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奉化溪口博物馆“右军石砚”初探

 一笔定乾坤 2020-03-30

        在溪口博物馆展厅一隅,陈列着一块高50厘米、长宽约70厘米天然石头,色呈土黄。中间刻有两个“砚台”,长方梯形槽,斜底。上方刻“右军遗跡”四个10厘米见方的大字,左边的小字为“伴我山民志”。这就是数百年前已有记载的“右军砚”。“伴我山民”则是晚清时著名书法家毛玉佩之号。

       1988年7月,奉化遭遇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洪水过后,这块大石头躺卧在被冲走了3米浮土的溪底溪口镇六诏村村民发现后,被送到了溪口博物馆。而这右军石砚,与船鼓、花轿、千工床,成了溪口博物馆的四大镇馆之宝。

        关于右军石砚的记载,最早见于元陈沆的《剡源九曲图记》记载:“水一曲而为六诏,晋右将军王公逸少隐居其间,诏六下而不起,地由是名。后人为之立庙,有砚石存焉。”据《晋书·王羲之传》,东晋永和十一年 ,50岁的王羲之因受会稽郡刺史王述排斥,愤然辞去“右军”之职,从会稽城内迁居剡之金庭,此后隐迹山林,在剡源晚香岭建别业,写字牧鹅,以书画赋诗教育子孙终其一生。晋穆帝六次诏书请他回朝而不返,故名“六诏”。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晚香岭村建有王右军祠(后改称庙)。六诏村,位于奉化市溪口镇以西约23公里,晚香岭村与六诏村相邻。

        清咸丰间楹联:“山色壮四明看此地岭含万象,书名高两晋愿先生笔扫千军。”另有楹联为:“想当年书写黄庭鹅不见,临此地清流白石砚犹存。”清代诗人阮国《剡源六诏》:“山游寻逸少,恍值惠风天。砚石蜗书字,沙平石露拳。群鹅随羽化,孤鹤伴云眠。结屋容栖隐,邻兹墨沼边。”清代奉化诗人孙达《剡源九曲》:“群峰绕屋水临门,第一名山六诏村;典午流风追晋代,右军遗庙拜荒原。茂林修竹鹅谁换,白石清泉砚尚存;胜境适为生长地,武陵何用觅桃源。”

        陈沆,剡源三石村人,南宋大学者陈著的次子,台州学正(地方学校学官)。修筑“舒啸楼”,撰《剡源九曲图记》。有人称陈沆是清代诗人,应属误传。 由此推论,六诏建王右军祠早于元代或元代,并有“右军石砚”存在。王右军庙,1964年毁于大火。

        “右军遗迹”石,是否右军石砚?溪口博物馆的介绍是:“剡溪一曲六诏附近的晚香岭,自古建有右军祠(后改庙),其内曾置有后人仿制的一方右军石砚。1964年右军庙毁后,右军石砚也下落不明。1988年8月,一场特大山洪后,此石重现于溪滩。经考证,石上手迹出自清人毛玉偑。毛玉佩,号石台,又号伴我山民,剡源岩溪人,今溪口镇岩头村。其擘窠大字,在嘉庆、道光间,称两浙之冠。”

        对于这块“右军遗迹”石,说法颇多。其一,王羲之遗物。有人说,虽不是远古遗物,但它的出处相当珍稀,它是晋代书圣王羲之文房四宝之一。王羲之长期练书法,墨块在石砚上磨出个坑,可知王羲之练习书法花费了多少心血和功夫。”其二,元代以前遗留的石砚。其三,清人仿制的“右军石砚”。清代乾隆、嘉庆(1736-1820)时,奉化著名书法家毛玉佩按古人记载重制的“右军砚”。

        因此,最实际的解释是:纪念王右军之碑石。为纪念王羲之六诏不返,元人(或更前)建右军祠,清人毛玉佩凿古砚形以石,勒铭于庙,以志右军遗迹。

       当然,这里还是给我们留下诸多悬念:一是右军祠建于何时?二是米芾《砚史》中所说“今人有收得右军砚”,会否就是右军祠所存砚石?三是“右军遗迹”石铭文虽清人毛玉佩所书,其石最早何时置以祠?

        第四个悬念:此石是明州石吗?这是我奉化访砚的初衷。博物馆女馆长告诉我,这是六诏村、晚香岭村当地的石材。其观点是数以百斤的石块,自然是就地取材。但没有到当地山区实地考察,也没有作过进一步的科学考证。

        史志对明石砚的记载十分有限。明石砚,又称明州石砚、奉化明石砚;宋.杜绾《云林石谱》:“明州奉化县诸山大石中,凡击取之,即有平面石。色微黄而稍润,扣之无声。其纹横裂两道,如细墨描写一带夹径寒林烟雾朦胧之状,或如深墨点染成高林,与无为军所产石屏颇相类。但石质顽矿,凡镌治旋薄,则纵横断裂。亦可加工磨砻为研屏,土人不知贵。”宋.高似孙《砚笺》:“明石砚 明州石砚石甚觕[米贴]”。,同“粗”。清陈元龙撰《钦定四库全书.格致镜原.文具类.砚》“米帖明州石硯石甚觕”。清代蒲松龄写的文玩资料《家政内编》:“奉化:明州邑名。色微黄,扣之有声。其纹横裂,亦可加工磨治为砚。”

        杜绾,字季扬,号云林居士。北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著《云林石谱》。高似孙(1158—1231),字续古,号疏寮,南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著《砚笺》。春秋时均为越国境地,两人均比邻明州(奉化),都有可能见过明州石

        “右军遗迹”石的石色微黄,石质较粗,侧面也似乎为片状就表面特征,符合杜绾《云林石谱》所述明州石特点。其石质是否真能击取平面石,横裂有否云林居士描述之状,则不得而知。故寄希望于奉化有关方面能寻取当地山石,进行对比,加以证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