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们眼中的中国剩女

 小酌千年 2020-03-31
本文作者是小万家族的@鬼脚七
电影唯一的作用是让生活变得比电影更有趣


“剩女”这个词的出现,是最近十几年的事。
 
这十几年来,这个其实带有明显歧视的词语逐渐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被这个词语称呼的那群人,她们过的怎么样呢?
 
去年,终于有人将镜头对准了这群被称为“剩女”的人们,于是有了这部纪录片——
 
《剩女》
 

这部影片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中国剩女》,因为这部PBS的纪录片是由两位来自以色列的女性导演执导的。
 
这为影片带来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同样身为女性,她们对“剩女”的话题有独特的共鸣;

但是同时身为外国电影人,她们也对这个中国文化中独有的现象保持着距离和好奇。
 

在这部《剩女》中,我们得以用一种不同的角度来见证了中国大龄女性的处境。
 
影片中纪录了3位“剩女”的日常生活:34岁,出生农村的女律师;同样30多岁,出生书香门第的大学教师;以及28岁,做电台播音员的北京女孩。
 

这三个女性性格、身份、职业都不相同,但她们都是这个社会所认定的“剩女”,都必须尽快在婚姻这条道路上找到自己的归宿。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影片展示出不同女性面对逼婚的不同处境
 

34岁的律师“Qiu”面对的最大压力来自于传统的中国家庭。

在大城市里事业有成、自信满满的她一旦回到农村老家,立刻变成最“抬不起头”的那个,父母长辈、三姑六婆,轮番盘问她何时结婚。
 

这或许是中国大多数“剩女”面临的最现实的情况,自己的生活在父母眼中永远“缺点什么”,在家里的时间一旦涉及婚姻的话题,就是无休无止的激烈争吵。
 
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中国传统的父母对于单身子女的态度,他们既担心“你老了怎么办”,同时也很明确地表示“你不结婚我们很没面子”,他们会觉得女儿读太多书读傻了,而结婚才是“应该做的事”
 

最过分的是母亲怒斥女儿:不结婚就是犯罪
 
但讽刺的是,当Qiu终于投身于征婚交友市场的时候,她面对的却是婚介所“你觉得你在婚姻市场还很很好的年纪?”的反问;

面对的是男方母亲“律师太强势了,我们伺候不起”的拒绝;

面对的是相亲对象“我希望将来还是我占据主导权”的大男子主义论调。
 

这个婚,怎么结?
 
Qiu的故事是《剩女》中着笔最多的部分,我们看到她和父母争执后的独自落泪,看到她在父母的意愿和自己的事业之间的摇摆,也看到她在影片最后阶段自述心声的崩溃大哭。
 
“身为女性,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能一边战斗一边撤退。”
 

与此同时,除了Qiu和家庭如此巨大的冲突,影片也展示了更多不同的“剩女”的生活样本。

比如生在北京、毕业于名牌大学,看上去风光无限的播音员Xu,她并不特别抗拒结婚,但是她的婚恋之路也并不顺利。
 

其中的主要障碍,来自于控制欲极强的母亲
 
男朋友的方方面面,都必须过得了母亲的法眼,稍有瑕疵立刻淘汰出局。

这种打着“关心”旗号的控制几乎毁掉了Xu的人生。

在和心理医生的交流中,她讲述起自己幼年时候被母亲冷落的心理创伤,而影片也在这之后立马剪进一段她与母亲争吵的现实。
 

“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我给你买房买车……”“你就这么对我……”
 
这些熟悉的台词看上去似乎比“不结婚就是不孝”温和讲理了很多,但是对于从小在这种“感恩报答”逻辑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而言,意味着任何追求自己人生的想法都是错误的
 

Xu在原生家庭的阴影和年纪不断增长的危机下,即便不想“剩”,也不得不“剩”,她的结局会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第三个姑娘“Gai”似乎是影片中最“幸福”的,顺利地结婚、生子,建立起自己的家庭。

而她也是三个女性当中最女权的那个,她时常举办线下聚会,鼓励女孩们掌握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声音。
 

在“婚姻”与“自由”之间,她也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没结婚的生活是“有趣”的,婚姻生活不那么“有趣”(interesting),甚至有点“无聊”(boring),但是它有独特的“幸福”,我们总是要做选择。
 

重点在于,应该由她们自己来选择,不是吗?
 
Qiu觉得单身的生活也没有什么不好,影片的结尾,她选择远赴法国读书,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事业;
 

Xu认识过不少不错的男生,她的婚姻和人生应该由她自己决定,而不是80%都掌握在母亲手里;
 
Gai选择了婚姻,摆脱了“剩女”的标签,但是她身着嫁衣坐在窗前的身影,多少显得有些寂寥。
 

我们无法知道在未来漫长的人生中,她们的人生会走向什么方向,但是至少我们知道她们的人生需经由她们自己定义和选择

Qiu在回到农村和妈妈的争吵中问到:“你觉得你比我幸福吗?”
 
她的母亲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
 

一个终年务农的妇女和一个见识广大世界的白领谁幸福?这其实无法比较。

正因为无法比较,被逼婚到了绝境的子女们才希望父母能够理解:上一代理解的幸福和下一代期待的幸福或许并不是同一种东西
 
这才是“剩女”们面临的最大困境:她们只被允许按照“幸福模板”的样子去生活。
 
她们从来没有被幸福“剩下”,她们只不过选择了另一种幸福的逻辑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