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心!家长这5个坏习惯正在影响孩子身高

 世纪菁华 2020-03-31
前几天的春分意味着这个春天,已经过去一半啦。我们可能都知道温暖的春天是植物的生长期,但其实啊,春天也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期。



1

为什么春季是孩子长高黄金期?


为什么说春季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期?
 
因为春季温度适宜,阳光和煦,是最适合晒太阳的季节,而紫外线中的UVB能帮助皮肤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世界卫生组织有研究表明,儿童在春季长得最快,3月至5月身高增加值是9月至11月身高增长的2~2.5倍。其中春夏交替的5月份孩子平均生长高度为2.73厘米,其他月份为1.34厘米
 
所以,春天多让孩子晒太阳,孩子钙充足,自然容易长高。
 
那么,怎样判断孩子身高发育是否正常呢?
 

孩子身长/身高增长规律大概遵循:

出生时:平均身长约为 50 厘米; 

出生第1年内:身长增长速度最快,平均增长 25 厘米;

1~2 岁:平均每年增长 10 厘米;

2岁后:增长速度逐渐递减,男童每年增长 5~7 厘米;女童每年增长4~6厘米;

青春期:男孩子可增长 20~30 厘米,女孩子可增长 15~25 厘米;

青春期后:身高增长最后冲刺阶段,利用得当还有2~3厘米的长高空间。

 
2

家长这5个习惯影响孩子身高


孩子的身高“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很多家长会想尽办法去争取“后天这三分打拼”,但有时候操作不当,反而帮了倒忙。

比如这5个常见的习惯就可能影响孩子身高:

 
01
喂饭喂得太饱

有些家长误以为,孩子吃得多,就能长得高。

 
但事实并非如此,人在饥饿状态下,脑垂体会分泌出更多的生长激素,这会刺激儿童骨骼生长。吃得太饱,营养过剩的孩子在一定年龄阶段可能比同龄人要高,但过早地促进骨骼发育,会导致骨骺提早闭合,最终可能会限制身高的增长,反而长不高。
 


而且,营养过剩还会让孩子出现肥胖的问题,肥胖也会影响孩子身高增长。

《2015青少年健康体重管理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平均每6个儿童中就有一个是肥胖者,肥胖者占8.5%,超重者则占8.3%。
 
同时,有研究数据表明:儿童体重每增加10千克,身高少长7厘米。
 
02
过早叫孩子起床

很多时候,父母要上班,孩子又要去幼儿园,忙碌的早上为了都不迟到,只能早一点叫孩子起床。然而,过早地叫醒孩子,导致孩子睡眠不足,很容易影响孩子身高的增长。

 
因为夜间睡眠时体内生长激素分泌的量可超过全天量的一半以上。孩子要长高个子,必须要保证夜间 8 小时以上的睡眠。

 
03
过度给孩子补钙


说到身高,大多数家长会第一时间想到“补钙”,因为孩子的生长发育离不开钙的吸收。但盲目地补钙也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危害。
 
过量的钙会增加孩子便秘或结石等问题的风险。而且补钙过量还可能导致幼儿骨骺提前闭合,加快骨成熟,反而使孩子的身高增长受限。
 

04
让孩子长时间保持安静
有的家长为了锻炼孩子的专注力或者让孩子不那么闹腾,会让孩子长时间在座位上坐着玩玩具、看绘本故事等。这些事情确实能够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提高专注力,但孩子长期端坐,对身体发育和协调能力的发展会有很大影响。
 
运动时,尤其是走、跑、跳等运动会拉扯关节,使身体的长骨受力,从而刺激骨骼两端软骨的发育,刺激身体分泌生长激素,有助于孩子长高。如果孩子习惯长期静坐,在生长发育期缺乏足够的锻炼,也会影响身高增长。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开玩笑说“浓缩的就是精华”、“脑子聪明的人一般个子不高”......其实啊,不是因为脑子聪明所以不高,而是这些个子不高的聪明孩子可能大多从小埋头学习,喜欢安静专注的活动,缺乏体育锻炼,导致最终身高不高。这个逻辑就像,不是说做模特就能有高个子,而是因为先是高个子,才去做了模特。
 
05
缺乏有爱的家庭氛围
有数据显示:在有爱的温馨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比在专制、压抑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发育得更好。
 
这在国外叫“情感遮断性身材过矮症”,主要是下丘脑、垂体系统机能受到情绪抑制,抑制了生长激素等与长高有关激素的分泌。“情感遮断性身材过矮症”孩子主要表现为缺乏安全感、睡觉不踏实、身高较矮,除此之外,这类孩子还可能伴有智力发育较迟、独语、多动、人际关系不协调等特征。
 

我曾在青年时报上看到过这样的案例:

小学四年级的小夏身高仅为133厘米,比11岁同龄女孩的平均身高足足矮了13厘米。在主治医生详细问诊后,终于找到了背后的原因。

原来,小夏成长在一个离异家庭,跟妈妈相依为命。平时,妈妈不是以泪洗面,就是向小夏灌输爸爸不是好人的观念。这让逐渐步入青春期的小夏很是苦恼,夜里也经常失眠。


这就是典型的因为缺乏家庭关爱,引起的身材过矮问题。
 

3

怎样帮助孩子长高?

说完了生活中容易影响孩子身高的坏习惯,再来说说帮助孩子长高的正确姿势。

毕竟,如果我们能对后天其他的因素进行充分的干预,孩子的身高就可能有8~15厘米的增长空间哦。

01
抓住两个长高关键期
幼儿期(0~2岁)和青春期(10~20岁)是孩子长高的两个关键期。
 
有的家长有时候会盲目自信,觉得自己基因还不错,孩子不可能长不高。但2017年《中国儿童身高管理现状调研报告》数据证明:

我国54.2%的儿童当前身高水平没有达到遗传身高,其中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的未达标率更高。


所以,不要忽略后天成长环境对身高的影响哦。
 
而且幼儿期就要重视,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以后自然会长高。孩子的生长规律告诉我们,宝宝 2 周岁时的身高对成年后的身高有较大影响,相关性约为 70%以上。

 
02
重视四大成长要素
  • 营养要均衡


孩子的饮食不是营养越丰盛越好,做到均衡很重要。牛奶、鸡蛋、肉类、豆制品等搭配着来,而且要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可以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搭配饮食)
 
  • 睡眠需充足


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对孩子的成长也很重要,晚上11点是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候,睡眠不足不但影响孩子身高,而且可能导致孩子肥胖或超重,甚至引发情绪以及行为异常等问题。
 

孩子每日睡眠(包含午睡)时间可以参考:

新生儿:20~22小时;

1~6岁:11~14小时;

7~10岁:10小时;

青春期:保证9~10小时。

我这里也分享一下世界睡眠协会发布的金质睡眠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给宝宝养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让孩子睡得好长得高。
 

  • 运动不能少


有研究显示:运动的孩子比不运动的孩子至少高出2~3厘米。

6岁前孩子的运动发展能力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出生到两岁半。

在这一阶段,孩子的神经系统正在发育,一些基本的运动机能正在形成。如:翻身、坐、爬、走、抓,等等。这些最基本的能力将成为孩子今后智能、体能的发展基础,我们在这个阶段主要锻炼孩子大运动和手眼协调能力。
 
第二阶段:从两岁半到五岁半,也叫“早儿童期”。

在这个阶段里,正常的孩子应该具备:跳、跑、踢、抛、接、滑动、转动等能力。这些看似很简单的动作,却是孩子今后运动能力和智力进一步正常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让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既能晒太阳又能运动起来。
 

第三阶段:六岁时,即“晚儿童期”。

这个阶段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儿童体育运动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运动项目,为孩子运动机能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机会。我们可以让孩子参加到各种儿童体育运动中去,如:足球、篮球、游泳,等等。
  • 情绪很重要


原生家庭的氛围不只对孩子的身高有很大影响,也会对孩子的心理、三观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可能会伴随着孩子一生。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健康地成长。
 
03
这三个长高谣言不能信
  • “爹矬矬一个,娘矬矬一窝”


假的!基因的遗传占70%,父母共同决定孩子的身高,粗暴说来一人占35%。孩子高不高,还得看双方。
 
  • 隔着玻璃晒太阳也能促进钙的吸收


不能!阳光中能促进维生素D的UVB会被玻璃阻隔,相反,能让人皮肤变黑的UVA会穿透玻璃。也就是说,隔着玻璃窗晒太阳,不但不能补钙,还会把孩子晒黑。
 
  • 喝骨头汤可以补钙


太难了。骨头汤里的钙含量很低,每240ml的骨头汤里钙含量约为3.84mg,钙的含量约等于同样重量牛奶的1.6%。相反,骨头汤喝多了还会增加人体脂肪和血中的尿酸,伤害孩子身体健康。
 
最后我再放一下孩子身高参照表,大家可以对比下自己孩子的生长情况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点击可放大)

如果想更直观地看到孩子身高的变化,也可以用小步在家早教APP-健康-生长记录工具。利用这条线,能一眼看出孩子是“涨”还是“跌”了,方便我们随时关注孩子的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