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熙载夜宴图》的迷与谜

 天下有忧 2020-03-31

  谜底还从题跋中寻

  不少观众欣赏画作,都执着于解读画面本身。事实上,一幅画作的题跋暗藏着许多信息,是读懂一幅画的关键。

  《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各种题跋,是被打乱年代顺序重新装裱的。最古老的是画前残存的21字:“熙载风流清……为天官侍郎,以……修为时论所诮……旨著此图。”最后几个字可能是“某地某某奉旨著此图”,此句包含画家的姓名信息,可惜难见全貌,也留给后世颇富争议的作者之谜。

  有学者认为,题跋中的“风流清……”大概是“风流清旷”;“……修”则可能是“帷薄不修”。“帷薄”指古时用来分隔内外的帐帘,“帷薄不修”则指家中男女杂处。

  历史上第一次关于韩熙载的记载,是北宋野史《钓矶立谈》。韩熙载的好友史虚白为他辩护,说他蓄养艺伎,本是为了娱乐宾客,以招募天下英才。后来,政治环境恶劣,其虽有宰相之才而不得其位,方才“弥事荒宴”。

  第一次直接用“帷薄不修”一词的是《五代史补》,在其作者陶岳看来,韩熙载真是荒淫无耻,李煜找人画图指出他的过错,他却安然处之。

  此后,欧阳修《新五代史》和马令《南唐书》尽量对此淡而化之,他们解释说李煜原本预备任命韩熙载为宰相,奈何韩熙载姬妾众多、难以管束,只好作罢。

  替韩熙载辩护最有力的是陆游,他视韩熙载为“风流之冠”,说他蓄伎“自污”,是因为不肯做宰相,以保晚节。毕竟南唐已是风雨飘摇,韩熙载不愿做亡国之相。从此以后,文人原谅了文人,韩熙载“自污避相”,上承魏晋风度,下通禅宗色空,代表了士大夫的另类理想,哪怕帷薄不修,名士风流,无伤大雅。

  1079年,苏东坡的副官、湖州通判祖无颇写下了《韩熙载夜宴图题跋》,包含如下细节:“其卷首即门公生朱铣紫薇、郎粲状元及教坊副使李嘉明并其妹按胡琴,又公自击鼓,妓王屋山舞六幺”。当时有多个版本的《韩熙载夜宴图》流传,祖无颇看过的那幅和我们今日所见的人物和场景最为近似。可惜的是,故宫本的装裱中并没有这段文字。

  在《韩熙载夜宴图》的拖尾部分,有一段楷书抄录的跋文,内容是韩熙载小传,大约是元人所作。多个版本的故事,在此被捏合到一起,包括“自污避相”“后主每伺其家宴,命画工顾闳中辈丹青以进”等重要内容。它不仅照录祖无颇提到的卷首诸人,还把两位韩熙载密友加了进来,分别是太常博士陈致雍和门生舒雅。

  《韩熙载夜宴图》的资深画迷之一是乾隆皇帝,他读了拖尾的这段跋语后并不轻信,又找来陆游、欧阳修两种《新五代史》,参校之后慨叹:“记载之不可尽信如此。”乾隆在画中石绿屏风上钤盖“古稀天子”“太上皇帝”的大印。他对此图的最终评价是“绘事特精妙,故收之秘笈甲观中,以备鉴戒”。

  我同意乾隆皇帝的观点,归根结底,“绘事特精妙”才是最重要的。无论《韩熙载夜宴图》成于哪个朝代,它的艺术性都决定了它的经典地位。与其说它是“政治情报画”,不如说它是画家的炫技之作:那15幅屏风,山水、花鸟,无一不精。作者用了太多笔墨刻画琵琶上的装饰、被子上的锦纹、鼓架上的细枨,还有那么多华丽的仕女衣裙,上面的纹样细如发丝,也是痴绝。(马凌)

1 2 3 共3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