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无棣的李左车墓和保全庙

 宇闻休闲书苑 2020-03-31

刘玉文

山东省无棣县车镇村北一里处,有一座高台荒冢,传为西汉初年军事家李左车墓,也叫“广武墓”。为纪念李左车,在其墓旁建了一座庙,叫做“保全庙”或“广武庙”。 因为李左车被楚汉之际的赵国封为“广武君”,所以李左车有“广武”之名号。

《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三十九》:“汉李左车墓:在海丰县(今无棣县)三十里。”

《海丰县志》(康熙九年版)卷十二,记载:“汉广武君李左车墓:

《山东通志》云:在县北三十里,今名车镇。”据说“车镇村”一名乃取意于“李左车曾镇守于此”。

《无棣县志·古迹》(民国十四年版):“古邱,在车镇北一里,相传为李左车墓。”该遗址在今无棣县车王镇车镇村北一里处。

  

  【山东无棣县的李佐车墓】

据明朝吏部尚书杨巍的《杨公年谱》记载:“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83岁,孟夏出游,谒广武庙及墓。”(中国文化出版社《明太宰杨巍史料汇编》)杨巍在《赠车镇村族叔三老》中有“宅邻广武墓,树接乌鸦山”诗句(《四库全书》杨巍《存家诗稿》)。杨巍八十三岁高龄,还专程去拜谒,说明其时的李左车墓和庙尚都具规模。

传说,李左车去世后被封为“雹神”,所以李左车的庙被称为“雹泉庙”。 因为民间忌讳冰雹灾害,所以把庙名改了个吉祥名称叫做“保全庙” ,也有的把“雹泉庙”改称“膏润庙”(山东安丘县)。

李左车(应读jū)赵国名将李牧之孙,秦汉之际谋士。秦末,李左车辅佐赵王歇,被封为广武君。赵亡以后,韩信曾向他求计,李左车提出“百战奇胜”的良策,使韩信收复燕、齐之地。韩信称齐王,辅佐韩信治理齐地,韩信改封楚王调离齐地,刘邦仍让李左车驻屯齐地。李左车出奇计,减少杀戮取燕下齐,使生灵免遭涂炭,后人感念他的功德,兴建庙堂祭祀他,四时享祭,这符合民族传统,至于李左车死后被封为“雹神”,未查阅到确切记载。据说汉代追封为“阴灵侯”,到唐代追封为“灵霈侯”,元代追封为“灵霈公”。 追封灵霈公,有确切记载,《元史·本纪第九·世祖六》: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秋七月,“安丘雹泉灵霈侯追封灵霈公。”

“雹神”,主司降雹。因此,雹神特别受到山东等地百姓的信奉,每年农历的四月初一拜祭雹神。逢年过节,附近百姓也常到保全庙烧香许愿、还愿。

山东人特别信奉雹神李左车,或许与蒲松龄(1640-1715)在《聊斋志异》中的几处雹神李左车显灵的描述有关。

如:《聊斋志异》卷一《雹神》,记述了一则明朝万历年间进士、淄川人王筠苍要去湖南为官上任,路过江西时顺路到龙虎山拜谒张天师,在鄱阳湖一人驾小舟迎接(此乃李左车,其时王公不知),天师设宴款待,席间天师介绍说『这位是你的同乡,世间传说的雹神李左车。他奉上天御旨要去降冰雹,特地向你告辞。』筠苍问明李左车要去降冰雹的地方,是与它的家乡淄川县接壤的章丘,便希望他不要去。张天师对雹神说:『上命难违,你可把冰雹多降于山谷河道之中,尽量少伤害庄稼。』筠苍记下这天月日,以后回淄川遣人问章丘。是日果大冰雹,沟渠皆满,而禾田仅数枚而已。

  【聊斋·插图】

《聊斋志异》卷十二《雹神》写唐济武(淄川县人。顺治六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检讨)去山东日照为好友送葬,途经雹神李左车祠小歇,稍有不敬之嫌,雹神李左车即显灵戏谑唐继武的怪异故事。在该故事结束后,蒲松龄评曰:“广武君在当年,亦老谋壮事者流也。即司雹于东,或亦其不磨之气,受职于天。然业已神矣,何必翘然自异哉!唐太史(唐济武)道义文章,天人之钦瞩已久,此鬼神之所以必求信于君子也。”

清代和邦额(1736? ?)在其《夜谭随录·卷三·靳总兵》中也有“雹神李左车”的记载:“和霁园言,其祖诚斋公(明)镇武威时,秋稼将登,忽为李左车所虐。公怒,选壮夫百人,向云头施火攻迎击之。云雷辄退,冰雹顿止。盖其地近阴山,雹有大于石硙者。”文中的“诚斋公”即满洲正黄旗人和明,字蕴光,号诚斋,雍正元年(1723)癸卯科武进士,为圣安佐领,曾在甘肃武威县、陕西宜君县、青海乌兰县、广东、福建等地任过军职。这一记载。甘肃省武威也有雹泉庙供奉李左车,说明雹神李左车是当时国内普遍供奉的神祇。

  

    【重修后的保全庙】

无棣的“雹泉庙”名“保全庙”,取义“保佑百姓安全”,祈求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让百姓过上富足平安的生活。根据当地耆老代代传说及方志记载,“车镇”这一名名称是“李左车镇守”的缩写,加之车镇周边历来从未发生过毁灭性的严重雹灾,所以人们对李左车有朴素的崇敬缅怀之情,“李左车”作为集体记忆,可谓妇孺皆知,李左车自然也就成为当地民众共享资源。明清时代重修的保全庙已经塌毁无存。前几年,当地民众集资在李左车墓南不远处,又为广武君李左车重建庙宇,仍名“保全庙”,周边民众又有了一个缅怀广武君李左车的标识性新去处。

  【保全庙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