。

事例:①南宋文天祥被俘,面对元统治者的威逼利诱,宁死不屈。

②爱国学者朱自清在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

③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组织,最后英勇牺牲。

④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反动当局,宁可倒在枪下,也不愿屈服。

名句:①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③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④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七、思维拓展

1.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5.12汶川大地震中谭千秋老师用双臂掩护四位学生,学生得救而自己英勇牺牲等。

2.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示例: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惜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与坏人斗争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自己生命的威胁。

3、、出自《孟子》的成语有哪些?

课内: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课外:杯水车薪:不言而喻:夜以继日:五十步笑百y

2.2《孟子》三则·富贵不能淫

一.翻译

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②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太平。

③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

④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

⑤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女儿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到门口,告诫她说: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⑥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以顺从为标准的,是妇女之道。

⑦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上。

⑧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二、 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编写的。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共七篇。计261章,约3.5万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有关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合称“四书”。

三、 词语注释

1、 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2、 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3、 焉:怎么哪里

4、 冠:行冠礼

5、 命:教导、训诲

6、 戒之曰:告诫

7、 必敬必戒:谨慎

8、 女,同“汝”,你

9、 夫子,这里指丈夫

10、 正:标准,准则

11、 淫,使惑乱,使迷惑。移,使改变,使动摇。屈,使屈服。

12、 孟子认为大丈夫的三个标准是:(1)讲仁德、守礼法、合道义(2)无论得志与否,都要坚持原则(3)富贵、贫贱、威武等外部因素不能使之迷惑、动摇、屈服。

13、 今天如何作一个大丈夫:(1)有德行(2)坚持原则(3)意志坚定(4)有社会责任感。举例:吉林大学教授黄大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