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为什么不敢尝试?我不赞同樊登老师的这个解释

 肯定式教养 2020-03-30

前几天刷视频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樊登的视频。

樊登是谁,应该不用我多解释了吧。

他创办了樊登读书会,引领了知识付费,现在各个媒体上他的相关视频很多。尤其是他经常发表一些育儿观点,教导父母们如何正确育儿。是一位大咖,需要我们向他好好学习。

但是在我看到的这个视频中,我对他的观点有些不认可,因此在视频下发表了一下我的看法。

视频中,有一位妈妈问樊登:“我鼓励孩子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孩子总是说‘妈妈我不会’,我告诉他‘你不会,妈妈教你’,孩子说‘妈妈你教了我,我也不会’”。这位妈妈对这个问题很困惑,想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

樊登给出的解释是“孩子吓坏了”,说孩子之前就被吓坏了,自信心被打击过,所以才会主动的说不会。然后又说了很多“父母要感受孩子爱”之类的话。

我对此持不同意见,然后在下面评论了,下面是我评论的截图。

在我看来,孩子不是被吓坏了,而是因为他们始于婴儿期的全能自恋感,使得他们好胜心太强了,他们不想失败。而妈妈让他要做的事恰恰是他不会的,他害怕失败,所以不敢尝试。

然后有个网友觉得我说的不对,提出了他的不同见解

我也针对他的评论一一做了回复。

就我个人来说,我喜欢这种有理有据的辩论。理不辨不明,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不是攻击谩骂,我都欢迎。但是这种有理有据、礼貌的讨论很少,在我参予的讨论中,基本说不了几句就露出本性,开始人身攻击、谩骂,实在是让人恼火的很。

因此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记录下这次讨论,也欢迎大家评论我的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

好,回到主题,我为什么说樊登的解释是错误的,我的观点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孩子为什么害怕尝试

樊登认为孩子之所以拒绝尝试是因为他害怕,因为他之前努力但没成功后被父母打击了,导致现在孩子现在自信心不足了,所以孩子现在害怕再去尝试了。

有这个可能吗?有,但是我认为这种原因不具有普遍性。

更普遍的原因是孩子本能的抗拒失败,在他们的眼里只能成功,不许失败。甚至可以说,失败意味着失去一切。

为什么成功对孩子如此重要呢?这跟儿童早期的自我认知有重要的关系。

人们的自我认知经历了一个从全能到自信的过程。

什么是全能?

就是我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就是神,就是上帝,我是最厉害的。

什么是自信?

就是知道自己的优缺点,知道自己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不自卑,但也不盲目自信。

对于儿童早期的孩子来说,一般是6岁以下,他们普遍有较强的全能感自我认知。他们会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无所不能。这种例子很多,在日常生活中你就可以随处可见。你跟孩子玩游戏、比赛时,孩子都是必须要赢,不能输,输了就会撒泼打滚。

为什么儿童会有如此强烈的全能感呢?

因为这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孩子来到世界上之后,他首先要建立的就是面对这个世界的自信。如果他面对这世界时缺少自信,是胆小、自卑的,那他有什么勇气面对世界上的各种挑战呢?又怎么可能生存下去呢?正是这种全能感带来的自信,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们才会勇于探索,积极发现,才会尽快的掌握这个世界的知识,才能尽快的适应这个世界。

这是几百万年基因选择的结果,人们出生后必须要有这种全能自信。那些自卑胆小的基因都被进化了,因为有这种基因的孩子不适合这个世界的激烈竞争,注定被淘汰。

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很快会意识到这种全能感和现实是不匹配的。

人不可能无所不能,也不可能什么都是最厉害的。尤其是面对成人时,这种全能感简直就是一无是处。但是如果孩子就因此放弃全能感,彻底的承认自己的不足,那么带来的就只有一个结果:承认自己是不行的,孩子变得自卑、内向,他们也就无法应对我们这个世界的挑战。

那怎么办呢?幸好我们人类还发展出一套心理防御机制,避免认知不协调,来维护这种假想的强大。而逃避就是一种防御机制。当孩子在内心预测到很大可能会失败时,他就会拒绝尝试,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全能感。不去尝试,当然也就不会失败来,自己的全能感当然也就不会受到打击了。

这就是孩子拒绝尝试的主要原因。

其实这种全能感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

比如孩子输不起、臭美、爱慕虚荣等等,都是他们全能感的一种表现形式,目的都是为了让他们显得自己是最厉害的,最成功的。

最后

好了,这就是我对“孩子不敢尝试”的看法。

我虽然不敢说所有的人一定这样,但是我相信我的解释应该比樊登的解释更有普适性。

欢迎大家点评,发表自己的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